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四三五章 風起雲湧的大時代

「不不不,說不定上級領導不是這個意思呢?」對於林鴻飛的說法,已經六神無主的徐存光給出了自己的奇葩解釋,「說不定領導們是等著我們主動將東西給戴姆勒公司還回去呢?」

攤上這麼一位奇葩市長,林鴻飛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解釋了,當然,到了這個程度,林鴻飛也懶得解釋,不過出於對官場規則的尊重,林鴻飛還是丟下一句話,「市長,您放心,最多三兩天,這件事就會見分曉的。」

「三兩天?到底是三天還是兩天?」徐存光立刻問道。從徐存光的本心來講,他是一分鐘的時間也等不到了。

「最多三天,」林鴻飛抿了抿嘴嘴唇,不等徐存光讓自己走,這丫自己就很不給徐存光面子的提出了告辭,「市長,不好意思,工地那邊我得過去一下。」

「呃……」沒想到林鴻飛居然敢如此對待自己,徐市長的一張臉頓時就變成了豬肝色。

可是林鴻飛還真就這麼個操蛋性格,說出這句話之後,不等徐市長說什麼,依足了規矩向徐市長微微鞠了一躬之後,不等徐市長還有什麼話要說,直接轉身走出了房間……在汽車製造廠沒有拉起來之前,林鴻飛還真的要老老實實聽徐存光的指揮,但現在,在有了這麼一個項目之後,毫不客氣的說,林鴻飛這麼不給徐存光面子,徐存光也拿林鴻飛沒有絲毫的辦法!

理論上來說,現在的林鴻飛還屬於正科級編製,屬於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國企幹部,可實際上早已經不是那麼回事,現在的徐存光敢動林鴻飛一下試試?

※※※

工地已經確定了下來,在林鴻飛的強硬堅持下,汽車廠的廠址最終選擇了在北郡市唯一的臨海區縣:水明縣。

以現在的地理位置來看,水明縣的地理位置絕對稱不上好,除了一個瀕臨海邊之外,距離北郡市內唯一的一條國道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距離北郡市火車站的直線距離也差不多有60公里左右,將來生產出來的汽車向外運輸多有不便。

按照林鴻飛的計畫,必須要修建一條屬於自己所有的、連接北郡市火車站的輕軌鐵路線,同時還要修建一條高標準的公路,這無形之中有加大了工廠的建設成本。雖然毫無疑問市裡、省里都會提供一部分資金支持,但這部分資金能夠有多少,很值得懷疑。

誰都想不明白為什麼林鴻飛林總一力堅持要在這裡建廠,除了東方小玲選擇了盲目的信任林鴻飛之外,甚至連公司里僅有的一位工業工程師都想不明白林鴻飛為什麼要這麼做,可是這一次,在這件事上,林鴻飛卻展示了自己空前的強硬。

「林總,我們最近的征地工作遇到了些麻煩。」

「什麼麻煩?」林鴻飛眉頭一擰,「很麻煩?」

「很麻煩,」劉志東點點頭,一臉的凝重之色,「和前半個月相比,我們這把那個月的土地徵收速度下降了40%!」

下降了40%?林鴻飛的眉頭頓時擰緊了,「知道是什麼情況嗎?」

「和當地鎮政府領導有著分不開的關係,」劉志東苦笑了一聲,「他們在當地散播了一些不太好的言論……」

「我知道了,」劉志東將話說道這裡,林鴻飛心裡立刻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想了想,不動聲色的點點頭,「大劉,這件事交給我處理就是,你放心吧,最近幾天之內就會有結果,工作的進度不能耽誤了……還有什麼問題?」

「其他的問題倒是沒有什麼,不過林總,在這裡建廠,連同周圍的附屬設施,建設成本將會比我們選定的一號廠址高出來40%。」聽到林鴻飛這麼說,在介紹完公司現在遇到的難題之後,劉志東一臉凝重的望著眼前熱鬧的工地,推了推眼鏡說道。

頓了頓,這位畢業於美國名牌大學的工業工程師還是想要借著這個機會說服林鴻飛,跟著又補充了一句,「是最少40%,還有可能更多!林總,現在開工的時間還不長,如果現在做出改變的話還來得及……」

不等劉志東說完,林鴻飛擺擺手打斷了劉志東的話,微笑道,「志東,我知道你的意思,你說的這些我都考慮過,可有一點你考慮過沒有?」

「什麼?」劉志東愣了一下,推了推眼鏡,下意識的問道。

「經濟增長速度。」林鴻飛轉過頭來深深的望了劉志東一眼,眼中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去年全國的經濟增長率是多少?前年呢?最近連續五年來的平均經濟增長率又是多少?」

