第三卷 重歸征途 第28章 冬季攻勢

1946年的12月4日,距離當年的聖誕節還有三個星期,西方世界的人們卻沒有心思安享聖誕以及隨之到來的新年假日。戰火重燃的歐洲大陸自是不必多說,240個蘇軍師、近400萬官兵連同數以萬計的坦克、火炮隔著一條由北往南跨越東歐的戰線與300萬盟軍對峙,就規模和火力而言,這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罕見的重量級之戰,在許多方面都已經遠遠超過了幾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更重要的是,交戰國已經突破了常規兵器的限制邁入了核武器時代,外界普遍認為雙方都握有數量不確定的原子彈,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料核戰爭的毀滅力量,但可以確定的是,若是雙方不計後果地動用原子彈,過去幾個世紀彙集人類科技、文明、藝術、經濟等各個方面精粹的歐洲必然淪為可怕的煉獄……

除了歐洲,位於大洋彼岸的美國本土也不安寧,惡性的襲擊和爆炸事件正以每個月一到兩次的頻率侵蝕著美國民眾的神經,這個曾經被視為自由、民主、和平之樂土的國度已經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尤其是那些居住在工業城市和大型港口的居民惶恐不可終日。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裡,6月9日的紐約大火災、8月16日的波士頓毒氣慘案、11月7日的舊金山爆炸案都成為難以磨滅的夢魘,前前後後已經有超過300名美國公民死於非命、上千人受傷,這雖然還不及承受盟軍空襲的蘇聯平均一天的人員傷亡,卻已經讓南北戰爭以來本土未遭戰火屠戮的美國人在空前重壓下深受沮喪和恐懼情緒的困擾,敵人將在美國本土進行原子彈襲擊的傳聞更是像魔音一般傳遍了美利堅,大量的民眾紛紛離開城市前往鄉村避難,亦有許多人認為美國政府應該儘快結束和蘇聯的戰爭——要麼重拳將它徹底擊倒,要麼松拳與它握手言和。此般非常特殊的時代政治大背景下,在這個並不十分適合大規模軍事行動的季節,盟國軍隊猛然吹響了進攻號角!

300萬進攻400萬,對方還是戰爭經驗極其豐富的頭號陸軍強國,盟軍的進攻在多數人眼中簡直是一場希望渺茫的軍事冒險,他們只能寄希望於長時間的戰略轟炸在重創蘇聯工業經濟的同時極大地削弱了蘇軍部隊的軍事補給乃至官兵士氣,慣性思維讓人們忽略了盟軍官兵和將領們的學習、反思和成長。在遭到蘇軍第一次秋季攻勢重挫的這幾個月里,盟軍除了對蘇軍縱深的持續猛烈轟炸,後方的軍事動員也已經充分展開,美國、英國、法國乃至比利時、荷蘭、波蘭都在全力生產各種軍用品。在新組建的115個盟軍師,機械化程度已經達到了二戰時期的美軍標準,戰場支援火力的密度在理論上不亞於大量裝備火箭炮的蘇聯軍隊,而且還有足足30個裝備一流坦克的裝甲師編入現役。這些新編部隊的成員可不是極度缺乏戰場經驗的新兵蛋子,盟軍各參戰國都動員起了參加過二戰的退役人員。美軍新組建部隊里,二次入役人員的比例佔到了百分之五十四,部隊重編和受傷歸隊的人員佔到了百分之三十一,也就是說只有百分之十五是從預備部隊抽調上來的新兵。英國陸軍的情況也大致如此,而法國人經過戰爭初期的觀望和搖擺也終於下定了決心,曾經的歐洲第一陸軍雖然有過數周內完敗於德國軍隊的慘痛經歷,但那兩百萬放下武器的法國軍人仍是一筆極其寶貴的財富,5年的時間並沒有剝奪他們身上正規軍事訓練培養的素質,一旦重新獲得裝備並收拾信心,他們依然是一支不可小覷的陸上力量。同時,加拿大、澳大利亞這些英聯邦國家動員的四十餘萬部隊也以參加過二戰的老兵居多,以往的經驗使他們在抵達歐洲後很快適應了環境和節奏。

經過連月來的休整和醞釀,盟軍從這場冬季攻勢一開始就牢牢把握著戰場節奏。美國、英國、法國、波蘭等11個參戰國不分彼此地組建起了一支由近百萬地勤人員、9萬名飛行員和5萬架各型飛機的戰地航空力量,鋪天蓋地的盟軍戰鬥機第一天就用血性的拼殺奪取了東歐戰線的制空權,戰鬥機、俯衝轟炸機、輕型轟炸機和中型轟炸機用錯落有致的攻擊清掃了戰線縱深400公里內的戰術目標,它們儘管因為蘇軍航空兵的部署方式而無法做到畢其功於一役,但對蘇軍前線機場的密集破壞使得對方在短期之內將只有很少的戰地機場可用,即便蘇軍飛行員擁有以一當十的超凡技巧,也無法憑藉個人能力扭轉戰場大勢。

