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外篇 清零花開——孔雀明王后傳 第三章 人如故

潤陽州,景瑟樓。春天的潤陽州風景最美,早晨的景瑟樓生意最好,那麼,這樣一個早春三月的明媚清晨,景瑟樓自然早早的就滿了座,樓上樓下,大堂雅閣,找不到一個空位。這座玉砌朱欄,淺碧琉璃瓦蓋頂的清雅小樓,是方圓百里的揚名之處,無人不曉的好地方。這裡不是酒樓飯莊,也不是偎紅依翠的尋歡之所,而是茶閣;簡單清幽,乾乾淨淨的所在,即使是滿座,也不會有過分的嘈雜喧鬧,常來這裡的,大多是文人墨客,幽隱之士,來此品茶靜心,潛想沉思;茶客里有說話的,也會自覺的壓低語聲,不致影響旁人,景瑟樓茶香蘊洇,柔靜寧和。

今天一如往常,在明亮的晨光里,有人沉思冥想,有人低語談笑,慵懶而悠閑,不時地抿一口茶,青瓷茶盞的杯蓋相碰之聲清脆如擊磬,此起彼落,細細碎碎,倒是一曲別緻的音樂。

眾多的茶客里,有一人是不同的,雖也是身在眾人之中,卻不能溶入其間。他坐的位置臨窗,目光一直凝在窗外,似是在等待,或是尋找。一襲黑衣的側影,看似孤寒而寂寞,高渺絕塵,遙不可及。

不遠處的一張桌上,兩個閑坐品茶的人正注意著他,不時交換個眼色,好奇而驚疑。坐在左首的中年人借著喝茶垂下頭,和同桌之人耳語:「此人似乎不是本地的,也不是來喝茶的……」

「嗯。」他身邊的白髯老者微微頷首,他看看憑窗凝望的黑衣人,又瞟了眼那邊空空的桌子,不見茶壺茶盞之類,他捋著頜下長須,沉吟道:「這人的氣度很是不凡,估計是有些來歷的,既到了景瑟樓,卻不喝茶,不知所為何來。」

「既是如此,您可能看出些端倪么?」中年人湊得更近了,急促的語氣壓抑不住興奮,「您仔細看看,會不會是京都大員微服出巡來了?」

「官迷!」老人暗罵了一句,冷笑,「我瞧他不像做官的,就算是,也不會看中提拔你,你還是死了做官的心罷。」

中年人討了個沒趣,乾笑著埋頭不語,老者的眼神仍然停在那邊,似在想著什麼。正巧堂倌過來添水,沸水注滿了精巧的紫砂壺,青衣小帽的少年堂倌哈了下腰,正要離開,卻被老者一把拉住,「借光,有事跟你打聽。」

堂倌一愣,旋即堆起滿面笑容,點頭道,「這位客官想問什麼,儘管說就是了。」

老者向窗邊的座輕輕一瞟,「那邊的客人,是何時來的?他好像沒有要茶?」

「可不是,」堂倌也順著他的眼神看過去,知趣地壓低聲音,「這位客人好奇怪的。連續三天,都是一開店門他就來了,就坐在那個臨窗的座兒,看街上的風景,茶水點心都不要,一直坐到正午時分離開,每天如是。來景瑟樓竟不喝茶的客人我還沒見過呢,雖說我們這的價是貴了點兒,可您看他那通身的氣派,像是花不起錢的人么?」

老者沉吟著沒有應聲,堂倌被抓著衣袖,也走不脫,只好獃呆立在桌旁,愁眉苦臉的樣子很是滑稽。片刻工夫,老者回過神來,鬆開手,笑道:「這樣罷,你現在就送一壺茶過去,要最好的『碧天青』」。

堂倌嚇了一跳,試探著問:「『碧天青』可是一百兩銀子一壺的,這個,記在您的帳上么?」

「我既如此說了,自然是記我的帳。」老者捋捋白須,不耐的揮手催促,「快去,快去!」

堂倌不敢怠慢,慌張地快步而去。同桌的中年人湊近來,很是不解,「徐老,您何時變得如此大方,『碧天青』您自己從來不捨得喝,倒狠得下心送與不相識的人……」

「哎,做人嘛,小帳不可算得太精細。想要與人相識,總得有些誠意才是。」老者胸有成竹地笑笑,打斷了中年人未完的話。而臨窗那個靜謐角落,黑衣的神秘客依然凝注著窗外,這邊幾人對他的議論探究,不知是沒聽到,還是根本不在意。

很快的,堂倌就托著茶盞而來,經過他們桌前時,轉頭看向老者,似是在確定他會不會心疼後悔。老者滿意地頷首,看著他把那壺價值不菲的茶送到了黑衣客的桌上,雙手奉在他面前,隱約地說了幾句話,卻聽不到回答。

堂倌利落地退下,那人終於回過頭來,視線從溢著茶香的小壺上掠起,投向對面殷切期待著的兩人……

「鐺」的一聲脆響,中年人手一抖,青花盞跌在桌上,立刻水跡橫流,他手忙腳亂地擦拭著衣袖上的茶漬,臉色是驚惶多於狼狽,一直低著頭,再也不敢望向那邊。

徐姓老者雖然面上不動聲色,心中的驚濤駭浪卻更甚。他一生閱歷無數,還沒有人是他不敢面對,判斷不出來歷的,可是那個人的眼神,他竟是做夢也無法想像。並非如何的兇狠犀利,也沒有猙獰的面孔相襯,那目光只是淡淡地掃過來,清俊高貴的面容冷漠得沒有表情。就是這不經意的一瞥,竟讓他的瞳孔驟然疼痛,像是針的鋒芒從眼裡直刺進去,透徹肺腑,他的所思所想,甚至連從無人知的最隱晦的心事也在那雙眼裡映得通透,無遮無擋。神志不自覺地恍惚遊離,無法集中意識,竟似魂魄將要離體出竅……

