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好買賣

1971年,一個叫希伯特巴爾斯的荷蘭人,在自己的家鄉鹿特丹創立了這個電影節。88年,巴爾斯去世,電影節便以他的名字設立了一個基金:Hubert Bals Fund,簡稱HBF。

HBF的資金來自於政府、贊助商以及票房,當然主要還是政府。因為荷蘭人把它當成一項文化門面來做,用來刷國際印象分。

這個基金,只對那些發展中國家的電影事業給予支持。而且跟歐洲其它的,如法國的南方基金,德國的世界電影基金相比,HBF是條件最少,門檻最低,也是最具慈善性質的一個。

世界上,第一個接受此基金資助的導演,叫陳楷歌。直到後來二十多年的時間,它一共資助了600多個項目,鹿特丹電影節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可以說HBF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樓燁知道這個基金,但不太了解。他有個朋友準備籌拍一部電影,為錢苦惱了很久,這會正碰上葛文說起,就順便問了一句。

「當然沒有,我們一年有兩次申請機會,第一次就是在電影節期間。」葛文擦了擦嘴,笑道:「你如果要申請的話,最好儘快,因為我們截止到閉幕前一天。」

「那申請都需要什麼條件?」樓燁又問。

葛文吃的很快,面前堆的一小撮食物,都已消滅乾淨,看看時間還有一點,索性給他大概介紹了下:「條件很簡單,你只要提供一份完整的英文劇本和拍攝計畫就可以。如果審查通過,我們會按照不同的製作階段,提供1萬到5萬美元的輔助金。」

樓燁點點頭,心中有數,不再詢問。

褚青本來也沒在意,可聽到有5萬美元,立馬就興奮了,巴巴的問:「那個,誰都可以申請么?」

「哦,當然,只要你的劇本夠水準。」葛文笑道,又補充了一句:「如果你現在就有劇本,可以直接交給我。」

「啊,謝謝,現在還沒有,我就問問。」褚青眨眨眼睛。

「OK,我也該走了,和你們共進午餐很愉快,閉幕式那天再見。」葛文結了帳,拿起皮包。

幾人起身送了送,看著他出門,樓燁才奇道:「怎麼著,青子,你想改行當導演了?」他清楚這貨的德行,對不感興趣的事情一向自動屏蔽,剛才主動問話,肯定是有什麼想法。

「不是,我當哪門子導演,是我女朋友。」褚青還沒忘再點一份薄煎餅,道:「她剛簽了部片子,那導演齁窮齁窮的,不知道啥時候能湊齊錢。我合計著,人老外白給的美元,碰上了好歹也試試,萬一通過了呢,她也不用賣樓了。」

「那導演叫什麼?」

「李昱。」

樓燁聽著略耳熟,又問:「她拍過什麼?」

「那不知道,以前說是在央視拍紀錄片的,辭職不幹了。」

「哦,想起來了。」樓燁恍然,道:「我還看過她的一部紀錄片叫《姐姐》,非常細膩,很有實力的一個人,終於也按耐不住了。」

褚青樂了,道:「怎麼你們圈子這麼小?我說一個你就認識?」

「談不上認識,沒見過面,就是聽說過。」樓燁又切開一塊小乳酪,丫足足吃了三塊了,也不怕變成黑胖子,道:「我們很多人都是這樣,只聽說過,像賈璋柯我也沒見過,但久仰大名。」

「大名個毛線,小眼睛小個子,一股老陳醋味兒。」褚青一點都不給老賈留面子,笑道:「要不改天我張羅張羅,咱聚聚?」

「那好啊,我把張園他們也叫上。」

樓燁和張園、王曉帥、路學常是同學,同為北影85屆。賈璋柯則只是跟王曉帥見過一次,別人還都不認識。

褚青也不是當初的懵懂菜鳥,對他們的戰鬥史多少都有了解,不由舔了下嘴唇。好傢夥,這幫人若湊到一塊,再加上個呂勒,以及半調子的李昱,那算怎麼個情況?

拍電影不被禁就會死星人大會?

吊!

