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水雷屯 第259章 戍兵騎馬出蕭牆(10)

朱慈烺的談判技巧在前世就已經登峰造極,可以說一進寫字樓就是無時無刻的口舌戰爭。否則世上英才何其多哉?要想出頭上位恐怕比大明科舉還要辛苦些。不過面對李遇知這樣內無所欲,外無所戀的老大人,朱慈烺也有些沒底。

李遇知一直很受崇禎皇帝信任,這次不顧高齡體弱,一路奔波來到泰安州,肯定是得了崇禎皇帝的密旨。以他對東宮的友善態度,也不會玩什麼虛頭巴腦的故事。何況他剛才就說得很清楚,只要東宮力行考成法,他就願意致仕讓賢,而且皇帝也已經同意了。

李遇知的底線,應該就在這裡。

但是皇帝的底線又在哪裡?

朱慈烺很清楚自己皇父的情商和政治智慧。

在家庭上,重視親情,溺愛子女,有時候比周后還更像一位慈母。只要自己不做出太過分的事,光是京師救駕一事,就能保證十年國本之位不動不搖。

在政治上,崇禎能忍,能讓,懂得捨棄。缺陷在於不敢擔當責任,叫得凶,做得少。只會讓人去做,卻不知道自己如何帶人去做。

「若是沒有國家財權,連官員俸祿都發不出。」朱慈烺直截了當道:「我要主戶部事。」

「老臣可以與殿下一道薦孫傳庭出掌兵部。」李遇知微微搖頭道:「我也可以勸倪元璐讓賢,但殿下又打算以誰人出任戶書?」

倪元璐也是李遇知當年舉薦的,可見在這個朝堂上,活得久點總有很多便利。

「呵呵,我要用女官。」朱慈烺微笑道。

李遇知嗬嗬笑了一聲,道:「用女官雖不算是離經叛道,但也確實是驚世駭俗。殿下,內外不分,恐非社稷之福啊。」

「我現在才是內外不分。」朱慈烺笑道:「如果能讓我的女官出任朝官,她們就是真正的國家大臣,不是內官了。」

李遇知沉默了。

「老臣會派人轉達陛下,不過臣以為,這事從大說,可謂紊亂朝綱;往小說,也是行出於眾。殿下或許應當慎重些。」李遇知雖然沒有激烈反對,但顯然在內心中豎起了一道牆。他還有一點沒有說出來,如果「女丁科」能夠出任國家六部堂官,那就是開了一條新的晉身之路,直接削弱了科舉,是與天下士林為敵。

天下讀書人,可以不要頭髮,但不能沒有科舉!這是他們畢生所追求的信仰所在。

李遇知深知朱家皇帝的性格遺傳,大臣越是反對的,皇帝便越要堅持。有時候甚至是以堅持反對為樂!若是皇太子自己認識到了這點,想必會「避敵鋒芒」。若是沒意識到,卻被自己點破,難免會激發挑戰天下的逆反心理……所以還是不說為妙。

朱慈烺看出李遇知的疲憊,點頭表示同意,命人送李老先生出去。從李遇知的遲疑中,朱慈烺當然知道這位老先生考量的深度遠比自己想像的要深,恐怕已經看到了自己針對科舉的真實目的。

只要有科舉一天,就有同年、座師、宗師、門生、弟子……不將這片人際網剪開,再好的政治框架都經不住腐蝕。即便清明一時,用不了多久也會故態復萌。而且如今進士科說穿了是考主觀題,會試主考按慣例是內閣次輔,他的政治立場和學術傾向在士林中不是秘密,故而勢家子弟總能投其所好,而寒門學子又去哪裡知道這些?

到了崇禎一朝,周延儒以首輔之尊竟然破壞慣例,徇私舞弊,這更是科舉制度崩壞的徵兆。

但是,與天下士子為敵,自己的力量終究還是太弱了。

朱慈烺送走李遇知,拉鈴召陸素瑤進來。

「準備一張躺椅,鋪軟一些,以後給李先生專用。」朱慈烺檢視著日程表,又道:「坤興入見的事再往後排,我明日要見近衛三營的營官和千總。」

單寧的預備營在經歷了剿匪之後,也算是見了血,終於轉為第三近衛營。單寧為三營營官,授上校軍銜。雖然比蕭陌、蕭東樓低了一階,但他的確沒有二蕭的戰功,對此也覺得理所當然。

比較麻煩的是三營的三個千總,分別委任了惠顯、牛成虎和左光先。從履歷上看,這三個都是勇氣之將。然而從目前的反饋來看,三人對於屈居單寧之下都表示不滿,對於定銜低於另外兩個營更是很不愉快。

