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7章 戰爭

五月初,凌南調任聯合銀行董事會,月底邱之彰辭職,上級直接委任凌南為新一屆總行長、董事長、黨委書記,這是聯合銀行十幾年來唯一一位沒有通過表決投票的總行長。正如黃光耀所說,法外特權時代結束,聯合銀行徹底回歸國有五大行的團體。

兩周後,林強、錢渤等人一同來到機場,將邱之彰送上去洛杉磯的班機,令人意外的是,陳行遠也來了,兩個老人平淡地擁抱揮別,沒有仇恨,只有洒脫。

那一代的故事,徹底宣布了結束,他們很偉大,但該有人接班了。

六月,薊京銀行與微訊達成了產略合作,由薊京銀行負責產品運營,微訊負責渠道銷售,他們同期推出了「微賺」理財產品,用戶可以通過「微訊錢包」平台進行購買與贖回,小到一分錢,上不封頂,保證年3.25%的年化收益率。

這實際上就是常規短期理財產品的靈活版,客戶不需要跑到銀行購買與贖回,不需要簽成捆的合同,只需要在手機、電腦上隨手操作便能完成購買。利潤日結,一分鐘內完成操作。

很快,在市場的厚愛與靈活操作下,「微賺」的年收益率突破3.5%。林強也終於設身處地地感受到了微訊像病毒一樣的宣傳力。

借著勢頭,雙方在八月推出了「大賺」產品,與「微賺」相比,大賺的投資門檻為十萬元,分為一年、三年和五年期,無論是哪一期,其收益都完全超越國債。

在微賺優秀的口碑下,大賺的銷售情況也迎來了一系列利好的消息。不到九月,其一年期的收益便已突破4%,相當一部分人,已經開始形成用「微訊錢包」理財的習慣,這甚至包括林強自己。在微訊智能終端通訊產品的熱潮後,「微訊錢包」掀起了新的一輪熱潮,即便錢包的用戶比通訊產品少了很多,但個體用戶的價值卻領先了後者千百倍。

洛詠生進軍金融業的第一炮得以打響,股價節節攀升,現在的他,已經不用為資本和融資發愁了。

林強自然也並非苦力,那些通過微訊平台銷售的產品,最終可都是要流入薊京銀行的,短短半年內,薊京銀行的儲蓄增長了35%,看上去這個比例也許不大,但在如今舉步維艱的銀行業,能年增長5%就已經是不易了。即便是華商銀行的黃光耀,在發表半年財報的時候,預計年增長也不過4.3%,只是薊京銀行半年增長的1/8上下。

實際上,無論是誰,與洛詠生合作基本都是穩賺,就看誰有這個膽子了。

相對地,膽大總是要冒險的,當一個產品的收益可以穩穩超越國債的時候,上面的人就該出手了。

最開始是銀監會,之後是央行,再然後是財政部,甚至是工信部,一張張文件壓了下來,上面的人已經發現,「微訊錢包」的崛起會動搖宏觀調控的力度,更會侵犯到傳統體制內行業的利益。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林強與洛詠生開始各顯神通,要麼打太極要麼裝傻,在人際與公關雙方面的努力下,暫時頂住了這一波壓力,但進一步更大的計畫也只得暫時擱置。

這就是與政策的鬥爭,要不斷地、小心翼翼地試探底線,而不是直接惹怒對方。

藉助此次合作,薊京銀行挺過了聲譽危機。

而林強,如同救世主一般,被捧上神壇。

黃光耀曾說,他是屬於這個時代的,然而在移動互聯網的影響下,時代變遷的速度已經令人猝不及防,黃光耀入主華商銀行雖然也帶來了不錯的業績,但他的光芒被林強徹底掩蓋了,因為林強走的根本就是另一條路。

黃光耀也許是大陸上最快的一匹烈馬,但林強已經在進化翅膀了。

愛屋及烏,由於薊京銀行並未上市,其所屬企業長城集團成為了資本市場的寵兒,雖然產品的火爆還未帶來多麼重大的直接影響,但資本的風向總先人一步,長城集團成為了除去微訊外,最受寵的資本追逐對象。畢竟,微訊那顆樹太大了,但長城集團也許還有空間。