……

李昱一直覺得自己的運氣足夠好。

她十六歲就能在市級電視台混個主持人的工作,歷練幾年後,又不想幹了,自己上京,也沒遇到什麼大困難。後來進央視,拍紀錄片,還拿了幾個獎,在業界算小有名氣。

反正從小到大,都是她想幹什麼,就能幹成什麼。直到她又習慣性的折騰,推翻以前的人生,鼓搗起了電影。

到這裡,可能是早期人品消耗的太厲害,她的運氣似乎走到頭了。這片子從去年初就在籌備,奔波了一年多,資金不足,演員不夠,什麼都沒完成,簡直是亂七八糟。

她雖然還蠻拼的,連賣房子眼都不眨一下,可有時也會略微消沉,胡思亂想一番,也許自己真的沒有拍電影的命。

而這一切,從撞到褚青開始,又都不同了。

李昱感覺那股好運又回來了,先是找到了自己的繆斯女神,然後這個傢伙又從荷蘭傳來消息,說是去申請一個基金,若是通過,就可以拿下五萬美元。

紀錄片和電影的圈子畢竟不同,尤其她這種習慣了在國內體制中享福的,央視想拍個東西,還缺錢?

她壓根就沒受過缺錢的罪,現在冷不丁自己單幫干,真有點蒙。海外的電影基金,這個概念對她來說,太過陌生和遙遠,也從未想過要走這條路線。

所以李昱剛接到褚青電話的時候,還很迷茫,在他連番催促下,總算明白自己馬上得做的事情:在兩天內搞定一份英文劇本。

李昱聽完就瘋了,她比誰都想得到這筆錢,扔掉手頭所有的爛事,急忙投入到這項工作。她的英文比較渣,翻譯文字就更困難,只得找以前央視的同事幫忙。那些混跡在外語頻道的,可都是大神,幾個人苦熬了一天一宿,一句句的翻譯,然後又理了三遍,努力在保持通順的基礎上,做到優美嚴謹。

本來她想發國際傳真的,尼瑪那得多少錢!褚青最見不得這種敗家行為,讓她註冊了倆郵箱,互通一下。

話說這個年頭,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還處於撥號上網的原始狀態……

她那邊還算容易,褚青就特慘,跑遍了電影節場館,總算借到一台電腦。等把劇本拿到手,離影展結束還有三天,勉強來得及。

同時,樓燁也給他那個朋友捎去了消息,可惜那哥們太不堅定,比不上李昱的漢子屬性,居然已經放棄拍片了。

她傳過來的是中英文兩份劇本,樓燁也藉機翻了翻,說已經預見到會是部好電影。

國內第一部同性題材的片子,是張園的《東宮西宮》,不過那是男男,這部是女女。樓導不太熱衷此類題材,他更感興趣的是男女之間的曖昧,但不妨礙他對這劇本的欣賞。

葛文正忙著閉幕的事情,褚青不好意思為自己的私事打擾人家,就想著按正常程序走。在樓燁和翻譯陪同下,仨人到了HBF的辦公地點,也在這一小片區域,兩間屋子,素白牆體,離遠瞅跟個公廁似的。

負責接待的妹子很驚訝,還有人這麼晚才來送劇本,一般都是在電影節剛開幕,甚至提前幾天,就交上來了。評審們畢竟要一個個的審查,如果劇本太多,精力難免有限,先提交的總比後面的有優勢。

小姑娘說明了一下還需要的材料,褚青又顛顛的去拍照片和複印身份信息。說真的,要不是因為女朋友有出演,早特么撂挑子不幹了,以他那種懶得都不想活的性子,吃飽了撐的才會主動攬下這事。

前廳里,褚青正磨磨唧唧的填一份申請表,全是英文,不光看不懂,寫起來更愁人。翻譯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教,最後實在覺得累,乾脆扯過來刷刷幾筆,幫他填好。

「對不起先生,您的資料填寫不符合標準,麻煩重新寫一份。」妹子笑嘻嘻道。

「哪塊不符合?」

「您看這,申請人姓名和聯繫人姓名要一致。」她指著一處地方,又道:「而且身份這一欄,您也沒有填寫。」

「申請人,聯繫人,照片和身份信息都是要同一個人的,為了避免出現騙取資金的問題,我們工作人員還會隨時跟進影片的拍攝進度,如果現實情況和資料上不一致,我們有權收回資金並追究法律責任。」妹子進一步說明。

褚青撓撓頭,想想也是,人家又不傻,連個考評機制都沒有,隨隨便便就白給你幾萬美元。

聯繫人那欄,填的是李昱,因為他可沒當自個是功臣,哦,我給你拉來錢了,我就得怎麼怎麼著。他就一借花獻佛的,五萬還是十萬的,也落不到自己手裡,送人情就送個痛快,別小家子氣。

聽妹子這麼一說,褚青比較愁,別的倒好改,就是身份那欄,怎麼填呢?人家來申請的不是導演就是製片人,他寫什麼,演員家屬?

別逗了!

沒辦法,褚青又給李昱打了個電話,大概說明下情況。

李昱想了想,道:「你就寫製片人吧。」

「啊?」這貨真被嚇到了,不確定問:「你說我?」

「對啊,這本來就是你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