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重歸征途 第14章 傘兵末日(2)

傘兵這個二十世紀才出現的戰爭兵種從興起到攀上巔峰只經歷了短短數年時間,二戰期間,德國、美國、英國以及蘇聯都擁有規模龐大的傘兵部隊,在實戰當中又以德軍和美英盟軍最具代表性。德國的傘兵有兩場至關重要的空降戰役,1940年對低地國家的進攻和1941年對希臘克里特島的登陸作戰,前者堪稱空降戰的經典之作,後者雖然獲得了勝利,但慘勝的結果徹底改變了德國空降部隊的命運;美英盟軍的傘兵也有兩場至關重要的空降行動,1944年的諾曼底登陸和同年的市場花園行動,前者使得空降作戰的規模實現了一次歷史性的跨越,並且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後者卻淪為了一場不折不扣的失敗。這兩支背景和特點有著明顯區分的空降部隊先揚後抑、大起大落的經歷讓世人大開眼界,也給各國軍事將領留下了許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然而1946年夏天,當以艾森豪威爾、蒙哥馬利、李奇微、特德這些盟軍名將組成的豪華陣容在波蘭但澤的盟軍臨時最高作戰指揮部拍板決定向蘇軍縱深地帶發動大規模空襲時,他們似乎忘記了以往的經驗教訓,忘記了蘇軍除了擅長包圍和反包圍作戰之外,在陣地防禦和快速進攻等戰術上也有著不可小覷的造詣,而且蘇軍成規模組建傘兵部隊的時間要比美英盟軍甚至德國軍隊還早。在二戰期間,他們亦組織過一次規模達一萬人的空降作戰——第聶伯河夜間空降行動,雖然因為組織不力、環境複雜和保障不足等等原因而遭致慘敗,卻讓蘇軍將領們對傘兵作戰有了更為實際的了解和反思……

白俄羅斯,奧爾沙。

當又一個黎明到來之時,在奧爾沙市區以東的林間田野中,一支長長的裝甲縱隊宛若草褐色的巨蟒般平展著身軀,戴著蘇制坦克帽、穿著短袖或背心的坦克兵們正忙碌地給車輛添加燃料、補充冷卻水,他們一個個滿面污漬,身上也是油膩膩、汗濕濕的。這些剛剛完成了夜行兩百多公里壯舉的蘇軍官兵們還沒有抵達真正的目的地,但他們不少人臉上都洋溢著單純而輕鬆的笑容。要知道他們盡心伺候的鐵傢伙——T-34/85、Su-76以及少部分用於偵察的T-70輕型坦克,可是以設計不夠人性化而聞名的,十幾個小時的持續行軍簡直要把人的骨架給顛散了。明媚的晨曦中,紅旗手在靠前的一輛T-34炮塔上用力揮動旗杆,舒展的旗幟在風中呈現出激浪般的波紋,上面用金線綉著這支部隊的番號:「近衛紅旗烏拉爾—利沃夫志願坦克第10軍」。

二戰以來,敵友皆知蘇聯紅軍有幾支戰鬥力強悍的近衛坦克部隊,近衛紅旗斯大林格勒—基輔坦克第5軍、近衛紅旗基輔—柏林坦克第6軍、近衛紅旗基輔—柏林坦克第7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現如今,這些裝備齊整、士氣高昂的部隊正在南線作戰,盟軍南路部隊的防線在蘇軍坦克兵的奮勇衝殺下七零八落,但這並不意味著蘇聯腹地就沒有堪當重任的部隊了,近衛紅旗烏曼坦克第9軍、近衛紅旗烏拉爾—利沃夫志願坦克第10軍、近衛紅旗喀爾巴阡—柏林坦克第11軍都是功勛卓著的精悍部隊。烏拉爾—利沃夫志願坦克第10軍是1943年2至4月由烏拉爾勞動者發起組建,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靠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車裡雅賓斯克州和彼爾姆州勞動人民捐款製造,成軍後參加了普羅斯庫羅夫—切爾諾維策進攻戰役、利沃夫—桑多梅日進攻戰役,在波蘭作戰長達半年多時間,隨後又參加了桑多梅日—西里西亞、下西里西亞和上西里西亞進攻戰役以及柏林進攻戰役,湧現出了一大批戰鬥英雄。接到作戰指令後,這支部署在布良斯克以北的裝甲部隊果斷放棄了莫斯科-基輔鐵路幹線的運輸便利,直接從集結地出發沿著公路推進,披星戴月地兼程趕赴盟軍空降區域——在這裡傘降和機降的盟軍部隊要比想像中的還多,奧爾沙周邊駐軍第一時間組織的反擊都沒能獲勝,多支部隊因傷亡慘重而暫時失去了戰鬥力,而盟軍地面部隊一面圍攻明斯克,一面以裝甲兵團繞過白俄羅斯首府沿鐵路線突進,不少蘇軍部隊受到前後夾擊而出現了混亂,盟軍乘勢攻破兩條防線佔領鮑里索夫,線縫部隊已經推進到了奧爾沙西南方不足一百公里處,和傘兵部隊會合看來也就在這一兩天的時間。

鮮艷的紅旗引得年輕的戰士們一陣歡呼,青春的力量隨風而動,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不再是當初那些烏拉爾工業區志願參軍的勞動者,而是經過申報、甄選、訓練的正規軍人。戰爭結束的時間還不長,衛國戰爭的功臣們有的功臣身退、卸甲歸田,有的還繼續留在部隊服役,在這支裝甲部隊里,稍有些年紀的車長、士官還有軍官大都是經歷了戰火考驗的,也有些長著娃娃臉、眉清目秀的小伙兒有著比外表看起來更為堅強的戰爭經歷。

