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擊水 第一百三十七章 來了

九月的京城,一場雨添了幾分涼意。

大路上奔來一隊人馬,看到前邊路邊的幌子,其中一個便勒馬。

「看,那個就是太平居,他家的豆腐可是獨一無二的。」他喊道,「我們去那邊打尖。」

大家帶著幾分好奇紛紛點頭,一行人正要過去,路旁有人忙喊住他們。

「可別去,可別去,現在去不得。」那路人擺手說道。

一行人有些驚訝不解。

「為什麼去不得?」他們問道。

「你們外地來的不知道吧,如今太平居惹上官司了。」路人說道。

那人聽了笑了。

「哦,惹上官司嘛,怕什麼。」他說道。

這話讓同伴們很驚訝。

「惹上官司還不怕?」他們問道。

「你們不知道,這太平居啊可是有金剛坐鎮的。」那人說道,「以前又不是沒惹上官司,最後都沒問題。」

同伴們哦點頭。

「這次可不一定。」路人搖頭說道,「這次金剛遇上的可是天子。」

天子?

一行人神情驚愕,對視一眼又聽那路人講了一番,便立刻勒住要轉的馬頭,沿著大路毫不遲疑的飛奔遠去了。

雖然大路上來來往往的人不再似以前那般都沖太平居而來,但太平居里也不是冷清無人。

大廳里坐著幾桌人,有平頭百姓,有商人,還有幾個讀書人都在吃喝說笑的熱鬧,雖然身份不同,但說笑的內容卻都是圍繞如今這個太平居的大東家,以及茂源山兄弟與朝廷的交鋒。

因為程娘子道祖李真人弟子的傳言,百姓們自然站在她這一邊。

「也不想想,那可是李真人的親傳弟子呢,怎麼可能說假話?」

「就是,不過朝廷也真的是,連神仙弟子都能坑,咱們這些百姓更沒活路了。」

聽到這邊幾個百姓的低聲說笑,另一桌的幾個商人搖頭。

「……怎麼不能坑?神仙弟子手裡拿著多少秘技,那可都是錢吶……」

「……所以說就算名頭再大又如何,沒有根基……」

「……也不算沒有根基吧,人家也是官宦人家子女呢……」

「……官宦人家多了去了,她那出身算得了什麼,一旦出了事,什麼都幫不上,連個助陣的都沒有,反而都是被牽連……」

聽到這商人們的談話,那幾個讀書人點點頭。

「這的確是一方面,無根無基的人,名望反而是能懸起的刀,最終落下來只會傷了自己。」一個士子說道。

「不過這件事到底如何?」另一人說道。

「這件事到底如何,也就是一張嘴的事。」一人端著茶碗笑道。

「不過看如今……」先前那士子一面說一面微微抬下巴示意在座的大廳的他人,「街頭巷尾,可都是對朝廷大罵的,不知道這多張嘴可管用。」

「何止百姓,多有官員也紛紛為那程娘子說話,那娘子在御史台的牢獄裡只怕住的也舒心的很,所為什麼,不過是為了神仙娘子的恩惠,世人都是如此,得人恩惠,便說人好處,沒什麼道理可論。」

大廳里的喧嘩說笑透過窗戶飄到二樓,周六郎更覺得煩躁。

「乾脆關門好了,還開什麼門,召來這些人胡言亂語。」他沒好氣的說道,將手中的酒碗扔在几案上。

「當時關門說家中有事歇業三日,難道能言而無信,豈不是坐實是跟官府要挾。」秦十三郎說道。

周六郎嗤聲。

「你以為開門就不坐實了?」他說道。

「那當然。」秦十三郎說道,給他斟茶,「只要你自己不坐實,就永遠只是別人說。」

周六郎悶悶的端起茶碗,視線再次看向窗外的大路上,忽的他猛地站起來,因為動作太突然,手裡的茶碗都忘了放下,茶水灑了一身。

「來了!」他喊道。

秦十三郎也忙跟著看去,但見大路上兩騎飛馳而過,雖然動作很快,但依舊能一眼分辨出,那是朝廷的急腳遞。

「比預想的還要快,看來這事已經有人接手了。」他慢慢說道。

周六郎聞言一怔轉頭看他。

什麼事?有人接手?接什麼手?難道他們如今惦記的不是同一件事嗎?

