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山水蒙 第382章 孤燈不照返魂人(2)

林濤這才回過神來,道:「他們都是皇太子殿下帶出來的兵,軍紀之下沒人敢亂來。」

「林哥,你以前就是皇太子的兵吧?」絡腮鬍快步上前,追問道:「從沒聽你說過你還有兄弟。所以你就是找個託詞,其實是想找自己當初吃糧的營頭吧?」

林濤默然無語,沒有回答。

「我看他一聽說東宮侍衛營,眼珠子都亮了,你直接承認了不就是了?」絡腮鬍不滿道:「還遮遮掩掩的,又不是大姑娘家。」

「唉,」林濤無奈,「當日留下殿後的兄弟們都以為必死無疑,兵牌都給了其他兄弟帶走,現在口說無憑,人家憑啥信你?」

絡腮鬍想起當日林濤一身重傷,要不是自家老爹妙手回春,這世上還真沒林濤這個人了。

「你們不是有兄弟走了么?」絡腮鬍問道:「他們沒回去?」

「誰知道呢。」

林濤無奈搖頭,心中卻道:當日衝過河的同袍都不是陝西本地人,人生地不熟,誰知道他們有沒有被闖賊追上……若是他們都沒能活著渡河,就我時隔經年找回去,被人當作逃兵如何是好?難道背著這可恥的名聲被人弔死?若是自己死了也就罷了,當日袍澤們浴血奮戰,而其中竟然有人當了逃兵,這豈不是讓死者英靈蒙羞么!

絡腮鬍並不知道林濤心中的糾結,只是一臉正色道:「林大哥,我爹常說,人正不怕影子斜,你這麼個光明磊落的漢子,有什麼好思來想去的!照我說,直接找上門去,自報家門,該怎麼著怎麼著!」

林濤仍舊難以下定決心,只是感覺到包袱里的人頭分量極重,方才道:「不管那些,先將孔有德斃命之事呈報上去。」

絡腮鬍豪氣萬丈,道:「林大哥,你我情同手足,哪怕前頭是萬丈深淵,兄弟我也陪你一起闖!」

林濤頗為感動,卻只是點了點頭,道了一聲:「走吧。」

出了呂梁山就是河津城。

因為老河津已經在當初就被肖土庚燒光炸光了,現在的河津城往黃河靠了兩里,是第三師來了之後新築的軍堡。左光先的營指揮所就設在此處,位於河津城中心。

聽聞有人送來了孔有德的人頭,左光先首先想到的是「騙子」兩字。

現實絕非小說,統軍數萬的王侯將軍,哪有那麼容易被人斬首?

當然,現實往往比小說更讓人驚嘆,因為有小霸王孫策的故事在前,誰都不敢說孔有德就一定不會死於非命。

為了防止荊軻借樊於期頭顱的歷史典故重演,左光先命人先安頓好來者的隨從,只接見林濤一人。林濤並沒有表明身份,因為他並不記得左光先是東宮老侍衛。

河上之戰時候,林濤在右軍部,接應左光先反正的任務是蕭東樓的左軍部。在左光先表明身份歸入東宮體系的時候,林濤已經跟著蕭陌、佘安等人衝過黃河,斬將奪旗去了。

左光先仔細聽了林濤的陳述,將之與龍福才的彙報結合起來看,可以發現這件事確實沒有疑點。

然而關鍵問題在於孔有德的身份。

「草民相信那些虜兵的供述。」林濤只能陳述當時的實際情況,並沒有辦法證明孔有德的真身。

左光先十分遺憾沒有能夠繳獲孔有德的印信,否則就是鐵板釘釘的功勞了。現在只有一顆腦袋,的確有些說不清楚。

「你先下去休息,此事本將會儘快通報行轅。如今官兵正在扶持秦地義軍。你若是有什麼需要,大可開張單子來,兵械農具,只要力所能及,我軍都會支援你們。」左光先主動結束了接見。

