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得失

此次威尼斯之行,褚青的心態特淡定,對拿個影帝什麼的,不抱有任何期待。

自己知道自己的事,他的表演雖然出色,可放到三大影展的平台上,還顯得很不足。而且最佳男演員的爭奪,在《當黑夜降臨》首映後,幾乎已確定結果了。賈維爾巴登這位全歐洲都有名有號的大咖,貢獻了一次趨近完美的表演,讓媒體和觀眾驚呼連連。

褚青呢,即便有些擁躉,跟人家國寶級的演員比起來,仍然太嫩。老實說,如果換個鄉土氣息濃重的地方,像開羅影展、長春影展啥的,他指不定還有點希望。

所以,他的目標從開始就十分明確,為《今年夏天》的海外發行探探門路。著實無奈啊,你叫個連英文字母都數不明白的貨,死乞白賴的去和洋人湊近乎,什麼世道。

他算幸運的,認得市川尚三這種滿級大號,不用抓瞎的到處趟地圖,態度也挺矜持,沒上來就拽著人家問。

《站台》首映前,褚青一直憋著,電影還沒動靜,先考慮自個那點破事,未免不厚道。等場子放完了,看著一邊倒的媒體評論,才算安心。

市川說要去跟法國人談發行權,他特別想蹭個位子,見識見識國際貿易到底咋掰攏的。可後來合計合計,瞬間蔫了,名分不正,何況去了也聽不懂。

好吧……丫就只能在賓館等著,直到中午。

「咚咚咚!」

「請進!」

他推門而入,道:「市川先生。」

「哦,褚青。」市川尚三正整理著合同,忙站起身,給泡了壺綠茶。

「謝謝。」他道了聲,坐到對面。

「今天天氣不錯,沒去看電影么?」

「嗯,我外語不太好,更別說還是義大利語的字幕了。」

他聳聳肩,講著娘炮一樣的日本風格對白,道:「不像市川先生您,中文和英文都很棒呢。」

「呵,我當初可是花了非常大的力氣才學會的。」市川笑了笑,道:「您也可以學習啊。」

「我?我就算了吧,現在還沒有那種念頭。」

日本人聽了,稍微皺了下眉,又換了敬語,道:「褚青君,這樣可能很唐突,但我有幾句忠告確實想跟您說一說。」

「哦,沒關係的,您儘管說。」他略感莫名其妙。

「在我看來,褚青君是位具有國際潛質的名演員。剛剛我去跟法國的公司談合同,他們還特意提到您的作品,並且讚不絕口。以您目前的年紀和成就,如果在日本國內,是非常讓人羨慕及尊敬的。」

市川喝了口茶,繼續道:「但我奇怪的是,您好像並不太熱衷自己的事業。比如說外語的問題,換成任何一位演員,肯定會把它當作晉身國際影壇的資本。而褚青君,卻不是很努力的樣子。」

拍《站台》期間,他和中方的主創人員相處得很好,尤其是跟老賈褚青倆個貨,關係甚篤。對方年齡又小,看他一副懈怠的德行,不自覺的就想教訓幾句。

「……」

褚青卻眨眨眼,異常無力,自己已經淪落到,連東洋友人都看不過去的地步了么?

他可沒那閑功夫跟市川討論人生觀的分歧,趕緊岔開話題,道:「多謝您的勸誡,我一定牢記在心。其實我過來,是有事情向您請教。」

「哦?請講。」

「我前不久製作完成了一部電影,可由於某些原因,它不能在國內上映。」

「能說說內容么?」

「就是講,講幾個女同性戀,愛來愛去,最後死了的故事。」

這貨舌頭都打轉了,實在裝不了日本風,換了賊溜的大白話,道:「我就想把它送到國外參展,萬一得個獎啥的,也能賣個好價錢。但這裡面的東西,什麼規則啊,發行啊,我又不太懂……」

沒等他說完,市川已知曉意思,笑著擺擺手,清洗了下小茶壺,重新沏好。隔著方桌,正襟端坐,擺出副傳道授業的架勢。

……

從九十年代初,往後推二十年,大陸的電影人一直都有個誤區。就是,只要自己的電影在國外拿獎,那肯定不愁海外發行了,各大片商準保哭啊喊啊的求著買版權。

褚青當然也這麼想的,結果市川的第一句話,就讓他心涼了半截:「不要盲目熱衷電影節!」

「曾經有中國的製片人來找我,說他們的電影去過三個海外影展,問我有沒有興趣做發行,我拒絕了。」

市川滿臉的不可理喻,道:「一部電影,已經去過三個國際電影節了。我們很難想像,如何做它的下一步推廣。而且,我們公司只是二級的發行方,還要找歐洲本土的合伙人,選擇權本就不大,那為什麼不選些新鮮的電影呢?」

