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攪局者 第一一三二章 不是想得那樣啊

「小林同志,你現在可是牛大發了啊,連美國政府都派人來保護你,我可是聽說了,那些美國的大銀行一個個哭著喊著要把錢借給你,你還在哪裡挑肥揀瘦。」共和國駐美國大使楊宇星望著林鴻飛一個勁的笑。

和上次馬副參贊氣勢洶洶的去找林鴻飛麻煩的時候不同,這次已經得到了國內指示,這次國內要求大使館儘力配合林鴻飛的工作,雖然不知道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讓事情發生了這麼大的轉變,但楊宇星的反應還是很快,立刻就調整了之前對林鴻飛的態度。

「還不是美國人看上了我手中的技術?」林鴻飛也在笑,在大使館裡面,自己就不用擔心自己和楊大使的談話被NSA的人竊聽了,有些話自然就可以敞開了說,「美國軍隊想要我手裡的低成本鈦合金,自然就不會刁難我……放心,咱們的這些談話,NSA的人應該聽不到。」

林鴻飛的話,讓楊宇星心中稍有些得意,他跟著點點頭,這裡可是共和國駐美國大使館啊,就算NSA的人再怎麼牛逼,這裡也是他們監聽和監視的禁區。當然,他今天將林鴻飛請過來可不是為了炫耀自己這裡的保密措施好的,而是為了告訴林鴻飛,「小林,我代表國家向你保證,你有什麼需要國家幫助的地方,儘管開口,千萬別客氣。」

「好的。」林鴻飛笑著點頭,心裡卻在嘀咕:我和你們外交系統的關係,還沒好到那個份上吧?

「還有一件事,」楊宇星臉上的笑容未變,笑眯眯的向林鴻飛問道,「林總,我知道你們公司的這次投資規模很大,設備採購這一塊咱們國家肯定沒辦法滿足你們的要求,但是基礎設施建設這一塊……」

敢情是有人看上了這麼龐大的一個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難怪楊宇星這麼熱情!林鴻飛心中恍然,俗話說得好,肥水不流外人田,能夠交給共和國的公司來做的項目,沒道理讓美國人賺這份錢,不過有個問題卻是一定要搞清楚的,「我原則上沒問題,但這種大規模的出國勞務,好像需要徵得美國政府這邊的同意吧?美國的政府性質……恩,我們也得留出一定比例的基礎建設工程交給美國的公司,否則我們也難做。」

「當然當然,」聽林鴻飛原則上沒有意見,楊宇星頓時就興奮的連連點頭,只要林鴻飛不排斥國內的建築公司,那就足夠了,「都是中鐵、中航這些大央企下屬的建築公司,既然書出國勞務,誰敢丟人丟到了國外,他們的領導第一個就不放過他們。」

楊宇星是高興了,但林鴻飛反而覺得心裡有些不踏實,想了想,他又問道,「對了,不管是那家公司,請大使先生轉告他們,對於質量我們的要求很嚴格,那種在國內糊弄的做法就不要拿出來了,質量監督這一塊我們會請美國的專業的建築質量監督機構來進行監督,到時候因為質量問題……大家臉上可都不好看,相信我,我不是開玩笑的,他們搞出來的東西不符合我的要求,我會帶人去砸了他們的辦公樓。」

說這話的時候,林鴻飛的臉上一臉的殺氣騰騰。

楊宇星真的有些被林鴻飛此刻的表情給嚇到了,他這才意識到一點:林鴻飛對這件事十分重視,非常重視……反正所有用來形容重視的辭彙都可以用在他身上,對於這個項目,他不容許有一絲的疏忽,真的出了事,他絕對會殺人的。

「放心,林總,我會轉告他們的。」不知不覺間,楊宇星被林鴻飛的氣勢給嚇到了,他下意識的點點頭,「丟人在國內就夠了,誰敢丟人丟到了國外,國家絕不會放過他!」

※※※

投資計畫被批准了的林鴻飛立刻投入到了緊張忙碌的工作當中,這麼大規模的工業項目建設,必然帶來大規模的技術設施建設,無數的美國建築企業以及美國建築業協會就如同問到了臭味的蒼蠅一般蜂擁到了林鴻飛下榻的酒店。

這些老闆們無師自通的學會了許諾好處、威脅以及訛詐等方式,妄圖通過這種方式從這一大塊蛋糕當中切下來一塊。

與此同時,無數的設備供應商們也蜂擁而來,最少5個億美元的投資啊,只要拿下這筆業務,組以保證自己的企業在今後數年內吃喝不愁……單單後期維護都夠自己活得很滋潤。

但這些所有的事情都被林鴻飛丟給了傑西卡、霍爾格以及從國內匆匆趕過來的羅斯托克。我們說過,企業經營和協調這方面從來就不是林鴻飛擅長的領域,他擅長的是公司的戰略宏觀布局以及技術領域,就比如現在,當傑西卡、霍爾格·布羅伊希以及羅斯托克忙的焦頭爛額的時候,林鴻飛卻已經搭乘自己的私人飛機飛抵了烏克蘭。

