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項目與消息

中影和電影局似乎探聽到一些消息,在舉手之勞的範圍內,很樂於賣個人情給褚青。活動的具體情況不必多說,規模和輻射度都遠超往屆。

到了五月初,公司將電影力量的結果歸整,並宣布了今年的投拍項目。

電影方面,《鋼的琴》、《轉山》、《失戀33天》立項。

如果讓范小爺挑,《失戀33天》會排在第一位,那兩個無所謂。如果讓褚青挑,他寧可不要那兩個,也得把《鋼的琴》拍出來。

張猛在《耳朵大有福》之後,又貢獻出了自己的巔峰劇作。他將背景放在90年代初的東北,大批工廠倒閉,大量工人下崗,老重工業基地正是一片蕭條。

主角叫陳桂林,下崗的鋼廠工人,他組建了一支婚喪樂隊,整日奔波於婚喪嫁娶、店鋪開業的營生中。淑嫻是他的女朋友,也是樂隊的主唱。

陳桂林有個前妻,叫小菊。她傍了一個大款,並要求得到女兒的撫養權。女兒喜好音樂,於是倆人在商(si)量(bi)之後,誰能給女兒一架鋼琴,成為了爭奪撫養權的關鍵。

他多方籌措,甚至和淑嫻去學校偷鋼琴,卻始終無果。

當所有的辦法失敗後,陳桂林在退役小偷,全職混混,豬肉王子等一群落魄兄弟的幫助下,在那處早已破敗的廠房中,造出了一架鋼的琴。

褚青就是東北人,雖然沒在工人家庭,但一些親戚、朋友都是下崗工人。這部地域色彩極其濃厚的劇本,徹底撩起了他的念想。

磚牆、煙囪、廠房、寒冷的天,黑色的土,以及負擔累累的老東北……一個關於夢想與時代的變遷故事,張猛講得一目了然,層次分明。

褚青第一眼看到《鋼的琴》,便決定投拍,並第一時間選好了男主角,王謙源。他在公司幾年,拍了不少影視劇,但都是作為演技保障的存在。有了這部片,也算熬出頭了。

再說《轉山》,這是由小說改編的劇本,焦雄屏大姐頭慧眼識珠,又拿來找褚青幫忙。

故事講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台灣騷年,窩在家裡無所事事。他有個哥哥,報名了一個流浪者計畫,就是騎著自行車去拉薩,結果在途中發生意外,身故。騷年決定完成哥哥的願望,於是不顧家人反對,獨自踏上行程。

褚青看了劇本,覺得還不錯,很多電影都在慾望層面打轉,《轉山》關注的卻是生命層次。當然程穎的角度不同,她只在乎一件事:這片子可以做成兩岸合拍片……誒,光說這個性質,就曉得路線正確了。

至於《失戀33天》,是騰樺濤拿來的本子。

原著小說叫《小說,或是指南》,最初發表在豆瓣上,後來出版成書。騰樺濤看到後,馬上聯繫作者,便促成了此次合作。

從商業性上,公司最看好該片,喜劇片嘛,投資不用多,而且有機會變黑馬。

話說美國的電影市場做得非常細化,他們管一種類型片叫Chickflick,即女性電影。不過托逗比漢化組的福,譯過來就成了:小妞電影。

套路一般是這樣的:

首先女主一定要很衰,基本設定為貧窮又平胸的女吊絲。然後哩,她會有一個全球通老司機的渣男友,哎喲,那個渣啊,三瓶香檳根本就不夠!

再然後呢,會有一個妖艷賤貨胸腫女來當反派,還會有一個便器忠犬男,來承包女主的一切吃喝拉撒。最終,女吊絲自立自強,打臉胸腫女,腳踹帥渣男,跟忠犬過上了啪啪啪的幸福生活。

此類女主人公,我們通常有個統一的稱謂:甜姐兒。

西方的,如《初戀50次》、《公主日記》、《律政俏佳人》;香港的,如《嫁個有錢人》、《玉女添丁》、《夏日嬤嬤茶》。內地其實很缺少女性電影,去年章同學的《非常完美》算是頭一遭。