以20世紀40年代的機械水平,坦克車輛經過長途行軍會有嚴重磨損,德國人就在這方面吃盡了苦頭,設計簡單甚至有些粗糙的蘇軍裝備在這方面要有明顯的優勢,經過不到一個小時的休整,這支裝甲縱隊便在隆隆的轟響聲中向前移動,只留下那些實在因為機械故障而必須搶修的車輛呆在原地。長長的隊列越過山坡後出現了「分流」,一段接著一段往不同的方向駛去,這不禁讓人想起那個關於蚯蚓把自己切開玩遊戲的笑話,但作為整體存在的裝甲部隊並不會因為分散而消亡,只要配置得當,發揮的威力也許比合在一處更為強大。按照蘇軍的裁軍計畫,近衛坦克第10軍是要壓縮成為一個坦克師規模的,然而重燃的戰火無限期的延遲了這種裁減,目前這個軍仍編有近衛坦克第61、62、63旅和近衛摩托化步兵第29旅,它們並沒有像近衛紅旗斯大林格勒機械化第4軍、近衛濟莫夫尼基機械化第5軍臨時分拆開來配屬到不同的方面軍作戰,而是作為蘇軍總預備隊留在後方,這陣子養精蓄銳,正愁找不到一展身手的地方哩!

一輪鮮紅的朝陽自東方升起,道路前方隱隱傳來隆隆炮響,催促蘇軍裝甲兵們抓緊趕路,嗡嗡的轟鳴聲也從後方傳來,不多時,一群又一群戰機從頭頂上空飛過,它們有的佔據了好幾千米的高空,有的在三千米左右的中高空飛行,還有些距離地面只有幾百米,看上去頗有層次感。雖然整體塗裝的顏色有所區分,這些飛機的機翼上都有紅色五星標識。在正面對戰中,蘇軍不論是拉爾還是雅克系列戰鬥機,綜合性能比起盟軍的噴火、野馬以及噴氣式戰鬥機都缺乏優勢,而且還都是公認的「短腿」——其作戰半徑和德軍的梅塞施密特109、伍爾夫190基本處於一個檔次,以致於大戰爆發以來,蘇聯空軍在制空權的爭奪中總是落於下風,但情況到白俄羅斯東北部就不同了。最近的盟軍機場也在300多公里外的立陶宛,而奧爾沙方圓一百五十公里的區域內建有二十多座野戰機場,相距百餘公里的斯摩棱斯克更是蘇軍在俄羅斯南部的防空作戰指揮部所在地,大型軍用機場足以供那些從莫斯科、列寧格勒等地轉場而來的戰鬥機和攻擊機駐紮使用。

拉-5、拉-7、雅克-3、雅克-1、米格-3組成的戰鬥梯隊一波接著一波飛過,駕駛坦克和自行火炮向指定地域推進的蘇軍官兵士氣大振,這些戰士可不會覺得自己航空兵會因為參戰機型的複雜而影響整體戰鬥力。事實上,那些裝備最齊整、人員最出色的近衛殲擊航空團都被派往南線參加對盟軍部隊的包圍作戰去了,為了最大限度的支援陸軍兄弟,他們必須全力以赴的和盟國航空部隊做鬥爭,所以留在後方的空軍部隊並非一流也不足為奇。

當主要裝備T-34/85並得到了友軍步兵支援的近衛坦克第61旅抵近奧爾沙南部野戰機場也即是盟軍地圖上標註的「奧爾沙四號機場」時,以傘降和機降方式抵達這裡的盟軍官兵已經達到5600人之多,並且獲得了空投彈藥、吉普車以及反坦克炮,美英兩國的傘兵們連夜加固了機場外圍防禦陣地,並且派出了兩營兵力協同從「奧爾沙三號機場」出發的友鄰部隊向奧爾沙市區發動進攻,早先順利佔領另外兩座蘇軍機場的美英傘兵已經從東面突入奧爾沙,若是這總數達到3.3萬的盟軍空降部隊成功佔領蘇軍固守的奧爾沙,這將創造空降戰史上的又一個新記錄!

「蘇聯坦克來啦!」

當瞭望人員的驚叫聲又一次穿入耳中時,包括揚在內的許多英軍傘兵已經不再感到驚奇和恐懼了。昨晚的兩場防守反擊打得極其漂亮,區區一千多名盟軍傘兵充分發揮了平日里的訓練水平,他們以反坦克火箭筒和火箭發射器幹掉了所有投入進攻的蘇軍坦克,然後利用人數優勢擊退了那些勇敢卻茫然的蘇軍步兵,成功守住了機場。天亮之後,盟軍憑藉雄厚的空中力量空投了後續部隊和作戰裝備,一些大型滑翔機也在機場跑道附近滑降,中途雖然遭到了蘇軍戰機的多番阻撓,盟軍的護航戰鬥機拼力保護己方的運輸機群才將損失降到最低,這樣的空運給地面戰鬥部隊帶來了包括一隊「提特拉奇」坦克在內的重型戰鬥裝備,使得戰鬥的形勢看起來一直朝著樂觀的方向發展。可是,密集而兇猛的炮聲很快驚醒了有些過分樂觀的盟軍士兵們,揚翻出望遠鏡朝遠處望去,視線盡頭的樹林邊緣出現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