他用了特有意思的形容詞,新鮮。

市川是個非常好的老師,沒有講具體的操作手法,那樣會干擾到對方的判斷,他只重點說了目前的形勢和狀況:

首先,參加電影節,不過是種宣傳手段,就為了一鳴驚人,擴大影響力。如果起不到這個作用,那乾脆不要去。

尤其那些鄉下的小影展,除了能給你的護照刷刷蓋章數量,對影片宣傳沒有任何效果。

其次,是片商,也分三六九等。

最俗咖的,只會圍著大導大片溜須拍馬,搶著分湯;而真正有眼光的,並非是看獎買片,他們注重的還屬電影本身,分析它的市場潛力,然後低調吃肉。

比如《小武》,首映的第二天,便有家法國公司來談。那會只是反響好,還沒有得獎,可人家就覺得不錯,相中了。

再比如《站台》,資金主要來自法國,日本,還有義大利的少部分。這幾個地區有比較強大的藝術電影市場,根本不愁發行。

具體像日本,市川所屬的T—MARK公司,把國內國外的渠道做得很成熟了。來威尼斯之前,他們已經預賣掉了《站台》的版權,包括一家電視台,以及一家出版公司,商業上非常成功。

所以市川的心態極其輕鬆,跟賈璋柯相同,是抱著某種雄心來參展的,不為錢,而是為了讓電影節知道,有《站台》這麼一部新的,創造性的作品出現了。

褚青聽到最後,乾脆借了個小本子,拿筆記著。

他講的東西,是在電影的全部運作流程中最高級別的那種,屬於另一層次的領域,直接面對市場。

算是聽明白了吧,自己歸納歸納,也鼓搗出三點結論。

第一,電影終究靠質量取勝,不能取巧。

第二,專業的發行公司,應該在影片製作初期就介入其中,幫忙策劃宣傳。對一部完成的電影,它參加哪些電影節,如何去參加,都是有相應策略的。

大部分成功的電影,背後皆有一個專業的團隊支撐著。那些跑單幫的,拎著部16mm的片子去鍍金,然後妄想著被人瘋狂跪舔……咱不能說沒有,可大多時候,純屬扯蛋。

第三,如果對你的作品有信心,那絕對不能幹等著被片方發掘,必須主動聯繫。

就算是王佳衛這類不食人間煙火的,在發行《花樣年華》時,都親自跑到法國去跟片方商談事宜。

因為相當一部分的海外發行人,像侯孝賢、姜聞的片子,他們知道有市場,希望發行。但他們也希望接觸到中國的年輕電影人,而那些地下電影,往往投資駁雜,版權不清,人家可能看中你的片子,可就是找不到製片方,硬生生耽誤黃了。

「你的電影,既然拍完了,那隻能期待它的素質過關,才能找到好買家。至於參展么,今年不行了,威尼斯是最後一個大平台,你需要等到明年。」

市川的意思很清楚,等於婉拒了褚青向他推薦的可能性。你丫沒有劇本,沒有資料,沒有樣片,光憑一張嘴,我瘋了跟你簽合同?

等你準備妥當,我們再談。

褚青也不沮喪,本就是趟趟路子,沒想著天上掉餡餅,能摸清規則已經很滿意了。更何況,他並非全無渠道,之前攢下的小小人脈還是能派上用場的。

……

9日,威尼斯影展閉幕。

水城一下子瘋狂起來,經過十天的歡宴醞釀,終於到了高潮的時刻。

各路人馬,早就牟足了力氣,紛紛現身,撕逼扯吊。紅毯自然必不可少的,不僅僅是秀場,還能檢驗出各部影片的受歡迎程度。

《站台》劇組的順序稍稍靠後。

走在前面的,是某個南美小國家的電影主創,一干人特緊張,磕磕絆絆的勉強蹭完了大半紅毯。

還沒等到頭,賈璋柯就穿著那件破衣服,尾隨上來,市川尚三和褚青一左一右,西裝得體,顯得他那襯衫愈發的天然白凈。

「嗚啦!」

媒體的歡呼,觀眾的掌聲,瞬間響起,以表示對這部出色電影的致敬和喜愛。

老賈略顯矜持,小幅度的向兩側人群揮揮手,特有種村支書視察養雞場的敢腳。

褚青不管那個,大步流星的往前走,腳步刷刷的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