《失戀33天》就是一部相當成熟的小妞電影,愛情主題,女性勵志,時尚風範,逗比耍寶,嗨皮結局全部包括。

范小爺非常想演,可跟老公交流了一下,還是放棄。

什麼叫小妞啊?她不一定很漂亮,但一定要接地氣,像白百何啦,王洛丹啦,湯維啦,都是標準的小妞咖。以范小爺的總裁屬性,去演一個傻大姐,總有點裝可愛的意思。

所以公司挑來挑去,就只能給湯湯了。

……

電視劇方面,則是《甄嬛傳》和《陸貞傳奇》兩部大製作。

《陸貞傳奇》是路小佳啟動的項目,本來就是給趙麗影的,別人雖然眼紅,也知道搶不過。而包子跟陳瀟漏了點口風,公司也覺得他比較合適,有意找他做男主。

《甄嬛傳》就很麻煩,原著是架空小說,但總局發了文,說不許穿越、架空,於是按上個清朝背景。

鄭小龍的選角工作將近收尾,甄嬛還是孫麗,華妃還是蔣馨,皇后還是叉燒芬,皇帝么,呃,還是煎餅叔。

憑良心講,煎餅叔是有演技的,但演皇帝就太抽象。站沒站相,坐沒坐相,成天籠著袖子往炕上一盤,渾身都透著一種:啊,朕被掏空了的即視感。

最最不能忍的,丫吃飯竟然咂吧嘴。拜託!皇帝誒,不是土財主,你從小被禮儀訓大的,吃飯還咂吧嘴,你特么逗我?

當然了,很多人覺得他演的好,什麼帝王心術啊,喜怒不形於色啊……OK,這裡不作評價。

巴拉這麼多,就為了說明一個蛋疼的事實:除了煎餅叔,竟然沒有第二候選。

選角不僅要看臉看演技,重要的是跟人設貼合,《甄嬛傳》里的皇帝什麼樣?涼薄寡義,心機陰沉,好色無情。

鄭小龍把關特嚴,第一要求就是不要帥大叔,因為拍的不是偶像劇。雍正登基都45了,長得歪瓜裂棗,沒必要美圖秀秀。

就算找明叔來演,找陳保國來演……別的沒問題,但褚青想像不出他們被戴綠帽,然後喜當爹,吐血而死的畫面。

丫連吳琇波、張家譯、巍子都考慮了,卻悲催的發現:這個角色如此經(qi)典(pa),以至於找不到人替換。

於是乎,煎餅叔還是煎餅叔,反正鄭小龍喜歡。

此外,果郡王給了黃宣,原版的安陵容太丑,換成了霍斯燕,太后還是劉雪樺。至於那幾個小的,鄭小爽是浣碧,金辰是夏冬春,唐婷是祺貴人。

倘若一切順利,《甄嬛傳》將在8月份開機。

……

5月12日,第63屆戛納電影節開幕。

本屆的競賽作品特少,即便有戈達爾、阿巴斯、北野武這些大師助陣,也抹不掉僅有17部電影角逐金棕櫚的尷尬。

華語片只有一部,王曉帥的《日照重慶》。他比較苦逼,本來是一種注目單元的作品,最後一刻才被破格錄取。這種資質和待遇,想拿獎根本沒戲。

此次,有兩組人馬最惹人注目,一組是褚青的《劍雨》,一組是老薑的《讓子彈飛》。公司來的人不多,兩口子加女學生,再有餘聞樂和張振,共五位。

說起來還挺感慨,丫離開競賽單元已經很久了,來了就是賣片!賣片!賣片!而《劍雨》的酒會在18號,《讓子彈飛》在15號,他還得先給老薑捧場。

夜,電影宮對面的小酒館。

姜聞穿著黑襯衣、牛仔褲,正忙著招呼來賓,現場反覆播著一段預告片:發哥梳著油光錚亮的小偏分,葛大爺躺在銀子堆里笑得極其猥瑣……

褚青和賈璋柯坐在一角,很悠閑的邊喝邊聊。老賈帶來的是部紀錄片《海上傳奇》,屬於展映性質,他有一陣沒看著青子了,顯得特開心。

那貨沒心沒肺,巴拉巴拉的吐槽:「你說你吧,別整天愁眉苦臉的,本來就顯老,一苦臉更沒了。」

老賈耷拉著眉毛,不咸不淡的道:「你先把白頭髮揪了再說。」

「啊?」

那貨嚇了一跳,連忙捋了捋鬢角,隨即回過神,嗤道:「你現在一點都不地道!」

「呵……」

老賈笑了笑,自己抿了口小酒。

想當初,一個27,一個21,都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如今功成名就,一個40,一個34,再無那時的心境。

倆人正聊著,忽有個記者湊過來,小心問:「青哥,賈導,能採訪你們一下么?」

「我們就來蹭飯的,要采也是采他。」褚青往那邊指了指。

「姜聞導演,呃,不太方便……」

他一聽,得,又被欺負了,遂扯著脖子喊:「老薑,這兒呢!這兒呢!」

「艹,什麼事兒?」姜聞跑過來,滿頭細汗,像只大獅子一樣甩了甩。

「人家想採訪,來來來!」

賈璋柯拎過一把椅子,咔的往旁邊一戳,純屬故意添亂。

「……」

老薑懶得噴人,一屁股坐下,道:「來吧,正好我歇歇。」

那記者肝顫,顫顫巍巍的拿好紙筆,問:「呃,您之前不是說不參加么,怎麼又來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