這樣的心態讓朱慈烺很不放心,所以將三營拉到了東昌府,策應駐紮濟南府的一營,布置西北防線。

在招遠方向,閔展煉已經開始編練新的預備營,而且樂夏以東的山賊土匪基本已經肅清、招撫、安置。用不著屯駐過多兵力。

「殿下,公主就在臣的職房,還是見一面吧。」陸素瑤為難道:「已經推了三日了。」

「我記得今晚吳、孫二位先生要來的。」朱慈烺抿了抿嘴唇,道:「這樣,二位先生到了就傳進來,沒到之前先讓坤興過來。燙塊帕子進來,熱一些的,我要洗把臉。」

陸素瑤福身而出,心中暗道:殿下對待大臣真是無微不至,對待自己的妹妹卻有些說不好……

朱媺娖實在是等得沒有耐心了,這才硬賴在陸素瑤的職房裡不走,趴在窗口看院子里進進出出的官吏。她剛出萊州的時候,還因為皇兄太不給皇父母后顏面,很是氣惱。在泰安州呆了三天,之前的氣已經煙消雲散。她也能明白當下時局險惡,兄長一人獨撐大廈已經十分不易了。

「殿下,千歲爺請您入見。」陸素瑤總算帶回了好消息,讓朱媺娖神情一振。

「好!帶路吧。」朱媺娖規整了一下衣服,又扶了扶頭上的髮飾,跟著陸素瑤往那神秘的小院走去。

……

這裡並不是泰安州州城,而是泰山腳下的一座大客棧。

雖然是客棧,卻有小半個萊州府那麼大,光是騾馬棚就占足一里長街,接連鋪開,頭一次來的人還以為這裡雲集了整個山東省的車馬行!從騾馬街再往上走,又是足足一里鋪舍,光是戲子寓所便有二十多間。

越往上走,客房越好,朱慈烺就是住了最頂尖的一棟別院,其他隨行眾人也按級別住進了上舍、中舍。來朝見、辦事的官員,也總能安排出房間床鋪。即便如此,這家客棧的人手也充裕得很,無論要什麼,都能很快送到客房裡。

若不是皇太子殿下要借這裡作為東宮別館,老闆還不願意讓人包場呢!

這家客棧的豪華固然讓朱慈烺大開眼界,更震撼的是,泰山腳下並非獨此一家。其他客棧所佔的位置不如他家的好,規模不如他家大,但放在其他府城裡,也都算是有頭有臉的大客棧,可見每年來泰山進香的遊客規模之大。

「泰山是皇帝得了祥瑞才能封禪的地方,登萊百姓幾乎家家都要來進香的。你來這幾日兄長沒空陪你,可以讓閔子若安排人送你上山看看。」朱慈烺見了妹妹,一邊用冒著濃濃熱氣的帕子燙臉,一邊笑道。

「是啊,還能求官得官,求子得子,煞是靈驗……皇兄,這套說辭我都聽下面掌柜說了幾百回了。」朱媺娖見了兄長這副疲憊模樣,也是心中不忍,卻還是嘟嘴道:「我來就是想知道,皇兄為何要故意氣爹娘。」

「呦呦,還真是來興師問罪的啊。」朱慈烺呵呵笑道:「大人的事,你多看多聽少說話才是道理。萊州的孤兒院如何了?」

「皇兄百忙之中竟然還記得孤兒院?」朱媺娖氣惱哥哥小看她,免不得語帶諷刺。不過見哥哥似乎沒有聽出來,只得正色答道:「現在共有故而一萬兩千人了。」

「這麼多了!」朱慈烺有些意外:「銀糧夠么?」

「主要是三到十歲的小娃娃收了許多。」朱媺娖咬著嘴唇道:「還有就是有人故意把女孩扔在門口,我也都收下來了。」

朱慈烺點了點頭,道:「這事的確是我顧慮不周到,多虧妹妹你心善,做得好。」

「真的?」世人重男輕女,總覺得女子無用。朱媺娖原本以為哥哥會訓斥她,沒想到竟然是褒揚,不由喜出望外。

「陰陽有別,卻無高低。男女均衡是國家大事,怎能只長養男子呢。」朱慈烺起身道:「不過如此一來,糧食的事也的確壓力大了些。」

「娘親讓宮中縮減些用度,倒是也能支撐一時。」朱媺娖道。

「讓爹娘省口食可不行。」朱慈烺搖頭道:「這樣,我讓各府縣整理空地,分給這些孤兒。凡有領養者就可以一併獲得地利,直到孤兒成年。另外……」朱慈烺說到一半,硬生生止住話頭:「二位先生來了?」

站在門口的陸素瑤福身稱是,朝朱媺娖愧疚一笑,又道:「總軍法官武長春上校,報說有緊急事務,求見殿下。」

朱慈烺道:「讓他候著,先讓二位先生進來。」他又轉向朱媺娖,看到妹妹失落的目光,靈光一閃,道:「陸素瑤,你去叫上姚桃,跟坤興公主議一下孤兒院之事,盡量做到幼有所養,還要避免情弊。商議定了,再具本呈進。」

朱媺娖有了差事做,頓時一掃陰鬱,愉快地福身告退,跟陸素瑤去職房開會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