在地面上,零下十多度的氣溫使得泥土堅硬如石,防凍劑的熟練運用使得盟軍的車輛器械都能夠像往常一樣使用,他們用六十餘個裝甲師和獨立坦克旅組成了三個強悍的裝甲集群,分別作為三路進攻部隊的尖刀,而他們的作戰思路也大幅度借鑒了德軍1941年對蘇聯發動進攻時的巴巴羅薩方案,把「快」放在無可替代的第一位,並極大地利用了北線部隊在東普魯士和立陶宛的堅守成果。攻勢拉開序幕僅僅兩天,盟軍北線和中路部隊就把蘇軍的白俄羅斯方面軍給困在了白俄羅斯中部地區,重返西烏克蘭的南線部隊乾淨利落地將蘇軍十餘個師包圍在了羅馬尼亞和烏克蘭邊境地區,新任盟軍南線作戰集群司令的英國陸軍元帥哈羅德·亞歷山大絲毫不嫌棄這股蘇軍的有限規模,他一口氣集中41個盟國師——包括9個英國及英聯邦國家師、16個美國師、11個法國師和5個波蘭師,在兵力優勢達六比一的情況下發動了代號為「神使」的殲滅戰役,以四天時間消滅了被圍蘇軍的多數兵力,同時用放慢推進速度、以逸待勞的南線裝甲兵團和南下救援的蘇軍烏克蘭方面軍坦克部隊打了一場極其激烈的坦克大會戰,雙方在西烏克蘭的丘陵地帶投入了九千多輛坦克戰車,是繼蘇德庫爾斯克大會戰後最具震撼力的鋼鐵洪流大碰撞。在這寒流席捲的土地上,唱主角的並非蘇軍的T-34和氣勢洶洶的IS系列重型坦克,也不是對付坦克如開罐頭般輕鬆的伊爾-2強擊機,而是使用新型空地火箭彈的盟軍戰鬥機。那些由美國改進生產的空射武器不僅增強了破甲能力,命中精度也有了驚人的提升,它們不計傷亡的密集出動擊退了掩護己方地面部隊的蘇軍戰鬥機,短短兩天時間內就擊毀擊傷了至少一千五輛蘇軍坦克戰車,對技術上處於下風的盟軍坦克起到了強大的助力!

※※※

從飛行在2000多米高度的飛機機艙里往下看,「椰子」亞伯拉罕·卡莫羅覺得這片位於西烏克蘭丘陵地帶的戰場就像是一大鍋煮大雜燴式的濃湯,沸騰的湯麵上到處是灰色、黑色並且摻雜著光焰的「氣泡」,那些冬季塗裝的坦克車輛像是切塊的蘑菇,而那些被摧毀後仍在燃燒的坦克——不論屬於哪一邊,看起來都像極了冒煙的肉塊!

「椰子」是戰友們奉送的外號,不是因為卡莫羅腦袋圓圓,而是對他二戰期間擊落9架敵機的一種褒賞,意為「像椰子一樣砸暈敵人」。這9架戰績全部是在兇悍的第三帝國空軍身上獲得的,雖說1944年之後德國在軍事上已經徹底沒落了,許多駕駛戰鬥機的飛行員都是經過倉促訓練的菜鳥,但擊落他們可不像是切黃油那麼簡單,要知道9架裡面還有1架是德國人指望逆轉戰局的噴氣式戰鬥機。

擊落過敵人的噴氣式戰鬥機絕不意味著對噴氣機的輕視,「椰子」在戰爭結束後仍留在美國陸軍航空部隊,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駕駛美國製造的新一代噴氣式戰鬥機,可是美國強大的航空工業在這方面遲遲沒有「開竅」、直到對蘇宣戰時,美軍有限裝備的P-59仍只是一款並不十分理想的過渡產品,它遠不如英國的「流星」那樣成熟和具有代表性,以至於美國軍隊不得不向英國購買「流星」及其技術。在1946年,「野馬」依然是美軍航空部隊的空戰主力,「椰子」所駕駛的就是一架改進型號,它擁有眾所周知的大航程和全面均衡的空戰性能,與蘇軍現役主力戰鬥機交手時在技術上佔據著細微的優勢。

「暗箭中隊注意,暗箭中隊注意,刀鋒部隊已經和敵人交火,來者不善,大家集中精神!」

耳機中傳來的聲音讓卡莫羅的視線從地面轉回到空中,此時在南線戰場上,6000多架盟軍戰鬥機在數量上應該是佔據壓倒性優勢的,這其中還有足足兩個聯隊的「流星」,可蘇軍航空兵卻沒有像人們猜測的那樣失去還手之力,在幾乎所有前線機場都遭到連續打擊的情況下,他們的戰鬥機仍不斷出現在戰場上空,而且貼近樹梢的飛行高度讓盟軍的前線雷達難以提供足夠的預警時間,盟軍航空部隊只能依靠高頻率的出擊實現全方位的壓制。這不,兩天內的第三次出擊,終於趕上了跟蘇軍的照面,在過去幾個月多次遭遇蘇軍戰機卻只擊落了2架雅克的,「椰子」這樣的二戰王牌心中暗生焦躁情緒。

見前來攔截的蘇軍戰鬥機群已經和本方率先出發的機群交上了火,在高空等待時機的英國戰鬥機編隊開始「變幻」:成群結隊的噴火以極其瀟洒的姿態側身向低空俯衝而去,新銳的「流星」數量有限,可光憑那雷聲般的轟鳴就足以讓人對它們的表現充滿期待。

半個小時前還在同一高度並肩飛行的英國皇家空軍已經開始大展拳腳了,「椰子」所在的中隊卻沒有急著出戰,而是繼續在雲層中飛行。既然名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