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風雲動 第三七二章 帶頭反了吧

「吱呀……吱呀……」馬車緩緩挪動,只要是有經驗的人都能明白這是馬車承載了巨大重量的緣故。而如此沉重的馬車足有十多輛,拉車的馬兒有些疲憊的在不平整的石板和沙土混合的路面上前進。

南宮智面色有些難看的看著這十幾輛馬車,看著這些排成一條線緩緩挪動的像是老人一樣的馬車,無奈的一嘆。有比較才能看到差別。當初在北方的旭國走的時候,那些書籍、報紙等等,裝了足足五輛馬車,而且是四輪馬車;但是等到了自己的國家之後才忽然發現,陳國的道路只有少許可以允許使用四輪馬車,絕大部分道路地形等等,只能使用兩輪馬車。而且還不僅僅只有這些,旭國的馬車質量也很好,軸承等關鍵部分竟然都是鋼筒製作的。

有了對比就有了差距!普通人也許只會說旭國的馬車不錯,但是南宮智作為一個北方的統帥,就看到了更多的!北方的鄰居有寬闊平攤的道路,有堅固的四輪馬車,這所有的一切在南宮智的眼中,都是強大的戰爭基礎。要是發生戰爭的話,旭國可以迅速的調集兵力、提供強大的後勤保障;而陳國就只能幹瞪眼!

各種各樣的危機感繚繞在南宮智心頭,讓南宮智聽著馬車的吱呀聲莫名其妙的竟然有些煩躁。

總算是在南宮智即將煩躁的爆發的時候,馬車停了下來,因為已經抵達陳國的王宮了。

「南宮大人,王上已經吩咐了,您來了直接去議政殿就好。」王宮門口早已經有一個太監在等待了。

「好的。你安排人將後面車輛上的書籍等整理下。儘快送到議政殿,越快越好。可以先送一部分過去。」說完這句話,南宮智頭也不回的向前走;但是在路過那個太監的時候卻迅速的扔出一點東西,很準確的落入太監的衣袖中。

太監很自然的合手,小心的捏了捏。頓時沒看眼笑,竟然是一塊——氣運幣!別看蕭浩在交易中心按照一枚氣運幣一千兩黃金的價格兌換,但要是真的想要用黃金兌換氣運幣的話,一千五百兩、甚至是兩千兩黃金都不一定夠——最重要的是幾乎沒有人會傻乎乎的用氣運幣兌換黃金。

而對於太監來說,對於這個世界的太監來說,氣運幣更加重要——因為有望讓他們恢複男人的尊嚴!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傳出某某太監忽然成男人了、並禍亂後宮的事情。然後做了一個牡丹花下「鬼」。

心情大好的太監頓時讓周圍的小太監等等開始小心的將馬車上的東西整理下來。不過看到十幾輛馬車全都是書籍,太監頓時瞪大了眼睛,「這要多少錢啊!你們都小心些,先整理一部分送到大殿上,讓王上過目。另外你去交更多地人幫忙。恩……對了。你去將太學院的傢伙們叫來,讓這幫傢伙幫咱們免費做工,相信這些傢伙是願意的。」

當然願意,當看到十幾輛馬車、全都滿載紙質書的時候,很多學者都瘋狂了。這幫傢伙比太監們都小心,將每一本書都整理好,小心的在身上擦掉手心幾乎不存在的汗水和灰塵,才會謹慎的、悄悄地翻開一兩頁看看題目過過癮。最後學者們將太監趕到一邊去畫圈圈。自己開始小心的整理。讓不少小太監頓時嘻嘻哈哈笑了起來。

雖然蕭浩兩年前就開始出售紙張,但那個時候畢竟剛剛開始,規模也都很小;奸詐的蕭浩將價格定的很高不說。印刷後的書籍和紙張也完全是兩種東西。這些印刷後的書籍在真正的學者眼中更加有價值。

一個學者小心的打開第四輛馬車,頓時開始皺眉,因為這裡面的書籍題目等等,全部是四書五經等等傳統的文獻;第一本書是《旭國律法雜談》,第二本書是《論證墨家法家之互補》,第三本書是《陛下語錄——法律之下人人平等》。

後面還有各種各樣的書籍。這些書籍一開始讓太學院的學者們皺眉,但看著看著不少人竟然拍手叫絕。

「咳咳……」先前的大太監昂首挺胸的走了過來。「各位大人,這是南宮智南宮大帥從旭國帶回來的東西。也是需要請陛下過目的。還請大家每一輛車都整理幾本出來,陛下過目後有了決斷,這些東西最後肯定是太學的。」

「對對,袁侍郎說得對!」頓時這些太學院的學者們丟掉了一地節操,一個個快速的講書籍整理一部分出來,並送向王宮中。但是原地留下的大量的書籍,讓這些太學生們一個個如痴如醉的閱讀起來。

「天啊,這是什麼?人體解剖學?大逆不道啊!這是誰寫的書,該浸豬籠!千刀萬剮!」

「哎?這是農業的。氣溫、光照與農作物的關係。」

「哎哎,這是什麼,幾何學?看不懂啊。哎呀最後面還有幾個字,這是——小學標定課本?我靠,小學生的書?」

「哎呀,好像沒一本書最後都有介紹。這本書是……小學標定課本!這本也是,這本也是……我我我我……沒天理了,這些書竟然時小學生的書?怎麼可能?他們看得懂嗎?我都看不懂啊!

