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節節高升 第482章 賞名花,對妃子

壓驚玉送到手裡,小娘子的哭聲立馬就停了。

她眨巴眨巴還淚汪汪的雙眼,小手捏著玉來回把玩幾下,就往嘴裡塞去。

慕皎皎趕緊把玉給奪過來:「這個不能吃!」

小娘子便小嘴一咧,又沒心沒肺的沖她笑了起來。

哎!

見她這樣,慕皎皎也生不起氣了。便摸摸女兒的小臉蛋,把玉佩給她放好。

不多時,太真妃回來了。眼見聖人不在,她連忙上前來:「阿姐……」

「來了這麼久,我該走了。」慕皎皎冷聲道。

「阿姐,對不起,我錯了。」太真妃連忙就垂下頭,「那件事,我知道我不該和人說的。只是那一次,我聽說你和崔刺史被人欺負,他們甚至還連你家大娘子都不放過,我一時氣急,就非讓三郎幫你們出氣。結果一不小心就把當初那些事都給說了出來。我真不是故意的……」

慕皎皎聞言卻立馬抓住了另一個重點。「你是說,當初我夫君同韋刺史鬥起來的時候,除卻河間郡王外,你也幫了我們一把?」

太真妃點點頭,馬上又搖頭:「也算不上是幫忙吧!阿姐你綁了我這麼多,我也不過是幫你說幾句話罷了。不算什麼的。」

這可真是……

慕皎皎突然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原來,崔蒲這個刺史之位有一半都是靠太真妃換來的?她就說呢,河間郡王那麼深沉內斂的一個人,怎麼會把要求提得這麼直白。現在看來,這個直接讓崔蒲替代了韋刺史的建議,多半就是太真妃提出來的了。

區區幾句話,就換來這麼大的一個好處,還真是值了!看來,她剛才還真不該就那麼冷硬的拒絕了聖人的問話的。

慕皎皎淺淺一笑:「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多謝你。」

「阿姐你實在太客氣了!」太真妃連忙擺手。慢慢的,她湊到慕皎皎跟前來,「說起來。當初也是要多謝阿姐你。如果不是你跟我說暫時生不出孩子對我來說是好事,或許我和三郎也就不會……」說著,她又慘淡一笑,「阿姐你心裡其實很瞧不起我吧?其實我一開始真是被壽王府上那些姬妾給氣急了。我嫁給壽王五年,卻一無所出,那些姬妾卻接二連三的生兒育女。她們表面對我恭敬有加。但背地裡卻都嘲笑我是下不了蛋的母雞,甚至還有生了兩個兒子的人當面開始嘲笑我了!壽王雖然疼我,但在兒女之事上也對我頗有怨言。這五年間,我日日被人這麼刺激著,實在忍無可忍。所以那一日,當三郎召我進宮……」

「當時我也是鬼迷心竅,就想著我做壽王妃,你們都能如此欺凌於我,那我要是做了聖人的妃子,看你們誰還有膽量在我跟前說三道四!到後來,我發現三郎他對我是真好,我們又情投意合,我就真的……」

「不用說了,我沒有那個意思。」慕皎皎淡聲道,「人生的路都是自己選擇的,只是既然你選擇了這條路,就應該要想到,有得必有失。你已經享受到了許多人都無法企及的尊榮以及榮華富貴,那就必定會失去一些東西。你先做好心理準備吧!」

「我會失去什麼?」太真妃聞言心跳陡的加速,趕緊拉上她的手。

慕皎皎卻閉唇不語,只是靜靜的看著她。

太真妃等了半天也沒有等到任何答覆,最終失望的低下頭:「我明白了。阿姐,天機不可泄露是嗎?」

她想太多了。她只是純粹不知道怎麼說才是。

不過,如果這個說辭能堵上她的嘴的話。她也樂得順水推舟。

不過看看眼前這個還保留著五六分善良秉性的女孩兒,慕皎皎由心的道了一句:「你要是真喜歡孩子,無論從誰家抱養都可以,但認義子那等事還是少做為妙。孩子還是自己從頭養起的好。」

太真妃當即臉色刷白。「阿姐,你是說我……難道我這個毛病治不好了嗎?你是當世神醫,難道也治不好我嗎?你不是給那麼多人都治過,想必給我也是可以的。阿姐……」

慕皎皎握住她的手,只道了句:「天命不可違。」

太真妃當即僵住了。

慕皎皎再抱著女兒後退一步:「太真妃好生安歇,臣妾告辭。」

便抱著女兒轉身退去。

母女二人出了三華宮,便趕緊坐上轎子往崔府趕。

回到崔府,鄭氏已經在等著他們了。

「六弟妹,可是太真妃請你過去?他們沒把你怎麼樣吧?」

「如果真是要將我如何,她又何必如此鄭重其事的派人來請?」慕皎皎搖頭,只是神色怎麼看怎麼都不對勁。

鄭氏皺眉。「六弟妹,在那裡可是發生了什麼事?你不要怕,說出來給我聽聽,或許我能幫你想想法子呢!」

「也沒什麼,就是……突然才發現。原來六郎升任刺史一事居然也和太真妃在聖人跟前的竭力舉薦脫不開干係。現在我心裡亂糟糟的,不知道該如何才好。」慕皎皎隨便撿了一件事說了。

