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壁立山東 第六百二十六章 國共合作新模式

中央和八路軍總部都要求劉、羅有策略地驅沈出魯,蔣介石則命令沈鴻烈務必堅持留在濟南。這樣一來,讓總部指定負責此事的羅榮桓和山東省主席沈鴻烈都陷入了矛盾之中。一個要攆,一個要留,攆還不能硬攆,留卻是死皮賴臉地要留,麻煩啊!

至於惹禍的王向榮,根本就不值一提了。喜歡貪污、一身花柳病的人能有什麼堅定的意志,八路軍略一審訊,王向榮就竹筒倒豆子,把什麼都交代了,包括他的風流史都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就這還不算,王向榮生怕八路軍槍斃他,過一會兒就要向看守的戰士喊一次報告,說是他又想起一件事,需要向八路軍報告。到最後,王向榮把他知道的過去山東官場的溴事全部倒了出來,甚至連韓復榘和國民黨對抗、和日軍接觸的事情全部招供了。那模樣,像極了後世一些貪官的表現,不讓他說都不行。

八路軍自然不會處置王向榮,不管怎麼說他都是國民政府山東省政府的財政廳長,又沒有投敵當漢奸,還是讓沈鴻烈處置比較合理。

沈鴻烈這個人歷史上雖然追隨蔣介石積極反共,但那是政治觀點、政治立場問題,就個人人品來說,沈鴻烈不貪不佔,不治產業,蔣介石一旦不讓他當官,停發經費,他連吃飯錢都沒有,當得起清廉二字。八路軍拿著王向榮的口供、押著王向榮去見他,不用八路軍逼,也不用蔣介石批准,王向榮就註定要倒霉到家了。

果然,第三天下午,也就是12月8日下午沈鴻烈去見羅榮桓時,首先告訴羅榮桓的就是已經把王向榮正法了,已經電告山東省政府後方留守機關,沒收王向榮貪污資金,充作經費。

至於沈鴻烈提出要見劉一民、倪華一事,再次吃了閉門羹。

沈鴻烈12月7號上午、下午和12月8號上午都來見劉一民、羅榮桓,但警衛戰士告訴他,師長、政委都不在濟南。這次不錯,總算是見到了羅榮桓。

劉一民、羅榮桓之所以不見沈鴻烈,是想讓他自己走。結果沈鴻烈一直求見,羅榮桓不得不見了。他告訴沈鴻烈,劉師長軍務繁忙,不見客。倪華心情不好,也不願意見沈主席。弄得沈鴻烈摸不著頭腦,只得坐下來和羅榮桓商量統一山東軍政的問題。

羅榮桓一聽,就知道沈鴻烈奉了蔣介石的嚴令,是不會離開山東了,驅沈出魯有難度了。

劉一民因為是從後世穿越過來的,看待國民黨以及國民黨的人物都比較客觀,對國民黨中那些傑出人士還非常尊重。羅榮桓就不同了,腦子裡都是敵我鬥爭意識,對沈鴻烈這樣的國民黨高官可沒有什麼好感,能和沈鴻烈坐到一起,純粹是為了抗日需要。如果不是為了抗日,要讓他們兩個坐到一起,那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抓了沈鴻烈或沈鴻烈抓了他。

羅榮桓告訴沈鴻烈,留下堅持抗日,我黨我軍都歡迎。山東的情況與其它地方不同,由於前期日軍的進攻,山東省政府的基層政權都垮了,跑的無影無蹤了。八路軍進入山東後,為了動員和組織山東人民起來抗日,不得不組建地方政權,目前已經實現了軍政統一。全山東人民都知道,山東抗戰的主力是共產黨和八路軍教導師,領頭人、總指揮是劉一民師長。只要是劉師長的命令,山東軍民沒有不堅決執行的。無論經濟、民政、軍事,皆有劉一民將軍決定。劉一民師長是國民政府實授的中將,戰功顯著,他在山東抗戰中的地位是從血火里拼出來的,這一點誰都無法改變。就是我軍建立的基層政權,也都是民主選舉產生的,代表山東民意。下一步,我們的縣以上政權還要按照三三制的原則改造,團結一切能夠團結的力量起來抗日。沈主席提的什麼統一山東軍政問題,我們已經做到了。

兩個人談不到一起,沈鴻烈只好悻悻地告辭,留言說一定要見到劉一民,他會一直等下去的。

羅榮桓晚上去找劉一民商量的時候,劉一民正在和曾照、比爾·克萊門、李強、錢志道等軍工、通訊專家和唐海晏等冶金專家在一起忙乎。

本來,劉一民是計畫到後勤司令部去蹲一段時間。但是他事情太多,忙不過來,正好曾照坐飛機趕到濟南了,劉一民就下令把同志們請到濟南來,一起研究。

這次劉一民要解決的有幾大問題。第一個大問題是通訊聯絡問題,重點是要解決飛機定向儀安裝、機載電台與地面部隊的聯絡、坦克車之間聯絡等問題。第二個大問題是彈藥生產問題,主要是要解決批量生產彈藥和生產破甲彈、燃燒彈的問題。第三個大問題是武器生產問題,也就是要擴大八一自動步槍、八一機槍和火箭筒產量,研製槍榴彈,試製火箭炮。