林強在長城大廈三層走廊中前行,岳千里、秦政一老一少在他左右兩側,一位是副手,一位是秘書。

走廊中的集團工作人員紛紛駐足鞠躬。

「林行長。」

「林行長。」

「林總。」

林強隨意點頭應和著。

現在的他,被重視,被需要,被敬仰,被奉承。

在這裡,再沒有人敢懷疑他或是輕視他,他成為了整個集團的救星。另一方面,他的所作所為實在是領先他的前任成全太多了,甚至也完全蓋過了陳行遠曾經的影響力。依靠著實力與結果,林強在這裡站穩了腳跟,即便不依賴實際掌控者佟菲菲,他的鐵腕也耍的起來。

「林行長……」岳千里湊到他身後小聲道,「這個……剛才我聽見有人叫你林董了。」

「口誤吧,這裡滿大街都是董事。」

「呵呵,至少說明,你的地位不亞於董事了。」岳千里笑道,「我們是不是可以策劃一下……」

「沒這個必要。」

旁邊的秦政跟著說道:「林行曾承諾過,不參與董事會。」

「承諾?」岳千里乾笑一聲,「劉備承諾復興漢室,結果不是自己當皇帝另立國號了?現在眾望所歸,機不可失。」

「你太急了。」秦政皺了皺眉,他與岳千里始終不怎麼合拍,畢竟一個是個鬼點子奇多的激進派,一個是保守派,「林行,這次不會是要說這個事情吧?」

「別的事。」林強笑著拍了拍二人,「放心,我對董事會沒興趣,我也根本就不需要成為董事。」

「……」

這話的意思就連岳千里也猜不透。

會議室中,全體就坐。

首先由秦政彙報了第二季度的財務狀況以及預期,這是例行流程。

「由於政策壓力,預計第三季度產品銷售會增速會放緩,儲蓄增長同樣受到影響,我們的預估值為6.2%。」秦政彙報完畢後,安然就坐。

「6.2已經很高了,趕上之前的年增長了。」年輕的董事與之前的態度大相徑庭,微笑鼓掌道,「自從林行長入主以來,立竿見影,一下就把銀行給盤活了,佩服,佩服。」

其它幾位董事,也順著話頭送上幾句奉承與鼓勵,現在的銀行,已經成為了集團的希望所在,這是成強真正希望見到的事。

集團秘書隨即起身道:「那麼,請問各位董事有沒有要提問的地方?」

「沒,怎麼可能有?」

「林行長管理得很好,不需要更多的提問了。」

「主要看林行長有沒有什麼需求,我們集團有沒有能幫忙的地方。」

和藹的目光聚集到林強身上,短短半年,今非昔比。

林強沖身側的岳千里點了點頭。

而後岳千里起身,重拾當年陳行遠IPO的文件,談起了上市募股的事情。

非要說的話,現在的局面比當時陳行遠提出時更好,薊京銀行的知名度已經超越了長城集團,在無數利好的影響下,正是IPO的最佳時機。一旦成功,困擾了這裡許久的資本問題將迎刃而解,如果林強想的話,可以在一年內擴充上百家營業網點,而不是現在,像擠牙膏一樣慢慢搞。

陳行遠當年失敗,是因為成強的徹底反對。

而現在,在整個集團,誰還有這個權力?

佟菲菲有沒有不好說,至少這個會議室的董事們是沒有的。

董事們沒理由提出反對意見,原則上通過,由資本運營部配合銀行進行後續工作。

老董事雖然坐在首席,但他已經完全失去了對董事會的控制地位,即便他想提出異議,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那些曾經投在他身上的目光聚集到了林強身上。

現實就是如此,那些人當年重視自己,是因為成強。

而他們現在重視林強,是因為佟菲菲,以及那即將出世的孩子。

老董事覺得,自己也該退休了。

聯合銀行,情況可就不那麼樂觀了。

誠然,得到美銀的投資讓聯合銀行很安逸,但邱之彰、黃光耀與林強,老中青三代,高中基三層幹將的離去,無疑很大程度上動搖了人才競爭力。而那些由凌南調來,由他指派的新任領導,卻大多是仕途以及理論人士,干起事來比黃光耀差得不要太多,很多事,即便是鄭帥來做也會比他們好。

隨著凌南為首的一批幹部的到來,濃重的官僚氣息在聯合銀行內瀰漫開來。有了美銀的錢,他們不再為生死線發愁,沒了黃光耀的鞭策,他們也不再為業績拚命,取而代之的是官僚主義的那一套東西。

除了這些,還有一個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實,那就是領導高管的薪酬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邱之彰的時代,好不容易將這個數字壓了下來,邱之彰身為總行長,年收入不過70萬上下,黃光耀由於業績太過突出,自然過了百萬。

而在下半年,聯合銀行的高管薪金回到了邢禮時代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