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達則兼濟天下 第一四八零章 合作與分歧

「先說一下我們的運七,」林鴻飛皺了下眉頭,開口道,「我知道,維克多先生的說法是成本最為節省的一種方式,並不需要對飛機整體做出太大的改動就可以實現我們的要求,但我的想法是,既然要重新設計最重要的機翼,就已經牽扯到了飛機最重要的氣動布局的改動,雖然其他方面的改動並不大,但有一點卻也不可否認,那就是運七的初始設計全都是針對500公里每小時以下的低速飛行而設計的,當飛機的速度超過800公里每小時之後,飛機的氣動布局還要做一些針對性的調整,以降低飛機的飛行阻力、提高燃油效率,這一點沒錯吧?」

「沒錯,是這樣的。」維克多點點頭,事實就是如此,林鴻飛也算是業內人士,容不得自己不承認。

「很好,這些改動,雖然看似改動的範圍不大,但實則工程量也不小,既然如此,那我們還不如使用運七的機身,重新設計機翼、平尾和尾翼,必須考慮到飛機在實際使用過程當中的易維護性,也必須考慮到飛機外形的美觀程度……無論如何,一款外觀更漂亮一些的飛機總是更能取悅我們的客戶:無論是乘客還是航空公司。」

維克多、雅茨可和帕維爾同時點頭,他們不得不承認,林鴻飛這話說的確實很有道理:不光要考慮工程量和投入的問題,還要考慮到客戶的接受能力問題,一個和軍用飛機差不多結構的支線客運飛機,也委實無法讓人喜歡到哪裡去,和民用運輸飛機相比,軍用運輸飛機沒有幾個外形好看的。

只是維克多有些擔心,「如果重新設計,這費用就說不準需要多少了,哪怕採用安-24的機身,但機翼、垂尾和尾翼都是最考驗設計功底的地方,可若是採用客戶更容易接受的民用飛機的氣動布局,原本的時間和經費根本不足以完成這麼大的工作量。」

「我考慮到這一點了,」林鴻飛點點頭,「但我仍然堅持我的觀點,採用更容易被客戶接受的氣動布局:將原本放在機身頂部的中央翼盒下移,從上單翼改為下單翼,採用和我們的北郡100一樣的超臨界機翼加翼梢小翼結構,若是能夠在北郡100機翼的基礎上進行等比例縮小那就更好了;至於發動機,還是採用機身後部兩側的布局,這也是現今世界上100座級一下飛機最常用、最容易被民眾接受的飛機布局……唯一的問題就在於,採用這種布局幾乎等同於重新設計一家飛機,哪怕有北郡100飛機的技術給你們參考,這個工程量也十分巨大,你們安東諾夫設計局能夠用多長時間來完成這麼大的工作量?」

頓了頓,林鴻飛又補充了一句,「哦,對了,在對飛機進行重新設計的時候,必須嚴格遵循美國聯邦航空條例第25部的規定,在航空電子方面,我希望儘可能採用國際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在飛機的駕駛艙和系統配置方面,儘可能的與北郡100、北郡200在駕駛艙和系統配置方面實現共同性,確保使用這款飛機的客戶,只需要對飛機駕駛人員進行簡單的機型轉換訓練就可以事先通用駕駛艙系統的其他機型,為客戶降低成本……我希望這是一款熱銷全球的飛機,而不是只能在我們國內銷售的一款飛機,基於這些原因,維克多先生,您能告訴我設計這款飛機需要多長時間、多少經費嗎?」

林鴻飛的意思已經很明顯,若是安東諾夫設計局有信心接過這個活兒,林鴻飛或許就會讓安東諾夫設計局參與到這個項目當中來,和古齊省工業製造有限公司的設計部門一起完成這個飛機的設計工作,這對安東諾夫設計局來說當然是一件大好事,但在是大好事的同時,一個問題也擺在了維克多的面前:自己應該要多少錢?

估算開發成本,也是最考驗一家航空公司設計實力的地方,自己的回答直接關係著安東諾夫設計局是否可以在這個項目當中分得一杯羹,維克多頓時皺起了眉頭。

沉吟了良久,維克多才道,「林先生,我不知道貴公司用在北郡100上面那個全新機翼是否可以在等比例縮小之後應用在這款飛機上,若是可以,在經費得到充分保證的前提下,這款新飛機的設計時間可以控制在3年內,三年內完成飛機的全部設計和原型機的製造工作,所需要的總經費應該不會超過4億美元;若是機翼不能通用,需要設計全新的機翼,那事情就有些麻煩了,機翼的設計最麻煩,也許4年,也許5年,需要的經費有可能突破8億美元。」

