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後記

劉一民率軍從地中海沿岸登陸後,吸引了德意軍隊的注意力,美英300萬聯軍趁機橫渡直布羅陀海峽,在諾曼底登陸。美英聯軍、東野、蘇聯紅軍,三支大軍縱橫歐陸戰場,經過一年奮鬥,到了1943年12月30日,東野特戰編隊空降柏林,隨即三個精銳師相繼空降柏林,與東野主力一道,內外夾擊,攻克柏林,將勝利的旗幟插上了法西斯大本營的上空。

就在劉一民率軍即將發起攻佔柏林戰役前,國共雙方艱難的談判宣告破裂。蔣介石通過第一階段談判迫使我軍讓出武漢、南京、長沙、南寧等地後,實現了還都。緊接著就撕毀了談判協定,指揮經過補充整訓的國軍向我發起全面進攻,其中第四戰區部隊攻向了廣州解放區,第三戰區攻向了滬杭解放區、第九戰區攻向南昌地區,第五戰區、蘇魯戰區攻向了豫東、蘇皖地區,第一戰區和第八戰區夾擊陝西解放區。

攻佔柏林後,東野休整後,奉命迅速回國參戰。僅僅過了半年,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即宣告失敗,被迫固守南京、武漢、長沙以及西南地區。我黨迅即在北平召開黨的七大,決定建立新中國政權。劉一民在七大上以全票當選中央政治局常委。緊接著,中共中央常委、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劉一民奉命組建總前委,指揮我軍攻克南京、武漢、長沙、南寧等地,並進入四川。蔣介石率領國民政府和國軍殘餘主力退守川藏地區、雲南、貴州地區。在這種情況下,劉一民牽頭組織與蔣介石談判,經過艱難的談判,蔣介石同意與我黨合作,組建以我黨為主導的聯合政權。我黨隨即在北平召開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國民黨及各民主黨派代表參加會議,決定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在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上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蔣介石當選新中國第一任政治協商會議主席,朱老總當選全國人大委員長,周副主席出任國務院總理,彭老總擔任了國防部長。

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結束後,全國武裝力量統一整編,成立了真正意義上的海軍、空軍和各大軍區,我軍取消了野戰軍和兵團建制,以軍為單位,劃歸各大軍區、各兵種指揮。除了國防軍外,我軍依舊承擔著日本駐軍任務,泰國駐軍、南越、安南、柬埔寨、寮國駐軍均已撤回國內,僅僅應上述各國政府要求,保留了軍事基地。

由於由美國技術專家和從日本招聘的技術專家支持,由原日本海軍航母的技術資料,我大連造船廠、青島造船廠分別建造了東海號、南海號、渤海號航母,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下水,向新中國獻禮。

1945年10月1日,比歷史上提前了四年,國共兩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參加政治協商會議的代表、我軍著名戰鬥英雄登上天安門城樓,共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主席渾厚的聲音在天安門上空回蕩不息:「人民萬歲!」

後記完。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