急腳遞很快穿過了城門,暢通無阻街上行人紛紛退避,讓喧嘩更甚。

位於鬧市旁的巷子里的張家自然也聽到了。

「快去問問,快去問問出什麼事了。」老門房催促著小廝說道。

「老伯這幾天也不知道怎麼了,這麼愛熱鬧。」小廝嘀咕道,但還是往街上去了。

不多時迴轉。

「過去了一個急腳遞。」

小廝話音才落就見老門房立刻站起來。

「謝天謝地,總算來了!」他說道,不待小廝回過神人就飛快的向後院去了。

後院里老太爺門前廊下有一個丫頭正在低頭拭淚。

「半芹啊,這事真不是誰都能幫上忙的。」

張老太爺站在院子里,正在修剪一株山茶,一面說道。

「你家娘子這次行事真是有點糊塗了。」他說道,「就是天大的冤屈用這種方式鬧出來,在皇帝眼裡就是大錯。」

丫頭聞言哭的更厲害。

「老爺也不喜歡怪力亂神,名望欺民欺君的事,這件事,別指望他能去說話。」張老太爺又說道,「不過你也別太擔心,陛下是個仁慈,最多事後斥責幾聲,也不會真把你家娘子怎麼樣。」

「可是如果我家娘子非要怎麼樣。」丫頭哭道,「她可是真的會……」

話說到此戛然而止。

握著剪子彎身對著盆景的張老太爺的手也微微停頓一下。

真的會引雷火劈人吧。

雖然早有猜測,但今日卻是真切聽到了。

這個小娘子啊……

張老太爺搖搖頭站起身來。

「半芹,你別擔心。」他只說道。

你家娘子能欺天能欺人,雖然守矩,但卻非是仁慈之輩,當初縱然是有心送你這小丫頭一個前程,但也沒耽誤換了自己更需要的好處,說出來雖然無情,但也無可厚非。

她這種人從來不是殞身而不恤的,所有人想到的後果她自然也想得到,她怎麼會自己往萬劫不復的火坑的里跳了呢?

一定還有後手安排。

不過這話給這小丫頭說也說不清。

「半芹,半芹,急腳遞來了,急腳遞來了。」老門房的聲音大聲的在院子里響起。

那就等著看吧,很快就見分曉了。

張老太爺笑了笑又轉過身繼續修建盆景。

急腳遞從街上賓士而過的時候,皇宮裡的日常朝會正在進行。

「軍政朝事豈可謀於眾人,如今滿城亂紛紛,都在說茂源山事,各種荒誕。」一個御史說道。

御座上的皇帝神情淡然。

自從盧正上書之後,又有滿城盡談茂源山事件,再加上皇帝准了要西北核查,整個御史台的御史都忙碌起來,借著這次機會各自翻找事件在朝堂上大開彈劾。

今日還不算多,回頭看看几案上摞著的各色各種彈章堆的高高的了。

但皇帝有些不耐煩。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他說道,「既然事情出了難道能不讓民眾說嗎?」

「這都是因為盧正小兒,抗旨矯詔,大壞國事……」御史很高興皇帝說話,這讓他更有借口繼續說下去。

「西北之事尚未定論,誰欺上瞞下大壞國事還不一定呢。」有人反駁道。

「西北軍政大事竟然要被一個神棍作弄,陳紹你身為參政卻知而不諫,反而為打壓異黨,不思報天子恩,以國事為重,縱容要挾陛下查虛妄之言,惑天下民眾,無疑李林甫之輩。」那御史頓時更為憤怒,又邁上前一步將矛頭對準了陳紹。

立於朝堂側的陳紹神情木然,御史受命於天子,風聞奏事,真偽本無限制,所以像他這種地位的,對於彈劾不能反駁,只能等彈劾完了再應對。

就因為這麼一件事,攪得民間朝堂都不得安生,耽誤多少正事。

皇帝的眼神暗了幾分。

高凌波看到了微微笑了笑,對另外一個朝臣使了個眼色,那朝廷領會立刻站出來。

「陛下,太常寺報京西有民眾要在太一宮修神醫祠,將程娘子塑身與真人身邊為弟子侍奉……」他說道。

此言一出滿堂嘩然,皇帝更是哈了一聲,雖然沒說什麼,但這一聲哈足以表明他的憤怒。

「報。」

殿門外傳來一個聲報。

「中書送來西北急腳遞。」

西北!

大殿里的喧嘩頓時停了,這麼快就到了?還以為怎麼也會拖上個十天八天的。

「呈上來。」皇帝說道。

在滿殿人的注視下,皇帝接過內侍捧來的帶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