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攪局者 第一二四六章 便宜不是那麼好賺的

迪爾馬屬於巴西社會金字塔頂尖的那一部分人,但他對航空相關行業的了解也僅限於巴航工業所接觸的那些,具體到動力上,就是他知道航空飛行器當有的發動機類型有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渦輪軸發動機、渦輪噴氣式發動機已經渦輪風扇發動機,至於活塞式發動機,那是二戰以及二戰之後20年之內才用的落後的航空發動機,現階段只有一部分輕型和超輕型的航空器才會使用活塞式發動機作為動力,怎麼林鴻飛會搞這個?

「迪爾馬先生,您以為活塞式發動機的市場銷量很暗淡?」看著迪爾馬的表情,林鴻飛哪裡會不知道是怎麼想的?

迪爾馬猶豫了一下,還是選擇了實話實說,他點點頭,道,「林先生,您認為活塞式航空發動機的市場前景很樂觀嗎?」

林鴻飛點點頭,「事實上,即便是到現在,經過優化設計的緊湊型活塞式航空發動機依舊是輕型和超輕型航空器動力的不二之選,我們粗略的統計了一下去年全球活塞式航空發動機的產銷量,迪爾馬先生,您絕對不會想到,去年一年,全球範圍內的活塞式航空發動機的產量有多少。」

「多少?」頓了頓,迪爾馬試探的道,「有沒有1000台?」

在他看來,1000台已經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了。

「超過3000台。」

「……」迪爾馬真的被驚到了,他知道這個數字很驚人,但卻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會是這麼一個驚人的數字。

不要以為3000台這個數字不值一提,事實上,對於任何一款航空發動機來說,3000台都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要知道,汽車發動機和航空活塞發動機雖然都是活塞發動機,但絕對不是一碼事,同等輸出功率的條件下,活塞式航空發動機的價格只普通汽車發動機價格的至少10倍!

汽車發動機通常工作在1200至3000 RPM,峰值功率出現在6000至7000 RPM,也就是說汽車發動機的持續功率只有最大功率的35%~55%左右,可以認為汽車發動機的功率數字是「虛標」的。

而活塞式航空發動機要求巡航階段就能用總功率的85%至95%,在起飛和爬升階段更是近乎全功率運轉,這也意味著航空發動機的工作環境也遠比汽車發動機惡劣,與此同時,航空發動機的設計可靠性要比汽車發動機高的多,可以認為汽車發動機的很多高指標不過是噱頭,而活塞式航空發動機則是實打實的「硬」指標,在同等使用工況下,哪怕是超級跑車使用的發動機,如果讓它一直在85%至95%的功率階段持續運轉,最多100個小時就報廢了,很多看起來很牛的民用發動機,比如V型六缸的3.6L排量的民用汽油機,當推動車子跑到120公里/時的時速時,發動機甚至不會超過1800轉。

當然,苛刻的使用要求以及高安全性意味著搞價格,這也意味著在同等功率重量比的前提下,那些拿摩托賽車發動機來自己DIY的動力三角翼、動力翼傘以及超輕型飛機只能存在於個人DIY當中,在真正的航空飛行器當中,絕對不會出現這種使用摩托車發動機的情況。

全球一年的總銷量超過3000台,哪怕是活塞式的航空發動機,那也是高利潤和高附加值的產品,據迪爾馬所知,一台最大輸出功率50KW左右的活塞式航空發動機的售價,最低也要超過8000美元,那些大型的、星形多缸發動機的售價更是昂貴!他不由得舔了舔嘴唇,「這麼說來,在世界範圍內,航空發動機的年銷售總額超過10億美元?」

「嗯……」林鴻飛點點頭,「實際數字比這個還要多一點。」

超過10億美元啊……迪爾馬當即就動起了心思。

之前他不知道這塊市場有多大,只以為是一個幾乎要被世界航空業淘汰的產品,自然也就不回去關注,但現在聽林鴻飛時候居然有這麼大的市場,他就不能不動心思了:迪爾馬不傻,他很清楚一點,只要是航空航天上面使用的東西,都是高利潤和高附加值的產品,尤其在售後維護和維修這一塊,更是一塊大肥肉!

