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林廠長 第九十五章 策劃報告

市摩托車製造廠的產品銷路不好,價格還高,大家不怎麼認,可並不意味著大傢伙兒不願意要,價格太高了,大家覺得有點不值,可若是便宜點,那就是兩說的了。

前兩年大傢伙兒買冰箱的時候,不製冷的冰箱不一樣買回去?修修還是一樣用的嘛。市摩托車製造廠生產的摩托車質量一般、小毛病多是沒錯,可如果真能以六成的價格拿下來,大不了找個有經驗的老修車師傅好好打理打理就是,能花幾個錢?

聽林鴻飛說願意以六成的價格轉讓,老張和譚副所長激動的要死,「林廠長,我給你說,真要是六成的價格,咱們區分局砸鍋賣鐵也得一個分局配上幾輛。」

誰都知道這是一鎚子的買賣,過了這個村肯定就沒這個店了,區分局裡的領導們又不傻,這個時候不佔便宜,難道等市摩托車製造廠的新產品上來之後買高價的嗎?

區分局裡的領導們怎麼想,一時間還說不準,可王所長卻打定了主意:前兩天小舅子不還抱怨每天上班騎自行車累,老婆嘮叨著給小舅子買輛摩托車來著的么?成了,就這個吧,修修車……那多大點兒事啊?

成了,倉庫里的那3000多輛庫存的、以後再也不會生產的老舊車型,這次找到銷路了。林鴻飛和東方小玲心裡滿心的高興。

兩邊的人同時「心懷鬼胎」的舉起酒杯,「來來來,喝酒喝酒。」

※※※

「市長,這是我們策劃的下一階段的市場營銷計畫,這是計畫書,請您看你一下。」

500萬的一筆資金的動向不是小數字,一個專門的策劃書,詳細的說明這其中的每一筆錢要怎麼花十分有必要……雖然林鴻飛是廠子里的副廠長,但程副市長好歹兼著廠長呢,這事兒,沒有程副市長的同意,沒都沒有。

「哦?」程副市長接過報告來看了一眼,眉頭不由的就是一皺,「500萬做廣告?這個……是不是有點多?」

這話算是給林鴻飛留了面子,否則就直斥林鴻飛「你小子到底懂不懂怎麼經營一家工廠?500萬拿去做廣告?你丫的知道不知道那是在那錢打水漂?!」

程副市長50出頭的年紀,以這個年齡和他所在的這個職位而言,若是背後沒有強力人物或者耀眼的政績做支撐,基本上沒有了到省里去的可能,事實上,程副市長也是那種比較「古典」類型的政府官員,從計畫經濟時代走過來的他,對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經營一家企業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想法也很簡單:酒香難道還怕巷子深?只要咱們自己做好了自己的本分,東西肯定不愁賣嘛!至於在電視上做廣告,在程副市長看來,那完全是嘩眾取寵的玩意兒。

「我們認真分析過了,這是最低限度的一筆錢,」林鴻飛對於程副市長很早便開始做了「研究工作」,對自己這位頂頭上司的性格很是了解,聽到這話,笑嘻嘻的給程副市長解釋到,「廣告這個東西,屬於花錢越多得利越大的東西……嗯,在這份報告的後面,有一個數據報表,是我那個在CCXV工作的朋友通過內部關係弄出來的電視台的內部資料,對比的是那些在CCXV上面做廣告的公司,做廣告之前和做廣告之後公司規模、銷售以及盈利狀況的前後變化,廠長您也可以看看。」

還有這個東西?程副市長不由得一愣,抬頭看了林鴻飛一眼。

程副市長自然知道,CCXV里肯定是有這些數據,但這些數據毫無疑問是CCXV中的機密信息,可是林鴻飛這個年輕人竟然能從CCXV搞到這個東西……不簡單啊,自己是不是有些小瞧了這個年輕人?

「這樣啊……」順著林鴻飛說的,程副市長翻到他說的地方,眉頭不經意的皺了皺:廣告的效果,真的有這麼好?

是的,程副市長雖然是老派的政府官員,可對於廣告這個東西,他多少還是知道一點的,廣告,無非就是讓更多的人知道有這麼個東西嘛,但這東西的效果,委實有些出乎程副市長的意料……在CCXV上做廣告,這效果太好了點了吧?

「小林啊,你確定在CCXV上做了廣告之後,效果能夠達到這麼好?」程副市長一邊看,一邊向林鴻飛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種淡淡的審視。

「我估計,配合必要的技術宣傳,或許效果還要好一些……嗯,就是在廣告中說明,我們這款車,到底比日本人的車好在哪裡。」林鴻飛信心滿滿,這是理所當然的,堂堂林大設計師,不僅在發動機的設計天分方面令人驚采絕艷,同時還管理著一家資產數億美元的公司,在策劃方面沒點本事,那是行不通的。

程副市長也不是蓋的,二十多年的官宦生涯,將他的目光鍛煉的十分敏銳,立刻就發現了這其中隱藏的一個巨大的問題,「如果是這樣……咱們工廠的生產能力可是跟不上啊,是不是要擴大生產能力?」

是的,程副市長不相信林鴻飛說的話,但後面由CCXV提供的數家在央視上打廣告的公司的效果數據,卻打動了程副市長……作為全國媒體權威的CCXV,顯然是不可能說假話的。

「嗯,是的,是要擴大產能,」林鴻飛口中,程副市長沒聽過的新鮮辭彙一不停的往外蹦,「為了配合我們的宣傳,不至於讓我們的宣傳資源被白白浪費掉,這個也是在策劃書中有說明的。」

擴大生產是必須的,現在整個市摩托車製造廠就一條生產線,這麼一條生產線好乾什麼?按照林鴻飛的計畫,最少也的四條生產線才能滿足接下來爆發的市場需求……四條生產線,加班加點的24小時連軸轉,也不過就是年產量10萬輛左右而已,跟20年後僅僅排名第一的那架大廠相比,根本沒得比,人家的年產量就是200多萬輛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