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東亞的智慧 徂徠學的「歸納法」

在那些寫到日本傳統學問的文章裡面,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徂徠學」這種說法。所謂「徂徠學」,其實是由日本哲學家荻生徂徠開創的儒家學派,它屬於日本儒學中「古學派」的一支。

朱子學派成為日本官方所提倡的儒家哲學之後,有許多思想家都對它裡面的學說進行批評。在反對派中,陽明學派是一家,而古學派則是另外一家。

古學派的開山之人是一個名叫山鹿素行的人。他小時候是學習朱子學的,但是在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漸漸對朱子學變得不滿意了。因為他覺得程朱理學講究「持敬工夫」,這樣容易埋沒人才、窒息社會,很難對社會風氣起到什麼挽救的作用。而且,從儒家一代一代的傳承歷史來看,原始儒家的聖人之學,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所以,山鹿素行就主張要回到周公、孔子的思想那裡去。

在他看來,這種回歸是可以實現的。因為日本古時候雖然沒有哪一個叫「儒家」,但是古代的統治者用來治理國家的手段,卻一直依靠的是儒家的內在精神。

後來,有一個叫伊藤仁齋的學者,也大力提倡這樣的古學思想。他把《論語》排作世界第一,《孟子》排成世界第二。在他眼裡,只有孔孟的書才值得一讀再讀,而且應該弄清楚其中原來的本義。至於像編在一起的「四書」,其實已經加入了很多朱子等宋朝儒家的思想,所以脫離了孔孟的本意。

伊藤仁齋的這些思想,荻生徂徠明白了以後,十分欽佩。而且,他還給伊藤仁齋寄書過去,以表示自己的敬慕之情。

但是在學問上,特別是在做研究的方法上,荻生徂徠和伊藤的思想並不是完全相同的。荻生有兩部代表作——《辨道》和《辨名》。在這兩部書裡面,荻生搜集了許多古語的例子,然後通過歸納整理,弄清楚這一個字、一個詞在古語中到底是什麼意思。所謂「徂徠學」,最大的特點其實就在於他的這種方法,也就是說,通過歸納法來解釋古語古詞的本來含義。

像徂徠學這樣的方法,在中國的清朝也有。當時的考據學家王念孫、王引之就是採用類似的方法,來判斷在《論語》、《孟子》等先秦文獻中字句的真實含義。其實,在中國的學術傳統中,這屬於「訓詁學」的一種方法。

「徂徠學」雖然和伊藤仁齋的研究方法不同,但在思想上他們都是反對朱子學派的。別看這些古學家叫「古學家」,其實他們的思想竟然也是日本啟蒙思想的一條脈絡。荻生徂徠區分了天道和人道,肯定了人們生而具有的慾望、情感。所以,在日本啟蒙思潮的發展過程中,「徂徠學」的人道主義思想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正是「徂徠學」的出現,從東方思想的內部,拉開了日本啟蒙歷史的帷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