這個數字和林鴻飛心中估算的差不多,在這些動輒以「億美元」為單位的研發經費面前,哪怕是林鴻飛也覺得頭疼,心裡不由得暗自苦笑:這還是1994年,這幾年可是世界通貨膨脹最厲害的幾年,這時候的4億美元,還不知道幾年後膨脹成什麼樣子……

雖然心中也在頭疼,但考慮到這種50座到60座級別支線噴氣式飛機全球每年上千架的需求量,林鴻飛重重的點點頭,「好,沒有問題,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快……必須要在3年內拿下這個項目,並且保證飛機的安全,若是能夠做到這一點,維克多先生,我非常歡迎安東諾夫設計局為我們公司提供一些幫助。」

他沒有說經費的事,但林鴻飛相信維克多一定會明白自己的意思。

「這樣就行了?」林鴻飛的這個回答,讓維克多一呆,隨即便是狂喜,情不自禁的站起身來,握住林鴻飛的手連連搖晃著,「好的,好的,林先生,能夠為貴公司提供一些幫助是我的榮幸……」

這麼簡單就拿到了這個項目,維克多愣了一下,隨即眼眶都濕潤了:這是自蘇聯解體以來,安東諾夫設計局拿到的最大的一個項目……

安東諾夫設計局拿到了這個項目,雅茨可這個工業政策部部長無疑是高興的,但帕維爾則有些嫉妒的發狂:和安東諾夫設計局還能夠為前蘇聯的各個加盟共和國的「安」式飛機提供一些零部件來勉強維持相比,扎波羅什進步機器製造局的日子更加難過,若不是和林鴻飛合作的D-36項目,扎波羅什進步機器製造局真不知道下個月的工資要怎麼發,現在眼睜睜的看著林鴻飛給了安東諾夫設計局這麼大的好處,帕維爾頓時著急了:AI-22發動機的項目還沒有著落呢。

「林先生,我們的合作……」帕維爾急道。

「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林鴻飛往下壓了壓手,做了個收拾,示意帕維爾稍安勿躁,「帕維爾先生,現在的你們,已經無力支持你們繼續對AI-22發動機的研究,沒錯吧?」

「……沒錯。」儘管心中一萬個不樂意,但林鴻飛對扎波羅什進步機器製造局的情況了解的門清,隱瞞也沒用,帕維爾不情不願的點點頭,只是哪怕到了這個時候,他仍然不願意墮了扎波羅什進步機器製造局的名聲,又急急地補充道,「不過我么若是能夠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持,最多三年,我們就可以拿出AI-22發動機的成品……」

「但若是沒有外部的資金支持,不要說三年,五年你們也拿不出來,」林鴻飛毫不客氣的道,「所以我的建議是,由我們公司收購AI-22發動機的專利,請進步機器製造局和我們一起開發,組裝和核心零部件在西契發動機公司完成,而西契發動機公司幫助我們公司完成發動機零部件的生產能力的建設……當然,最後的組裝工作依舊放在西契發動機公司,帕維爾先生,伊夫琴科先生,你們覺得怎麼樣?」

伊夫琴科自然是大喜!

他萬萬沒有想到,林鴻飛都已經要求全面掌握AI-22發動機的技術了,竟然還會將生產以及組裝工作交給西契發動機公司來做,這真是天上掉餡餅!雖然伊夫琴科想不明白林鴻飛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沒關係,這樣的條件,傻子才會不答應,連連點頭,唯恐林鴻飛反悔,「沒問題,我們西契發動機公司完全沒問題,不過……」

一邊說,他一邊擔心的瞅著帕維爾和雅茨可:若是帕維爾不同意,自己也沒辦法,就算帕維爾同意,代表著烏克蘭政府的雅茨可不同意,自己還是沒招,說來說去,在這件事上自己其實沒有多少發言權。

「帕維爾先生?」林鴻飛笑眯眯的瞅著帕維爾:聯合開發?開什麼玩笑!

帕維爾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從感情的角度來講,他真不願意答應這個條件,但進步機器製造局的情況擺在了那裡,再不想辦法籌點錢,整個進步機器製造局連飯都吃不上了。

雅茨可臉上的表情也沒好看到哪裡去,對於軍火出口來說,他們最不喜歡的就是林鴻飛這樣的客戶,這些混蛋不但要自己手裡的魚,還要自己釣魚的技巧,這些混蛋,簡直就是趁火打劫!可不同意?林鴻飛的存在對烏克蘭而言意義重大,AI-22的戰略價值自然無法與S-18T相比,甚至無法和D-36相比,若是自己不同意,會不會惹怒了林鴻飛?

這個責任,帕維爾可承擔不起。

「林先生,我們是不是再商量一下?」苦笑了一聲,心裡猶豫了良久的雅茨可,終究還是不願意放棄最後的努力,「這不是我一個人能夠做出的決定……我想,我們應該可以商量出來一個兩全其美的合作方案來。」

「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