「老劉,你有沒有考慮過,現在國內的政治已經走上了相對平穩的軌道,政治的穩定必然帶來經濟的平穩快速發展,尤其在這個發展經濟對於國家領導人而言已經是刻不容緩的時候?」

「如果國內的經濟以每年7%的速度遞增,十年之後,國內的經濟規模將會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在這樣的經濟增長速度下,國內的公路和鐵路建設又是否能夠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

劉志東一臉的驚愕,遲疑的道,「每年以7%的速度遞增?這不可能吧?」

看劉志東的表情,似乎對林鴻飛的這話很是懷疑,若非林鴻飛是自己的老闆,十有八九會指著林鴻飛的鼻子斥責林鴻飛胡扯。

7%這個數字看似不大,可對於懂得經濟、特別是宏觀經濟的經濟界人士來說,這個增長速度就太恐怖了,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7%的年增長速度都是一個會嚇死很多人的速度,在這個時候,上至中央領導,下至經濟學者、智囊,沒有一個敢於如此樂觀的,中央層面尚且如此,更何況是下面的具體商業企業?

7%你都覺得不可能?如果你知道共和國連續20年經濟的年增長幅度超過8%的話,不知道會不會被嚇得腳軟?對於劉志東的疑惑,林鴻飛笑了,「大劉,去過可能的話,你可以去翻翻相關的經濟資料,據我所知,自1982年以來,除了前年和大前年一些特殊的原因之外,每一年的經濟增長率都沒有低於8%,這意味著什麼,大劉你應該意識到了吧?」

劉志東愣了一下,他還真沒有想到林鴻飛居然可以拿在此之前的經濟發展數據來向自己證明這一點,可自1982年以來的經濟發展速度……當劉志東認真回想起這幾年的經濟增長速度的時候,才驚訝的發現,似乎確實如林鴻飛所言,除了去年和前年之外,每年的經濟增長率似乎……確實沒有低於8%的時候。

難道未來中國還能夠保持這樣的經濟增長速度,不需要多,哪怕只要有個五六年……這種想法剛剛冒上來,劉志東就被自己的想法給嚇到了:這怎麼可能?!在此之前的10年里,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之所以能夠有如此的快,歸根結底不是因為國家的底子薄,稍微有點發展就可以看到數據十分好看么?

可惜的是,劉志東並不是經濟方面的專家,對於一位工業工程師來說,讓他對未來的經濟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確實有些為難……話說回來,即便是那些真正的經濟學專家,還不是同樣沒有一個能夠判斷準的?

「可能不可能的暫且先不說,志東,你覺得,以年均7%的速度增長下去,不需要多,只需要十年,咱們企業面臨的最大的難題是什麼?」

如果不考慮可能不可能的話,將這個數字在心裡默算了一下,劉志東的臉色頓時變了,「如果真的能夠保持年均7%的增長率,我們會面臨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尤其是交通運輸……就算國家拼了老命的加快道路建設,現有的公路和鐵路運輸條件也難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所以……」

到這裡,劉志東豈能不明白林鴻飛堅持要將工廠建設在這裡的意思?這分明就是要賭,賭共和國的年均經濟增長率在7%以上,只有這樣,這家汽車廠瀕臨海邊的優勢才能夠顯現出來。

劉志東的表情變化,更讓林鴻飛明白此刻劉志東的心裡想著什麼,笑著拍了拍劉志東的肩膀,「這對咱們企業來說是一個天大的機會,志東,別讓我失望。」

「說實話,我還是很難相信在接下來的10年里,咱們國家的平均經濟年增長率能夠達到7%。」劉志東苦笑著搖搖頭,「林總,作為你的主要助手,我有義務提醒您,如果最終我國的經濟年增長率能夠達到這個數字,您今天所做的決定是再英明不過的決定,但縱觀世界,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連續如此之久的保持如此的經濟增長率。」

「也沒有哪個國家將自己的文明傳承數千年而沒有間斷,對吧?」林鴻飛哈哈大笑著拍了拍劉志東的肩膀,「老劉,相信我,這是一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

「風起雲湧嗎?」看著大步向前走去的林鴻飛,劉志東喃喃的道,「如果這不是一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你一定會死的很慘的。」

可惜,這話林鴻飛註定聽不到了。

※※※

聽到林鴻飛林總,工地所在地的鎮政府領導:水明縣雙田鎮的鎮政府領導們齊刷刷的來了,鎮黨委書記田明小心翼翼的觀察著林鴻飛的臉色,「林總,歡迎您來指導工作,請您放心,我們保證,對於貴公司的工作,我們雙田鎮全體領導班子是1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