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哲學在德語中升華 因為愛欲,所以痛苦

叔本華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認為,意志是世界上最根本的基石。而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是一個表象的世界。但是,這個「表象」是誰的「表象」呢?黑格爾說世界是理性(絕對精神)的表象,而叔本華說:不對!它們是意志的表象!

意志是我的意志。所以,「世界是我的表象」,太陽的存在就是像我看到它的那個樣子;地球的存在也只是像我感覺到的那個樣子。人生是一場夢!

意志支配著生命。生長的意志促使植物向著陽光,生存的意志推動人們去為食物、配偶和孩子而爭鬥。因此,佔有、爭鬥、敵視和破壞是生命意志的本質。意志沒有界限、沒有方向,它只有盲目地實現自己的願望。每個人都得屈從於這樣的意志。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意志的一個表象。意志總是衝動的,所以它在每個人身上的表現形式就是「慾望」。叔本華的邏輯是:我們具有慾望,這是生命的本性。有慾望,就證明想去得到一些現在還沒有的東西。所以,慾望說明缺乏,缺乏則意味著痛苦。這種痛苦是你活著就得承受的。如果慾望得不到滿足,你會痛苦;如果慾望得到了滿足,你又會無聊,還是痛苦;在慾望得到滿足後,又會有新的慾望產生,而新的慾望意味著新的痛苦。生命意志是無限的,而個體生命是有限的,生命意志在個體生命身上不可能得到滿足……

叔本華在人生畫卷上描繪出的,是一幅悲觀的畫面。而他所開出的人生處方則是——認清生命的虛無,自覺否定生命的意志,放棄所有的慾望,進入類似於佛教中「涅槃」境界。

不過,別看《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這部書充滿了悲觀的情緒,在推廣他的思想時,自負的叔本華卻顯得非常積極樂觀。即使在出版後十幾年裡無人問津,大部分作為廢紙賣出,他也一點都不悲觀,反而說「一位完成了流芳百世的偉大著作的人,不會因為受到公眾的冷落而心神不寧,也不會由於批評家的指責而有所動搖」,「這部書不是為了轉瞬即逝的年代而是為了全人類而寫的,今後會成為上百本書的源泉和根據」。

事情還真是這樣。不過等人們認同他的看法時,叔本華已經是一位垂垂老者了。在他死後,關於他的哲學的講座逐漸將關於黑格爾哲學的講座排擠了出去。他一時成了德國最時髦的哲學家。到1891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已經再版了18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