這還有什麼,化學?物理?這都什麼東西!太可恥了太浪費了,如此珍貴的紙張書籍竟然用來書寫這些沒用的東西!這些東西先不說有沒有用,根本就和氣運修行、紫氣東升之類的沒有任何關係啊!這是浪費,浪費!」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在門口,還有陳國的議政殿當中發生,而且更加激烈。

南宮智看著周圍爭吵不休的官員們,更是萬分無語,不過在無語的背後,就是鄙視和失望。在這樣的情況下,南宮智僅僅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發一言;而高高在上的君王也靜靜地在翻看一本書,一邊翻看一邊思考。這陳國君王現在看的,就是《契約論》,這本書是在蕭浩的支持下編寫的。大概的關係就是說國家不是一個人的,而君王和官員等等也只是代表。所以官員等不能為所欲為;而整個旭國的一切行為等等,都可以概括為「契約精神」四個字。

要是在這之前看到這樣的書,陳國君王絕對會不屑一顧,直接丟到一邊,然後給一個「荒謬」的評價。但是,陳國君王卻明白。就是依靠這看上去不起眼的四個字,卻讓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一個君王,怎麼能不關心北方的事情呢,這三兩年來,北方可是風起雲湧;如今更是出現了旭國這樣的一個國家。而且北方的那個鄰居竟然將天下九流一半都牽扯了進來。鬧得整個天下都沸沸揚揚。

看了足足有半天之久,太陽西斜的時候,陳國君王才看完了這個看上去僅僅只有不足三萬字的《契約論》。隨後看向正在閉目養神的南宮智,「南宮將軍,按照你的說法,以及寡人得到的情報看,這裡很多書很多思想很多知識等都是需要保密的,旭國為什麼這樣大大方方的公開?難道他們真的這樣大方嗎?現在他們的書籍等等都公開出售。只不過是在國外價格很高而已。

但無論如何說,這寫書籍也是很珍貴的,這裡面很多思想雖然我還不是很懂。但也看的出來很好。這些東西都應該秘而不宣才對啊。」

南宮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微微低頭,「陛下,這個原因我也向北方的君王問過,他的回答大概可以總結為三點。

第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們將這些思想放出去。不是在泄密,而是在放火!他們這些思想不是給我們這些高層看的。而是給商人們、給士族、給平民看的。陛下您想,要是我們治下的平民商人潦倒的士族們看到這些思想會如何呢?

第二。北方的君王給了我這樣的一句話,而且是斷句自儒家經典,他是這樣斷句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的斷句方式和我們所知道的截然不同,甚至連意思也是截然相反!據說,儒家專門有人為這句話的斷句方式來請教過。

按照北方君王的說法,公開的才是『法』,不公開的是『私』。要依法治國,就要公開,明確的讓人們知道如何做。在旭國甚至有這樣的規定,如果因為法律問題而導致的損失,由國家承擔。

而既然要公開,當然就要廣泛發放書籍、報刊等等。

第三,教育國民。按照北方帝王的說法,我們沒有旭國的根基,這些東西我們或許可以學到一部分,但更多的東西對我們來說,卻是毒藥!但是這些東西卻能夠促進旭國發展,促進旭國後代的成長!為了教育好後代,他們也不得不泄露一些東西。

寧可泄露,也要教育好自己的國民。如果一個國家連自己的國民、尤其是後代都無法教育好,那就不是一個成功的國家。

在旭國,反對愚民政治,而提倡開明,甚至在北方君王的催動下,北方正在進行一場思想啟蒙運動。據說,短短几個月時間,已經誕生了不少思想大師。根據我的觀測,這些新誕生的思想大師們,也許不需要引導就能在短時間內,自我完成紫氣東升。

陛下,我們要向北方學習,但也要堅持我們的路線。有一點可以肯定,要是我們繼續這樣下去,不用北方動手,我們國內的平民、潦倒士族就會造反。」

南宮智很聰明,藉助解釋的機會,趁機向陳國君王進言。

這陳國君王卻不是完全的白痴,想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