八一槍族脫胎於蘇軍的AK步槍,加上火箭筒和火箭炮,劉一民相信,日軍步兵武器絕對不是我軍對手。

劉一民穿越前是國防科技大學的研究生,這些武器裝備由於已經落後淘汰,保密性已經不強了,課堂上老師講,圖書館和網上都有大量的資料,劉一民又是北大高材生,學這些東西已經沒有任何問題,圖紙都在腦子裡裝著呢。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在勉縣兵工廠生產出八一自動步槍和火箭筒、反坦克地雷、反步兵地雷。

劉一民的問題也是穿越者特有的問題,那就是不能當神棍。

倪華從美國回來時,應劉一民的要求,購買了一批教材和圖書,劉一民作戰間隙可以學習研究。這樣一來,劉一民在同志們的印象中成了喜歡鑽研理工、軍工書籍的領導,連羅榮桓都忍不住提醒他不能偏廢,作為高級領導還要多研究一些馬列著作,並且給他找了一些書,讓他學習。弄得劉一民除了打仗、工作就是學習,時間被占的滿滿的。

這樣做的好處是劉一民可以放手與曾照他們探討軍工技術,再也沒有人會懷疑他的知識是從哪裡來的。

由於有成功研製八一自動步槍、機槍和火箭筒的經驗,火箭炮的理論探討和草圖就好辦了。包括槍榴彈,也不用費多大事。

辦法還是老辦法,就是劉一民根據作戰需要,向曾照、比爾·克萊門他們提出需要什麼性能的武器,讓曾照和比爾·克萊門設計、劃草圖,然後由劉一民提出修改意見,再行設計,折騰幾遍後,就基本成型了。最後,劉一民再拿著尺子,進行詳細修改,直到修改成後世我軍的107火箭炮為止。

至於槍榴彈,劉一民沒有選擇美國式的在槍管下增裝榴彈發射器,原因是增加槍的重量,消耗戰士體力,增加瞄準難度。打了這麼久的仗,他對日軍已經非常了解了,知道日軍步兵裝備確實比不上美軍、德軍,但他們重視單兵戰鬥素質,射擊精度高。真要是讓手持衝鋒槍的美軍與手持三八大蓋的日軍遇到一起,雙方都沒有飛機坦克大炮的話,那吃虧的一定是美軍。因為衝鋒槍射程近、精度差,進戰佔盡優勢,稍遠一點就不行了。不等美軍靠近衝鋒槍射程,日軍士兵就會用三八大蓋給他們點名的。

對付日軍,不需要裝榴彈發射器,採取我軍81式步槍原來的辦法就行。那就是事先使用空包彈,把榴彈裝在槍口,擊發空包彈,利用火藥的推力把榴彈發射出去。唯一不方便的地方是要佔用槍口位置,而且拆裝比較費時。

曾照和比爾·克萊門都是非常又經驗的高級專家了,劉一民提出思路時,他們就知道自己又要創造奇蹟了。比爾·克萊門甚至提出應該去美國申請發明專利,但是被劉一民拒絕,交待這是高度機密,不能泄露。

生產火箭炮最大的問題是炮筒和火箭彈的發動機。火箭彈發動機沒有問題,和火箭筒用火箭彈的發動機如出一轍。炮筒使用的無縫鋼管也已解決,倪華從美國帶回來的鋼材可不是廢舊鋼鐵,那都是照著劉一民開列的單子特意訂購的,裡面就有無縫鋼管。

劉一民不要求生產太多的火箭炮,只要求夠裝備一個火箭炮團就行,關鍵是火箭彈產量得跟上,保證作戰需要。

勉縣兵工廠已經有了專門的無煙火藥廠,生產炮彈、子彈用藥。劉一民北上抗日前帶有一批軍工人才,都在後勤基地工作,目前主要是復裝彈藥。劉一民要錢志道來,主要就是商量穿甲彈、燃燒彈的研製。

劉一民要求曾照、錢志道,不但要批量生產彈藥,還要生產特種彈藥,以不同顏色區分。穿甲彈主要生產坦克穿甲彈、高平兩用炮穿甲彈,這些繳獲有,部隊使用的都是鬼子的,得拆開研究,儘快生產。同時還要生產狙擊步槍和八一自動步槍用穿甲子彈,穿甲槍榴彈,讓步兵遇到小鬼子的坦克、裝甲車時同樣有攻擊能力。再一個就是生產燃燒彈,重點生產航空燃燒彈,然後還要生產一批機載機槍、狙擊步槍、八一自動步槍、八一機槍使用的燃燒彈,方便部隊使用。

之所以會有這種要求,是劉一民心中有個重大作戰行動,必須燃燒彈。

李強的問題比曾照他們好辦,教導師打了這麼多仗,佔領過天津、青島,現在又佔領了濟南,無線電器材很多,多的讓李強欣喜若狂。當年那麼困難都能自己製造電台,現在從蘇聯留學回來,成了蘇聯有名的無線電專家,再搞什麼坦克、裝甲車車載電台就容易的多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