如果不是心中還有顧慮,迪爾馬幾乎要當即拍板了,但是此刻,他只能按捺著心中的激動,小心翼翼的向來林鴻飛問道,「那麼……林先生,您認為如果我們做這個,一年的銷量能夠達到多少台?500台有沒有?」

「500台……」林鴻飛被迪爾馬的好胃口給震驚了,一臉無語的望著他,「迪爾馬先生,我的說,您還真樂觀。」

「沒有那麼多嗎?」聽到林鴻飛這麼說,迪爾馬頓時一臉的失望。

「能夠有300台那就逆天到極點了,那還是我們自己消化了大部分的結果,而我們自己是否能夠有這麼大的消化能力,還要看市場是否對我們的產品認可,」林鴻飛又是好氣又是好笑的望著迪爾馬,「迪爾馬先生,你知道美國大陸公司一年的銷量是多少嗎?只有不到500台;你知道德國limbach公司一年的銷量有多少嗎?只有不到300台……不要以為這個市場小,我們就可以安心的掙大錢,這個市場的競爭也是很激烈的,我們唯一的優勢,就是我們可以將自己生產的發動機裝在自己生產的航空器材上,有動力系統的自主選擇權,這才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說這話的時候,林鴻飛心中頗為戚戚焉。

在世界小型和超小型航空動力設備領域,德國limbach發動機公司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林鴻飛上一世玩動力三角翼、動力翼傘的時候,選配的發動機多是limbach公司的產品,這家公司的技術很牛,在國內動力三角翼以及動力翼傘領域有「神器」的美譽,能夠得到這樣的稱呼,是因為他們的技術實力:他們可以將一台最大輸出功率高達118Kw的發動機做到自重只有86公斤,甚至可以做到一台動力三角翼或者動力傘上使用的16KW航空發動機做到全重只有7.8KG,非常之利害。

但就是一家技術水平這麼厲害的企業,在公司的前十年一直處於虧損和勉強持平的階段,一直到10年後才算是靠著自己過硬的質量以及性能打開了市場。

航空發動機是個各方面的要求極為苛刻的領域,一個沒有經過市場檢驗的航空發動機,想要裝在第三方的航空器材上,那根本是沒可能的,若非林鴻飛這個瘋子當年閑的無聊拆了幾台limbach公司的活塞式發動機搞了個逆向測繪仿製,學到了很多活塞式發動機的設計思路和理念,公司里的那些正在用的星形活塞式發動機還不知道在哪裡呢。

「那就是說,我們一年的銷量最多也就是一兩百台?」聽林鴻飛這麼一說,迪爾馬頓時一臉的失望。

「也不能這麼說……」林鴻飛沉吟了一下,「我們的優勢是美國大陸公司以及德國limbach公司這些老牌企業無法比擬的,那就是我們公司自己就能生產飛機、動力三角翼等這些航空器材,以我的估計,5年之內達到年產值1億美元、連同售後服務這一塊在內實現凈利潤3000美元應該問題不大。」

「咳咳咳……」迪爾馬頓時一陣劇烈的咳嗽。

只靠賣發動機以及售後就能賺到3000萬美元?這個現實讓迪爾馬有些無法接受。

可憐的,去年一年,巴西航空工業公司賺到的利潤才不到500萬美元,還是負的,實際上就是虧損了500多萬美元,在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的這段巴航工業的巔峰發展時期,年利潤也不過才幾千萬美元,這麼算起來,年產飛機幾十架上百架的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的盈利能力竟然還不如一家一年賣兩三百台航空發動機的?!

沮喪!太沮喪了!

這一刻,迪爾馬終於明白了擁有核心技術和沒有核心技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年銷售額神馬的都是浮雲,不掌握核心技術,巴航工業永遠都是一家處於航空工業下游的「組裝工廠」,只能撿一點人家吃剩的殘羹剩飯。

可如果巴航工業在動力系統和航電系統方面擁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呢?不說航電系統和動力系統全部換裝成美國公司的產品,哪怕多了一個選擇,公司一年的凈利潤增加30%也不止吧?

「那麼,林先生,我們什麼時候可以簽訂這個合作合同?」想明白了這一點,迪爾馬急不可耐的向林鴻飛問道。

「簽合同?簽什麼合同?」林鴻飛愕然道。

「當然是簽……」迪爾馬說到這,忽然說不出半個字來。他忽然意識到一點,別看這段時間自己和林鴻飛談的熱鬧,可一直都是林鴻飛在給自己畫餅,真正的投資條件,人家自始至終一個字都沒說。都沒說合作條件呢,這怎麼簽合同?

想到這,迪爾馬一腦門的汗水頓時就嘩啦啦的留下來了:敢情自己這麼長時間了,竟然一直在被林鴻飛牽著鼻子走?這個問題可是太嚴重了!

想到這,迪爾馬整了整心思,「林先生,您說吧,需要什麼樣的條件您才能同意和我們合作?」

林鴻飛卻並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傻子才會直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