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達則兼濟天下 第一五四九章 派系之中又有派系

孫姓專家愣了一下,隨即帶著一抹惶恐的看向一會的軍方高層將領們,這一看,讓他心裡瞬間冰涼:多數軍方將領看著他的目光都帶著厭惡,尤其是空軍方面,那母光甚至已經不是厭惡所能夠形容的出來的,根本就是在說話:就這麼一個老東西,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明白,竟然能成為咱們國內有名的航空發動機專家?!

剛剛還是煞白的一張臉瞬間就變的充血!他這才反應過來,剛才林鴻飛沒有直接回答自己的話,並不是他理屈詞窮,而是這個小混蛋故意給自己挖了個坑!看自己竟然連看都不看的筆直的跳了下去!

他想要說點什麼來挽回現在的頹勢,但林鴻飛卻搶在了他們的前面,「我知道這次咱們部隊上的同志帶來了很多在維修D-30K方面很有經驗的技師和工程師,我們一集團和二集團誰說了都不算,讓這些經驗豐富的技師和工程師們說最合適了……論起軍隊和軍工系統對D-30KP的熟悉,想來不會再有人比他們更熟悉了。」

「這個辦法好,讓我們自己的人來做個評判。」空軍總司令當即發話了,他看著林鴻飛的目光中充滿了欣賞:小子的信心似乎很足嘛。

※※※

空軍方面臨時抽調的、在D-30KP方面很擅長的技師和工程師們很快趕了過來,這種程度的技術驗證不是一時兩會所能夠得出結論的,但並不妨礙他們在短時間內得出一個大致的結論:「報告首長,根據目前我們粗略看到的資料來判斷,D-30KP和D-30KU之間的區別確實不大……舉個例子來說吧,KP和KU的區別,就像是同樣一款汽車發動機,有些車型需要在這發動機在更高轉速方面表現的好一點,有的需要在起步和中低速表現的好一點,根據不同的要求……這方面林鴻飛同志是行家,同樣一款發動機可以調校出滿足不同需要的性能來。」

「當然,細微的區別還是有的,」另外一位工程師補充道,「比如單缸四氣門變成單缸兩氣門、比如活塞的行程和氣門的開閉之間的配合,就像是發動機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不同的調校一樣,渦輪機當然沒有汽缸啊之類的東西,但大概的意思就是這樣,總的來說,KP和KU的區別並不大,不過具體是那些不同,這個需要一段比較長時間的工作。」

原來是這樣!

說航空發動機這種技術含量太高的東西,在座的諸位領導們大多數都不懂,但若說起內燃機,用內燃機來做類比,那就容易理解的多了。

「不用了,你們下去吧,同志們辛苦了。」空軍總司令擺了擺手,他只需要知道KU和KP的區別是不是很大就行,至於這其中的區別到底有多大,他並不關心,他之需要知道KU和KP的區別只是類似於「同一款發動機針對的不同的使用需求而做出的不同調校」這一點就成了。

「不辛苦。」幾位技術和工程師們連忙擺手。

「那KP、KU和30F-6的區別有多大?」空軍司令問道,這才是他最為關心的問題。

作為米格-31的「御用」發動機,D-30F-6發動機那不開加力93.1KN、最大加力推力152KN的推力眼饞壞了空軍的首長們,雖然D-30F-6的自重確實是大了點兒,發動機也沒有採用目前國際上最為流行、將來必定會成為主流的矢量噴口,但在152KN這個巨大的推力面前,足以讓軍方忽略掉其他方面的巨大差異……我們的戰鬥機不需要像是米格-31那麼高、那麼快,但大推力帶來的巨大好處卻是不言而喻的。

只是空軍司令的這話一出口,幾位工程師和技師們卻面面相覷,靜悄悄的,一時間竟然沒有人說話。

「怎麼回事?」空軍司令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了。

雖然他不至於幼稚的認為D-30F-6與D-30KU、D-30KP的區別只是涵道比的區別,但你們這個表情是幾個意思?

