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風雲激蕩 第九百八十二章 鳴鏑

魯中戰役結束後八路軍教七旅襲占青島時,日軍青島守備隊和偽軍張宗援部已經在坊子夜戰中被八路軍消滅,青島只有日軍海軍陸戰隊少量兵力,沒有絲毫防備,八路軍利用特種戰術,引導部隊殺進青島市區,殺豬宰羊一樣,把青島市內的日軍給殺了個乾乾淨淨。

日軍重占青島後,一改往日的驕狂,認認真真地部署青島防務,依託膠濟鐵路、濟青公路、煙青公路等交通線和東北部山區,在青島外圍設置了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從膠縣到即墨一直到海邊的鰲山衛,即墨城以西防禦支點是馬山,即墨城以北防禦支點是靈山、上疃,即墨城以東防禦支點是盟旺山、段山、蓮花山、四舍山,核心陣地在窩洛子村、大廟山;第二道防線從城陽到丹山、嶗山,丹山是整個第二道防線的核心,丹山以北防禦支點是馴虎山、後旺山、蠍子山,東部以嶗山的鐵騎山為防禦支點;第三道防線從滄口熬李村再到海邊的沙子口,防禦支點是滄口北面的婁山、老虎山。

如果第五師團或者近衛師團還駐守青島的話,依託這三道防線死守,以日軍的裝備、單兵素質和綜合戰鬥力,八路軍要想再攻佔青島,就得下大工夫,沒有三天、五天根本就不用想。因為特種戰術也不是萬能的,日軍精銳師團憑險固守,八路軍不集中五倍於敵的兵力,就不要打強攻青島的主意。這也是第五師團、近衛師團駐守青島時,劉一民從不考慮攻佔青島的問題,那傷亡程度可想而知,劉一民不做那種買賣。

歷史上青島是日軍的大後方,日軍各師團回本土休整都是通過青島、天津、上海幾個主要港口船運回國的。平時,日軍守青島的兵力也很龐大,除了經常駐有一個旅團的守備隊外,還有大批偽軍駐守外圍地區,張宗援部、趙保原部,就是日軍守衛青島的僕從軍。就這,日軍的第五師團沒有戰鬥任務時就駐紮青島,便於船運支援各戰場作戰。直到第五師團參加桂南會戰後調入華南方面軍,日軍還時不時地抽調師團到青島駐紮。從開戰之初日軍攻佔青島,一直到日軍投降前,中國軍隊再也沒能夠攻進青島過。

現在和歷史上不同,張宗援、趙保原、張步雲都早早地被八路軍送下了地獄,青島的大漢奸基本上也被八路軍第一次襲占青島時收拾乾淨了,就是留下的偽警察、自衛團團丁之類的小魚小蝦,也被八路軍對付漢奸的慘烈手段嚇破了膽,比平時老實了許多。駐守青島的日軍少了偽軍配合,兵力就相形見絀了。

日軍也知道單靠駐守膠縣的獨立混成第十八旅團和青島守備隊和海軍陸戰隊來拱衛青島,很難保證青島的安全。因為山東的八路軍不是其它中國軍隊,劉一民膽子大的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從什麼地方鑽出來,對青島實施雷霆一擊。因此,華北方面軍在杉山元當司令官、山下奉文和武藤章當正副參謀長的時候,曾經想在青島故意示弱,引誘劉一民攻擊青島,將八路軍主力聚殲在青島地區。無奈劉一民不上當,日軍不得不放棄這個計畫,只能讓讓近衛第一師團第二旅團、重炮旅團駐守青島,加強青島守備力量。

由於日軍重兵圍剿山東,膠東、魯東南、魯中、膠萊、清河的八路軍被日軍趕的東躲西藏,不是鑽地道就是進山,青島成了日軍真正的大後方,從本土、東北運來的輜重物資一船一船地在青島港停泊、卸貨,支撐著幾十萬日軍在山東橫衝直撞。不要說第五師團、近衛第一師團第二旅團、重炮旅團都被抽去加入重兵集團追剿八路軍主力,連青島守備隊和駐膠縣的獨立混成十八旅團也紅了眼,按照華北方面軍和十二軍的命令,積極組織掃蕩,恨不得把青島周圍地區老百姓的糧食、棉花、蠶繭、牲畜搶光搶凈。

都忙著趁著重兵集團橫掃山東的機會下鄉掃蕩搶掠呢,沒有人會想到這個時候青島會有什麼危險。除了青島市區、郊縣縣城、即墨縣城還留有日軍部隊維持正常的治安、膠濟路、濟青公路保護交通線的日軍沒有出動外,駐青島的青島守備隊、海軍陸戰隊、駐膠縣的獨立混成第十八旅團、膠濟路守備隊,都興高采烈地抽調兵力參加對膠東、魯東南、膠萊的掃蕩,生怕去晚了搶不到糧食、金票和花姑娘。

日軍的三道防線形同虛設,偌大個青島再次成了空城!

接到劉一民電令的時候,八路軍清河軍區司令、教三旅旅長李清正在嶗山沙子口鎮石灣村西山上的大石寺里和主持義仁和尚下棋呢!

