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東亞的智慧 櫻花與武士之道

在日本,有一句民間諺語說:「花要櫻花,人要武士。」就是說,櫻花是花中的第一,而武士則是諸種身份中的第一。在日本人看來,櫻花與武士之間有著許多相同的氣質。這些氣質也體現了日本民族整個的思想意蘊、價值標準和審美內涵。

在古代,身配雙刀、代表著殺戮的武士,常把自己和櫻花相比。這似乎很難理解。其實,這除了陰柔、平和的櫻花在強硬、暴烈的武士心理上起到了一種補償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櫻花的那種轉瞬即逝的凄美,同武士對生活的理解有所關聯。

武士的興起和壯大,是在日本轉變為封建貴族社會的時期。從11世紀初期開始,武士已成為一個階層廣為流行。在民間,到處可見腰別長刀,頭挽髮髻、身著真垂的武士浪人。而分散各地的武士也會聚集在一地,統一指揮,組成武士團。武士團有著極強的宗族觀念,堅決執行首領的命令。他們在戰場上的武勇和對主人的獻身精神,是武士個人和武士團的基本要求。

在強蕃林立、狼爭虎鬥的年代,生命對於武士來講,是危機四伏、稍縱即逝的。武士隨時都有可能為自己的主子獻出生命,他們的生命如同脆弱的櫻花,一陣狂風就可以抹煞殆盡。

但是對於這些武士而言,從短暫的櫻花生命中,他們看到的卻不是同命相憐的哀愁。因為武士有自己的「武士之道」。寬泛地講,武士道是日本武士的道德規範和生活禮儀,它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武士所具有的精神——對自己主人的忠誠和犧牲。

櫻花的迅速飄逝,說明了世間沒有永恆。同樣地,武士也覺得,自己的生命算不了什麼,肉體消滅了,只不過是返回神國的一種方式。自己的生命就像一株小小的櫻花而已,相對於自己主人的利益和整個集團的利益而言,誰會在意自己渺小的生命呢?

這樣的感觸固然有些悲壯,但是對生命的不尊重,也給這個民族的狂熱打開了後門。主人發出了命令,武士們就會拚命戰鬥。但是當他們在戰鬥的時候,可曾考慮過真正的是非曲直、正義與否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