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達則兼濟天下 第一六八四章 必然的結局

在顧瑞河看來,毫無疑問的,林鴻飛的這番話,等於親自在他的墳墓上填了一鏟子土。

「但是……」

沒等顧瑞河臉上的笑容變成狂喜,林鴻飛的話音驟然一轉,「顧董事長,您忘記了一件事。」

「什麼?」望著林鴻飛那副信心滿滿的表情,顧瑞河的一顆心不停的往下沉:難不成林鴻飛這小子還有什麼自己沒有想到的底牌不成?

這不可能的,顧瑞河在心裡不停的安慰著自己,現在整個歐洲以及大半個美國都在討論好反對波音飛機製造公司合併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飛機製造公司的這樁合併案,有這麼多人在反對,這樁合併案怎麼可能會成功?

想到這一點,顧瑞河的心裡頓時安慰了不少:這個小子一定是在耍詐,一定是的。

這次的諮詢會,雖然也是個高層次的高度保密會議,但在形式上卻類似於茶話會的性質,大家都可以暢所欲言,不用像是正式的會議那樣板著一張臉,一本正經。

林鴻飛卻不管他那麼多,直言不諱的道,「你考慮到了經濟因素、社會因素、人文因素乃至美國盟友方面的因素,但惟獨沒有考慮到最重要的兩點:政治和這樁合併案背後的利益的因素!」

這話,當真是一針見血!

「什麼?!」顧瑞河臉色頓時大變!

林鴻飛此話一出,局座、局委、局候補們頓時坐直了身子,目光炯炯的望著林鴻飛:沒錯,顧瑞河說的這些話都很有道理,但這麼大的一樁合併案,怎麼可能不涉及政治因素和利益因素?甚至於……這兩點才是最重要的?

顧瑞河「噗通~~」一下,失魂落魄的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是啊,利益!一切都是為了利益,既然美國人為了利益可以反對壟斷,那自然也可以為了利益而壟斷,這沒有什麼難以理解的,這就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本性,可恨啊,為什麼自己之前就沒有想到這一點?

這一點其實還真怪不到顧瑞河的頭上,關於波音飛機製造公司合併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飛機製造公司這件事,現在鋪天蓋地的都是不看好波音公司會成功的消息:歐洲人不看好並且極力反對、美國司法界不看好並且極力反對、甚至連美國公眾都不看好並且極力反對……本身九十年代就是一個「外國的月亮比國內的圓」的時代,這種思想甚至在高層都很普遍,不說顧瑞河有沒有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就算是沒有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他的秘書、顧問、身邊的人也總有受到影響的,整天里接受到的都是這種信息的顧瑞河,自己的思路不可避免的就被帶歪了,怎麼可能會從「波音飛機製造公司合併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飛機製造公司會成功」這個思路來考慮問題?

更何況林鴻飛這小子可是開了掛的,一開始就知道了事情的結局,從結局再逆推出理由來,自然輕鬆無比,只是可憐的顧瑞河就悲催了。

林鴻飛不管他,自顧自的道,「由於該案涉及到波音、麥道兩大軍備合同方,美國國防部必然在反壟斷審查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美國國防部不可能不提示聯邦貿易委員會,考慮下合併之後的波音飛機製造公司最大的顧客——美國政府。」

「而美國政府呢?為了維護美國政府的利益,他一定會推動波音飛機製造公司合併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飛機製造公司這樁合併案的成功。在美國政府的強力推動下,看似不可能通過的反壟斷審查順利通過其實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事。」

嗯?正失魂落魄的顧瑞河聽到林鴻飛的這句話,原本已經是灰色的眼睛又亮了起來。

「理由?理由呢?美國政府用什麼理由來說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顧瑞河紅著眼睛,大聲交道。

「理由?」林鴻飛好笑的望著顧瑞河,似乎難以理解他為什麼會問出這麼幼稚的問題,「理由當然很簡單,美國人制定《謝爾曼法》和《反壟斷指南》的時候有一個基準,即反壟斷法保護的是競爭而非競爭者的基本原則。」

「這個基本原則,就算是聯邦貿易委員會和司法部也是認同了,有了這個基本的原則,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美國政府會告訴聯邦貿易委員會,由於民用飛機製造業是全球性寡佔壟斷行業,即便美國只有波音公司一家民用飛機製造商,也會存在來自歐洲空中客車的強有力的競爭。亦即是說,波音公司兼并麥道沒有消滅競爭,波音公司不可能在開放的美國及世界市場上形成絕對壟斷地位,而且,波音與麥道的合併有利於維護美國的航空工業大國地位。」

