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西方哲學的誕生 存在者存在

與米利都學派基本同期的還有義大利南部的愛利亞學派。該學派的創始人是塞諾芬尼,而學派的重要奠基者則是他的學生巴門尼德。巴門尼德出生在愛利亞本地一個富裕且受人尊敬的家族裡,他的鼎盛年在第69屆奧林匹亞賽會期間(公元前504—500年)。巴門尼德積极參加城邦的政治生活,為城邦的法制改革作出了很大貢獻,因而他在愛利亞受到同胞的高度尊敬。他學問淵博,儀錶非凡,品德高尚,當時「一種巴門尼德式的生活」被用來代表一種道德的生活。著名哲學家柏拉圖曾在《巴門尼德篇》描寫過巴門尼德在雅典與蘇格拉底進行的對話。

他的哲學著作《論自然》是用散文詩體寫成的,用神話的形式說他在年輕時乘坐女神的馬車上了天,太陽神告訴了他一切真理。他也常把他的哲學學說訴諸詩歌。他的著作現已失傳,僅留下一些殘篇。

巴門尼德第一個提出了關於存在的學說和關於真理與意見的學說。

巴門尼德認為有3種關於存在的哲學主張。一種認為:存在者不存在,非存在者必然存在。而巴門尼德認為,既然是不存在,就沒有辦法認識,也就不能把它說出來,因而這純粹是一種無稽之談。另一種認為,存在者與非存在者既同一又不同一,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兩個方向,這是赫拉克利特的觀點。而這種觀點被他稱作「兩頭彷徨的」、「無判斷力的群氓的見解」。他自己的主張是:「存在者存在,不可能不存在,而非存在者則不可能存在。」

那麼,這個存在者有哪些特性呢?他認為,存在者是不生不滅的,因為如果它是被產生出來的,那麼它要麼從存在者產生,而這就等於還是沒有產生;要麼從非存在者產生,可是無中不能生有。存在者還是完整的,因為它不可分割。因為如果可以分割,必定有空隙。而空隙要麼是存在者,那就還是不可分;要麼空隙是非存在者,可非存在者是不存在的。既然它不可分,那麼它內部和外部都沒有異於自己的東西,它就只能是自身和自身同一,是唯一的。由於它在時間上是不生不滅的,在空間上是不可分割的,因而它是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也就是不能運動和變化的,既沒有性質的變化,也沒有位置的移動。而且他進一步主張,整個世界本質上就是一個永恆的、唯一的、不動的存在,即「存在者」;而人們感覺到的變化著的萬事萬物並不是真實的東西而只是幻象。

巴門尼德認為認識存在者的道路有兩條:一條是人們所習慣的意見之路,即「以茫然的眼睛、轟鳴的耳朵或舌頭為準繩」的感覺的道路;另一條是他自己的憑藉理智認識到世界是一個不動不變的統一體「存在者」的真理之路。因此,在巴門尼德看來,可能的存在者和可能的思維和認識是同一的,這就是他的「思維與存在是同一的」這一命題的含義。

總體來說,巴門尼德的思想是形而上學的,否定了矛盾的對立統一,否定了運動。但他對存在的深度思考,使哲學由以前側重於研究世界本原和派生物的關係轉向側重於研究世界的本質和現象的關係,這大大提升了人類思維的高度;他在更高的層次上提出了存在與非存在、一與多、動與靜、運動的連續性與中斷性、思維與存在、感性與理性的關係等非常重要的哲學問題,這對於後來的哲學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黑格爾曾稱其為真正的哲學史的開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