首長不高興了,不說不行了,一群技師和工程師們對視了一眼,最後由其中一位最德高望重的老工程師站了出來,「首長,KU和KP系列的區別小,是因為KU和KP系列的初始設計用途就是被用來作為運輸類型飛機的動力,其飛行包線幾乎大同小異,所以這兩款發動機的區別很小,甚至我們在沒有KP的情況下,將KU裝在伊爾-76上來用也不是大問題,但D-30F-6就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這個發動機在設計之初,就是用來進行高空高速截擊作戰的,在用途上有點類似於渦噴的用法,在目前已經退役的和現役軍用渦扇中,他的涵道比是最小的,只有0.4,當初這麼做的唯一目的,就是米格-25的那台R-15B-300渦噴實在是太耗油了,耗油的程度連老毛子都撐不住,不得已,才採用了這個相對節油效果好些的D-30F-6。」

「但總的來說,因為初始設計用途就是作為高空高速截擊機的動力,這個發動機不能直接搬到咱們的戰鬥機上、用作多功能戰鬥機的動力倒也不是不可以,甚至可以認為是一個非常強勁的動力,但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燃油經濟性、涵道比、可靠性、易維護性等很多方面都需要下功夫。」

「改動這麼大?」空軍裝備部部長聽的心都有些發涼,立刻著急的問道,「核心機與KU、KP的區別大不大?」

工程師的話給了他信心:只要這發動機經過改動之後能夠被用在多用途戰鬥機上,那就是一個好消息;但同時,也讓他有些擔心,若這發動機的改動很大,會不會超出我們的能力?能及時趕得上我們軍機的裝備速度嗎?

「核心機的基本結構倒是和有80%和KU、KP相同,但很多零部件在材料方面似乎和KU、KP不同,」這位工程師很無奈,「最主要的還是材料方面的差異……當然只要下足了功夫,肯定能夠趕上國防部制定的發展規劃,嗯?」

說到這,這位工程師的眼睛忽然一亮,猛然想起另外一件事,「林總,聽說你們公司這些年從俄羅斯那裡弄來了大量的技術資料,其中材料、特別是航空材料方面的資料就佔了相當大的比重,是不是這樣?」

這位的耳朵倒是夠靈,林鴻飛苦笑著點頭,他心裡有種不好的預感,自己似乎上了個當?

從林鴻飛這裡得到了肯定的答覆,這位工程師頓時興奮起來,「如果林總手裡有製造核心機的大多數材料的工藝技術資料,那就簡單的多了,真的是這樣,以林總他們公司的研發和工作效率,那林總之前說的那番話我相信:97年初D-30K試車,應該不是問題,至於將D-30F-6改造成一款多用途戰鬥機使用的發動機的目標……」

他沉吟了一下,給出了一個不知道應該算是保守還是應該算是激進的數字,「如果想要在油耗、經濟性、可維護性、大修間隔以及整機壽命方面全面舉得進步,最重要的是讓其不但有良好的高空高速特性,還要具有良好的低空低速特點,同時還要對發動機進行減重,這個工作就能難、很艱巨,我個人估計,到2004年能夠拿出原型機來就算很成功很成功了,甚至能夠在09年期間拿出來都能夠稱之為『偉大的成就』。」

對D-30F-6進行改進,讓它在滿足未來30年內作戰使用要求的前提下,10年內就拿出原型機來?若非這話是由空軍內部、連空軍首長們都聽聞過的大神級別的技術精英提出來的,裝備部部長和空軍司令等大首長几乎要直接斥責這話「荒謬!」了,但既然這話是從天涯嘴裡說出來的……

「林總,你們有沒有把握?」空軍首長沉吟了一下,向林鴻飛問道。

「首長,這話我們沒法回答您,」林鴻飛苦笑一聲,「航空發動機是一項高度複雜的、龐大異常的系統工程,其難度甚至比製造一架戰鬥機還要多少,這其中需要很多工廠、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的配合,如果一切順利,04年拿出原型機來絕對沒有任何問題,我林鴻飛現在就敢以我全部的財產和收入立軍令狀,但如果是現在這個樣子,大家首先想到的還是自己的小部門利益……」他苦笑了一聲,「09年能拿出原型機來那真是阿彌陀佛了。」

林鴻飛這話確實不是胡說的,有了一款合適的發動機,在這個發動機的基礎上從無到頭的製造出一款優秀的戰鬥機來並不難,但若想要從無到有的搞出一款出色的軍用渦扇發動機來,其難度豈止高了兩三倍?

空軍首長們的眉心立刻擰成了「川」字!

林鴻飛的話沒錯,只要大家之間密切配合,有了足夠的時間和資金支持,這確實不是問題,但最難得也是這一點,看看中航工業第一集團的態度吧,這還什麼都沒有呢,就差點人腦子裡打出狗腦子來,指望一集團密切他們二集團?難度簡直和做白日夢差不多。

可空軍顯然也管不到中航工業第一集團的頭上,人家是另外一個獨立的系統,嚴格說起來還可以算是空軍的「營養提供者」,其中的關係和利益糾葛更是盤根錯節,既然不是中航工業第一集團的直接上級,空軍自然沒有可能直接命令中航工業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