幸而只是剎那的一瞥,黑衣人的目光重又轉向窗口。老者的心神才漸漸寧定,一扯呆若木雞的中年人,拉著他出了景瑟樓,倉皇僵硬的腳步踩得樓梯板咯吱吱亂響,引來不少人注目,俱是探奇的眼色,看著這兩人從茶閣出來,倒像是喝醉了酒。

「徐老,那個人好生古怪,尤其是他那眼神,就像能看穿魂魄似的,真是可怕。」中年人終於喘過口氣,仍然心有餘悸,「您說,這怪人到底是怎麼個來歷?」

老者激靈靈打了個寒戰,他不敢再回想那沉鬱如魔障的眼神。那個人,那雙眼睛,都不像來自這世間的……他倒吸了口冷氣,重重一擺手,喝道,「你記住,以後莫要再說此事,也別跟旁人提起,就當你從沒見過那個人,知道么?」

中年人偷瞟了眼老者鐵青的臉色,點了點頭。兩人黯然地走著,頭頂的一方藍天突然間陰沉下來,像是快要下雨了……

景瑟樓上,沒有誰注意到這邊的變故,人來客往本就是很正常的事,幾錠沉甸甸的銀子丟在桌上,足夠付帳了。堂倌過來收錢,順便往那邊瞧了瞧,一壺上好的「碧天青」還放在原處,根本沒有動過。他嘆著氣搖頭,想著那老頭兒真是花錢不討好,人家卻不領情。

他收拾著桌上的殘局,正待退下,臨窗喧嚷熱鬧的街上響起一個清麗的聲音,朗朗地喚著:「賣花,賣花了!」堂倌忙伸長脖子向下面望著,也有茶客聽見了,議論紛紛,「好幾日都不見靈姑娘來賣花,今天怎麼來了?」「那還用說,這幾日肯定是她娘又病了……」「唉,像她這樣的女子真是難得呢,溫柔嫻淑,相夫孝母,樣樣都是周全的……」

茶客們你言我語說得熱鬧,只有那守窗獨倚的黑衣人依然緘默,一顆晶亮圓潤的黑色珍珠在他指間把玩,一圈圈地輪流著,有女子的臉映在上面,每轉一輪變幻一張容顏。不知多少圈後,終於停止,珍珠上凝固的面容不再變換。他捏緊了珍珠,接近正午的陽光將他的臉埋在淡淡的陰影里,湮沒了轉瞬而逝的悸動和嘴角的笑意,那是很奇怪的笑,似歡喜又似悲傷,似讚賞又似不屑,沒有人懂得這笑容的意味,他也不需要誰來了解。

景瑟樓下,一群女孩子簇擁著賣花的女子,嘰嘰喳喳地說笑,挑選著花兒。她挽著花籃,淺笑盈盈,招呼著每一位主顧,在正午的陽光下站久了,臉上泛起玫瑰般的潮紅,不時抬手拭去額角的汗珠。她這樣專心地忙碌,並不知道正在被注視著,黑衣男子就在離她不遠的地方,沉鬱凜冽的眸子竟有溫暖掠過。

可是,他看著的已不是從前的她了,這個溫婉平凡的賣花女,不再是熟悉的模樣,也不再有飛揚的神采和倔強的眼神。看著她,更多的感覺是陌生,他再次捻轉動指間的珍珠,明知道是多餘,轉魂石怎麼會算錯;萬載的輪迴之後,誰還能保留最初的容顏?

珍珠最後一轉,映出的仍是賣花女的臉。他愣了一下,忽然覺得失望,他終於又見她了,可她已不是她了,累積太久的思念突兀地失去支點,如一座傾覆的山峰,重重地壓下來。他猛地攥緊手掌,轉魂石無聲地碎裂,細小的粉末慢慢漏下,像黑色塵埃,然後他轉身,背向她而去。他失望,但不後悔,畢竟是看過她了,如果這樣的她是幸福的,那就這樣好了。

一陣雜亂的驚呼阻住了他漸行漸遠的腳步,回頭,方才買花的女孩子們正驚呼著四散而逃,幾個男人圍著她,都是醉醺醺的,衣衫不整,七手八腳地拉扯著她,她奮力掙扎著,花籃甩在一邊,散落的花兒被凌亂的腳步踐踏著,混成泥土的顏色。

他遙遙地望著,一時惘然。他還記得她拔劍的樣子,她是唯一敢對他動劍的人,在以後那麼漫長的沉睡中,他時常會夢見那個瞬間,金紅的劍光映著她的臉,驕傲飛揚。那個瞬間,在他心裡已是永恆。所以他來尋找,可是眼前的她,蜷縮在地上,絕望無助得像只受傷的鳥兒。

「水影,這就是你的選擇,真的不悔么?」他垂下頭,低聲地問,沒有人回答。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