日軍做夢都想不到,早在他們發動重兵掃蕩之前,劉一民就命令為了配合魯南戰役而對膠濟路發起攻擊的三個主力旅隱蔽在青島周圍。只不過原來沒有進嶗山,後來由於日軍兵力過於龐大,搜索過於細緻,李清才率領部隊進了嶗山山區。

世事就是這麼奇妙,日軍在四處掃蕩搜尋八路軍主力,而山東八路軍三個精銳主力旅就隱蔽在日軍的青島防線的第二道防線和第三道防線之間的嶗山山區。

也不光是八路軍,這嶗山山區還隱蔽著另一支中國抗日武裝,就是國民黨魯東行署主任兼青島市長李先良領導的魯東行署獨立營。這是一支光榮的部隊,前身是沈鴻烈於1937年7月1日在李村區朱家窪村成立的爆破大隊,骨幹人員是青島國術館訓練人員,大隊長沈仁,於承芳任爆破隊「點火正」。當年沈鴻烈之所以能夠一聲令下燒毀青島的十大日資工廠,依靠的就是這支爆破大隊。因為一把火燒不光日資工廠里的鍋爐和機械設備,必須用炸藥炸毀才行。後來,沈鴻烈撤離青島南下徐州時,在臨沂七十里埔與日軍遭遇,危急關頭沈鴻烈下令化整為零,疏散潛伏。爆破大隊一部份人輾轉返回青島,與留守青島堅持抗戰的孫式庵、朱及洪、於命九、於法章等取得聯繫,在嶗山玉清宮成立了國民黨第五戰區游擊指揮部第二縱隊直屬第三大隊。組成人員以爆破大隊和紡織工人為主,也有部分農民和小學教員。大隊長孫式庵、大隊政治指導員朱乃洪。第一連長王子忠、第二連長王立琪,排長由曲志偉、王權和、於承芳等擔任,共計300餘人、200餘條槍,開始以嶗山為根據地,與日寇展開了搏鬥。前一段時間,李先良被任命為魯東行署主任兼青島市長,這支部隊被稱作魯東行署獨立營,也叫嶗山游擊隊。

歷史上,這支部隊發展壯大,成了青島保安總隊,在八年抗戰中不投降、不妥協,持續開展游擊戰,打出了赫赫威名。到日軍投降前夕,兵力已擴大到了6000人。日軍投降後,這支部隊先後改稱青島保安師、青島保安旅,最後成了國民黨的炮灰。當然,現在歷史發生了變化,山東八路軍實力這麼強大,這支部隊未來走向如何,都很難說。

這嶗山崛起於大海邊,稱得上海上仙山,風景自是美的很。可惜,嶗山山區白石嶙峋、群峰險峻、人煙稀少,三個主力旅隱蔽在這裡,得不到補給,吃的都是輜重部隊隨軍攜帶的糧食和戰士們帶的乾糧,冬天又冷的很,這麼大規模的部隊上哪裡去找那麼多的村莊、民房借宿,李清只好把指揮部搬進了大石寺,來和義仁和尚搭夥了。

陳大勇、趙山的教七旅旅部、教八旅旅部也都在這嶗山的道觀、寺院中。

這大石寺位於黑尖山的山澗中,澗深水清,樹木眾多,樹木的種類也很多,這主要是因為香火盛、來往的雲遊和尚多,帶來了外地的樹種,像鹽扶木、怪棗等,就連那株大銀杏樹上還寄生出一棵「車梁」樹,木質特別硬,做獨輪車、手推車的車軸最好。

寺不大,只有三間正殿,東西各有廂房。由於掩映在樹木蔥蘢的山澗之中,日軍幾次掃蕩,都沒有找到這裡。大殿里祭祀的是救苦救難觀音菩薩,寺廟雖小,戰前香火卻是極盛,屬於「廟小神靈大」一類的寺院。特別是每年的正月十四日廟會,更是熱鬧非凡,連青島市區的善男信女們都來趕會上香。李清把旅部搬來後,主持義仁和尚和四個僧人都被擠到了一間屋裡,剩下房間全部讓給了八路軍。李清把教三旅旅部就設在了大殿里。就這也住不下,警衛連的戰士們只能在廟外靠牆用柴草打窩棚,勉強避寒。

旅部設在大殿里,但是不能影響僧人們正常的上香禮佛活動。一來二去,李清竟然和慈眉善目的義仁和尚拉呱上了。這人一熟悉,就沒有那麼避諱了,八路軍的清河軍區司令員竟然與小小的大石寺主持成了棋友。

李清也是心情鬱悶,眼見著日軍在清河、膠萊、魯中、膠東攻城奪地、耀武揚威,把根據地基本上都占完了,濟南警備旅、清河警備旅、膠東警備旅和各地方武裝都只能在日軍的掃蕩中不停地突圍轉移,鮮血染紅了山東大地。而清河、膠萊、膠東老百姓心目中的頂樑柱、我軍精銳的教三旅、教七旅、教八旅卻躲在這嶗山中忍飢挨凍、不能露頭。這他奶奶的打的是什麼窩囊仗!可是幾次向司令員請示要求攻擊青島或者加入反掃蕩戰場,都被司令員拒絕,封封回電都是命令在青島周圍隱蔽待機。待機待機,這戰機什麼時候才能來么!

這是李清和義仁和尚成為朋友的根本原因。

義仁和尚是大石寺上一任主持海靜和尚收養的孤兒,家就在石灣村,俗名叫義倫,長大後就在大石寺出家,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