「當然,這個時候的波音公司的公關團隊也需要出面,強調合併有利於民用飛機生產線與軍用飛機生產線的平衡、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等鼓動人心的宣傳,總是就是強調波音飛機製造公司合併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飛機製造公司是為了美國、為了美國人民的利益,而不是為了壟斷,波音公司每年花幾十億美元養著這麼一支顧問團隊、宣傳團隊,養著這麼多的國會議員乃至政府要員們,這個時候都可以出面了,只要波音公司的宣傳到位……事實上也不波音公司的宣傳團隊也絕對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掉鏈子……就可以為反壟斷審查的順利通過增添了不少動力。」

「到時候美國政府和波音公司雙管齊下,我不認為波音飛機製造公司合併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飛機製造公司這件事會成功有多麼不可能。」林鴻飛說到這,憐憫的望了臉色如同刷了一層石灰水一般的顧瑞河,卻絲毫沒有同情他的意思,「美國是整天將自由市場經濟和反壟斷掛在最邊上,但這一切都是為了符合他自身的利益,當某天他們發現某件事壟斷比反壟斷更加符合美國的利益的時候,美國就會毫不猶豫的支持壟斷……現在的美國也壟斷著全球過半數的石油資源,你見有美國哪個機構提出要反對美國壟斷石油資源的話了嗎?沒有,一句都沒有!因為所有美國人都知道石油對他們的重要性!」

在林大老闆看來,這一切都是顧瑞河自找的,你丫上身為一個中國人,不為自己人的說話,卻拚命的為外國人的行為辯解,你腦子裡到底是在想著什麼啊?

林鴻飛的這番話,說的一眾局座們連連點頭,當今忍帝更是連連點頭不已,顯然,林鴻飛的這番話已經「簡在帝心」了。

「不!不對!波音要想成功兼并麥道,還必須通過歐洲的反壟斷審查!」顧瑞河大聲叫道,「就算林鴻飛說的這些都成立,美國也會同意波音飛機製造公司合併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飛機製造公司,但歐洲人不同意,美國人也沒招!」

顧不得了,什麼都顧不得了,事情已經到了這個程度,顧瑞河自己很清楚,自己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哪怕只是一根稻草,自己也要抓住。此刻的顧瑞河,宛如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手裡拿著最後一把籌碼,妄圖想要靠著這最後的籌碼翻身,並且大贏一筆。

果然,顧瑞河這話一出口,領導們的眉頭也跟著皺了起來:似乎……還真是這個道理。

可能很多人不禁要問,為什麼發生在其境內、沒有在歐洲從事生產製造的美國兩大飛機製造商之間的合併,有賴於歐洲的反壟斷審查?

但事實就是這樣的,因為已經有歐盟委員會的官員指出,歐盟基於波音飛機製造公司以及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飛機製造公司對歐洲顧客的重大銷售水平,尤其是民用噴氣式飛機的銷售水平而獲得了反壟斷審查的管轄權,這意味著歐盟可以為交易設置條件甚至阻止合併方案的實施。

歐盟委員會的審查程序不同於聯邦貿易委員會,而且,歐盟委員會官員一得知兩公司要合併的消息就明確表達了他們反對合併的強硬立場。

所有人的目光,最終都凝聚在了林鴻飛的身上,想要看看林鴻飛會怎麼回答……似乎,顧瑞河的話也很有道理啊。

林鴻飛淡然一笑,「是的,我很贊同顧書記的這番話,歐洲人當然會拼了命的反對波音飛機製造公司合併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飛機製造公司,這其實很好理解,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嘛,但我不認為因為歐洲人的激烈反對美國人就會放棄自己的利益以及由此可能給美國帶來的壟斷世界民航飛機市場……至少是壟斷大多數世界民航飛機市場……的絕佳機會,縱觀二戰以來的美國與歐洲的利益交往歷史,美國人還從來沒有在涉及到自己重大核心利益問題的時候,當歐洲人說不的時候,他們讓步的,波音公司和白宮方面不是已經表態了嗎。」

一位局座就「啊!」了一聲。

對於一位局座來說,雖然這聲並不大,但已經足以表示他內心的驚訝了。

因為林鴻飛並沒有說錯,波音公司和美國政府卻是已經就這個問題表態了,波音公司通過自己的新聞發言人強硬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如果聯邦貿易委員會說『YES』而歐盟委員會說『NO』、或者他們對波音公司處以罰金的話,這就不再是波音-歐盟委員會之間的爭議,將會上升至美國與歐洲之間的貿易爭端。」

而就在前不久,美國副總統的戈爾也首次公開表示了美國政府對波音飛機製造公司合併麥克唐納·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