這樣的見面比林濤想像中的要友善得多,尤其是最後左光先提到的「義軍扶持方略」,倒是很讓他動心。

當然,最為動心的還是能夠重回侍衛營,披甲上陣,殺韃子,保家國。

一念及此,林濤被自己的偉大嚇了一跳。

當日有訓導官對他說過「保家衛國」的道理,他不以為然,只想著封妻蔭子,封侯拜將。這一年間在外養傷、隱居、殺賊、搶劫……倒像是給他上了一堂活生生的訓導課,由衷感受到「家國」對他的召喚。

絡腮鬍還是第一次見到軍紀嚴明的官兵,也是第一次有機會跟著官兵吃食堂,一天三頓。

這簡直是傳說中地主老財家的日子,竟然一天吃三頓!

在如今的時代,就算地主老財也只有在農忙的時候才一天開三頓飯,否則佃農沒力氣幹活損失更大。

林濤兩人住在河津軍營,但屬於義士,不需要參加軍訓,也沒有勞動任務。不過絡腮鬍幫著拉了兩天車,還領了兩斤糧票,可算是意外之喜。後來他們發現了棗核球,很快便沉迷其中,驚訝世間竟然還有如此充滿陽剛之氣的遊戲。

過了五日,一個配著金徽的將軍帶著兩個軍法官找到了林濤。

「我是他兄弟,我不走!」絡腮鬍堅定地站在林濤身後,絲毫不顧林濤的眼色。在他看來,這將軍獅鼻細眼,丑得超越了人們的想像力,所謂相由心生,可見他絕不是好人。

這位將軍倒是沒有介意,微笑道:「我是總軍法官武長春。」

「我叫趙良棟!」絡腮鬍子大聲回道,不肯在氣勢上落了下風。

武長春仍舊只是眯著眼笑道:「我知道,我已經看了你們兩人的口供。今天只是來做一次確認。孔有德沒有死……」

「胡說!」趙良棟見識了軍堡生活,對錢和糧食有了更深的感悟,大聲喊道:「你想賴我們的賞錢!」

武長春搖了搖頭:「他已經投降了大明,所以,你們砍下來的人頭不可能是孔有德。」

「將軍,許是我們被騙了。」林濤壓住怒氣沖沖的趙良棟,對武長春道。

武長春打量了林濤一番,又道:「不過皇太子殿下認為爾等乃忠義之士,所以仍舊給了五百兩的賞銀。」他見林濤和趙良棟欲語還休,又道:「你們可以自己分了銀子,也可以用來組建義軍,到時候一樣敘功。」

這是左光先之後第二個身居高位的將軍提到「義軍」這一問題。上回左光先只說了被朝廷認可的義軍能得到什麼好處,這回武長春帶來了一整套的章程,包括派遣作戰參謀和訓導官的問題,以及每個月如何申領軍資,彙報戰果。

「參謀和訓導官都禁止領兵,所以無論他們怎麼說,你們都不可以將義軍的軍權交給他們。」武長春道:「不過你們有義務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

趙良棟心中一直懷疑這是朝廷要收編義軍的陰謀,聽說官派的參謀和訓導官不能獲得軍權,不由大為好奇。

林濤倒是能夠理解,這是為了保證義軍的獨立性,以免有野心家打著皇太子的旗號搶奪軍功,甚至自立一軍。

「這裡還有一份《敵後戰法》的小冊子,是皇太子領銜帶著總參謀部做出來的。」武長春取出一本散發著墨香的小冊子,放在林濤面前,道:「現在最好給你們義軍定個名號,方便聯絡和登記。你應該就是這支義軍的頭領了吧。」

「是,我們村都聽林大哥的!」趙良棟替林濤答道。

武長春笑了笑,道:「那就好,儘快填完表交給我,然後就可以領軍資回去了。你識字吧?」

「認識幾個。」林濤道。

「嗯,錦衣衛多少總認識字的。」武長春輕輕敲著桌子:「你以前是錦衣衛,為什麼會去陝西?」

林濤的脊柱似乎被抽了一節,硬挺著一股硬氣,反問道:「何以見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