前來給林鴻飛接機的依舊是烏克蘭內政部長馬克列維奇,因為林鴻飛的身份,著幾乎是烏克蘭能夠給予林鴻飛最高的官方待遇了。

林鴻飛從灣流2走下來,踏上紅地毯的那一刻,馬克列維奇就給了林鴻飛一個有力的熊抱,「林,你永遠都是烏克蘭人民的朋友,謝謝你。」

「不用客氣,」林鴻飛對烏克蘭人還是很有好感,這是理所當然的,別人將自己家裡的好東西便宜賣給了你,你也對他很有好感,作為感謝,他同樣用力的擁抱了馬克列維奇一下,「馬克列維奇先生,希望我們這次的合作更加愉快。」

「當然,當然,」馬克列維奇連連點頭,一張嘴都笑的合不攏了,「林,我向你保證,我們的合作一定會非常愉快……您的兩位老朋友安東諾夫設計局的維克多先和扎波羅什進步機器製造局的總設計師德米特里先生也都來了,您看……」

果然,維克多和德米特里就在不遠處,兩個人站在那裡,踮著腳尖,看上去一臉的期盼。

沒辦法不期盼,現在烏克蘭軍工企業的日子難過啊。

對於烏克蘭,俄羅斯一直執行的是「餓死」戰略,烏克蘭有兩大戰略部門,一是生產航空發動機的扎波羅什進步機器製造局,也就是林鴻飛購買小型渦輪航空發動機專利的那一家;,另一家則是安東諾夫設計局,但安東諾夫設計局雖說是烏克蘭的企業,但後期卻被俄羅斯人給各種方式給收購了下來,從烏克蘭成立之後,安東諾夫設計局生產的飛機就沒有賣掉幾架,當然,現在蘇聯才解體沒幾年,情況似乎還沒有那麼糟糕,但一個必須正視的現實情況就是,烏克蘭的軍工企業幾乎全面陷入了停頓,只能靠生產零部件和一些小修小補來過日子。

烏克蘭的航空製造業現在的日子過的有多凄慘呢,有一個簡單的數據可以說明:在前蘇聯時期,烏克蘭的航空製造業每年的軍用飛機製造量約為350架,各類型民用飛機的製造量約為220架,總數量570架……這確實是相當可觀了。

但自從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之後,烏克蘭的航空製造業就沒有接到一架國內外客戶的軍用和民用航空器的訂單,只能靠為國外客戶生產零部件艱難度日,大家現在都說國內的那些國有企業正在經歷陣痛,但烏克蘭的航空業正在經歷的可不是什麼陣痛,他們正在經歷的是割肉……凌遲一般的割肉。

另外也更加悲哀的現實就是,從蘇聯解體到現在的著三年時間裡,烏克蘭政府向軍工企業的投入有多少錢呢,說出來能嚇死一大片人:450萬美元。

不是一家企業450萬美元,也不是一年450萬美元,而是烏克蘭國內所有的軍工企業在將近3年的時間內總共獲得了450萬美元的資金投入。如果不是林鴻飛寫來的那封建議加強雙方合作的信,維克多和德米特里認為自己簡直可以去賣血來維持企業的生存了。

「維克多先生,德米特里先生,看來你們的情況有些糟糕。」林鴻飛站在這兩位的面前,臉上徜徉的笑容,溫暖的就像是陽光。

「是啊,我們的情況確實很糟糕,」維克多並不掩飾安東諾夫設計局的困境,他幾乎是急不可耐的向林鴻飛問道,「林先生,您之前的信中說要加強兩家公司的合作,能否告訴我,您具體是指什麼方面的合作。」

德米特里雖然沒有開口,但他臉上那一臉期待的表情出賣了他心中的想法:他也想要聽聽林鴻飛說的合作是什麼,安東諾夫設計局的日子不好過,和扎波羅什進步機器製造局的日子難道就好過到哪裡去了嗎?

林鴻飛看了馬克列維奇一眼,看到的卻是馬克列維奇也一臉興緻勃勃的豎著耳朵,顯然,他也對自己的話很感興趣。

「既然大家都喜歡在機場曬太陽,那我們就一起晒晒太陽吧,」林鴻飛笑著開了句玩笑,等大家一陣鬨笑之後,才道,「可能幾位不很清楚,我的公司在美國投資6.5億美元,設立了一架飛機製造工廠、一架航空發動機製造工廠,採購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設備……」

「嘶……」

不等林鴻飛把話說完,林鴻飛就聽到自己耳邊一陣整整齊齊的倒抽氣的聲音。

6.5億美元啊!去年一年烏克蘭的財政收入都沒有這麼多,林鴻飛就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全投進去了?一種不真實混合著羨慕嫉妒恨的感覺在所有前來給林鴻飛接機的烏克蘭政府以及軍工系統的人的大腦中回蕩:這還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