「原來是這樣。」鄭氏聞言,果然面色一凝,「這個太真妃並非善類。這兩年,自從她跟了聖人後,她的家人悉數受到提攜。就連她那個遠房堂兄,原本就是個市井無賴之流,現在居然都在蜀中活動,看樣子是要往長安來了。到時候,長安少不了要更亂了。」

說罷,她又長嘆一句。「以前我們還道武惠妃族人已經夠橫行霸道了。可是就現在楊氏一族顯現出來的端倪,他們竟是還要更放誕無忌些!」

是啊。日後的楊家人只會更放肆,惡形惡狀罄竹難書。現在他們還只是小露了冰山一角而已。

今天她已經把能說的都告知太真妃了,可等到手中權勢日益脹大,人心也跟著膨大的時候,她還能不能記住自己的這些話,那就難說了。慕皎皎無力搖頭。

鄭氏說完了那些,也連忙對慕皎皎道:「長安本就是是非之地,六弟妹你和六弟性子又太鋒芒畢露,這裡絕非你們的久留之地。現在既然二郎的婚事都辦完了,新婦子你也見過了,你還是趕緊帶著十六郎郎和十八娘離開吧!」

二郎君在府上男丁中排行第十六,小娘子十八。由此可見,光是崔蒲兄弟六個就已經造出這麼多小孩了,博陵崔氏的血脈有多強大!

慕皎皎連忙點頭。「我也是這麼想的。」

「事情緊急,我就不虛留你了,你趕緊收拾東西吧!」鄭氏現在已經是崔家的當家主母,做起事來雷厲風行,敏捷果敢。既然說了不留。她便立馬走人,還主動吩咐人來幫慕皎皎準備帶回廣州去的禮品。

而就在慕皎皎忙著收拾東西離開之際,那邊的聖人又到了太真妃處。

「她怎麼了?都已經多久了?」

「自從小崔夫人離開後,太真妃就這樣了。婢子怎麼叫她都不應,只管一個人臨窗默默灑淚。」小婢戰戰兢兢的應道。

聖人點點頭。「罷了,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小婢連忙退到一邊,聖人便到了太真妃身邊,柔聲喚道:「玉環。」

連叫了好幾聲,太真妃才回神。

只是瞧著她淚眼婆娑、嬌弱無力的模樣,簡直比方才臨窗灑淚時還要楚楚可憐得多,聖人的心都疼了。他連忙將她攬入懷中:「可是朕離開後她又對你說了什麼?你只管說來,只要她真有做得不對的,朕幫你出氣!」

「沒有。阿姐只是跟我說了幾句肺腑之言罷了。三郎你知道的,阿姐她從來不稀得對人諂媚逢迎,心中有話就直說。她能這樣對我,我反倒心裡更感激她。」太真妃嬌柔的靠在他胸前,卻隻字不提慕皎皎說過什麼。

聖人見問不出來,便也只是低嘆口氣:「罷了,既然你不想說,那不說就是了。對了,最近春光燦爛,御花園中的牡丹花開了,改日咱們一起去賞花吧!到時再命人歌舞一番。保管讓你的心情立馬大好!」

都這個時候了,誰還有心情賞花看歌舞?

不過,心知聖人是在用心安慰她,太真妃還是點點頭:「一切都聽三郎你的安排。」

慕皎皎這邊。雖說她急著回去,但因為趕回來長安的時候,日子就已經距離崔林的婚期沒幾日了。她休整一下。再和崔家人聚上一聚,時間就過去了。如今婚事已畢,長安這裡自然也還有幾戶人家要走的。諸如程十九娘、魏王世子妃等等,這些人家她是必須親自上門拜會的。

這一日,她剛到了魏王府,才和世子妃一起坐下,不想宮中就來人了:「聖人今日同太真妃在御花園賞花,忽覺人少沒了樂趣,便命咱家來請魏王魏王妃、世子世子妃以及小郎君小娘子前去湊個熱鬧。」

除了一直在外流浪的河間郡王外,也就只有不涉足政事的魏王是聖人最信任的兄弟了。現在在後花園賞花,他突然想和好兄弟一起熱鬧熱鬧也是人之常情。

世子妃一聽這話,趕緊就命人收拾起來。

慕皎皎便也起身:「既然如此。那還是先回去,改日再來拜會好了。」

「還回去什麼啊!你和太真妃的關係不是很好嗎?之前幾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