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燃燒的中國 第三百五十一章 蒙山之陽

從高橋出發,一路北上,出尼山余脈,渡溫涼河、過淺丘平地,越過浚河,一直抵達蒙山之陽的萬壽宮,劉一民才下令部隊停止前進。

萬壽宮故稱祭蒙祠,又稱顓臾王廟,宋代改建為玉虛觀,明代改稱萬壽宮。舊時萬壽宮規模宏大,殿閣錯落,碑石林立,氣像非凡,是魯南道教聖地。

萬壽宮香火極旺,清代就有道士三百餘人,現在還有100餘道眾。院主是個姓郭的老道士。

見八路軍部隊到來,這郭老道一片漠然,交待道士們緊閉山門,以防兵劫。弄得劉一民看著山門直發獃,想想這魯南名觀歷史上被日偽大肆劫掠,文物喪失殆盡,最後在戰火和動亂中幾乎化為廢墟,後人不得不依據資料重建,劉一民就暗暗嘆氣,覺得這院主竟如此愚昧,將八路軍拒之門外。

嘆氣歸嘆氣,劉一民還是讓部隊野營。

一大早,劉一民帶著李凌風、王同生、李小帥,在萬壽宮周圍踏看地形,轉到萬壽宮西側,見此地背靠蒙山,臨蒙陽河,茂林修竹,松柏森森,奇花異草,美不勝收,清風拂面,雲氣鬱興,宛若神仙洞府一般。就對李凌風、王同生、李小帥說:「瑤光二字本身就是仙女的名字,陳瑤光冰清玉潔,姿容絕世,端的是仙女下凡。這蒙山號稱七十二峰、三十六洞天,兼有華山之險、黃山之秀,泰山之壯、長白之翠,千崖萬壑,雲海花潮,水光山色,相映成趣,一年四季,風景如畫,孔子登臨而小魯。我想,瑤光是抗日烈士,為國為民而戰,死的光榮!我們就在這神仙福地安葬她吧!」

說完,劉一民也不看李凌風、王同生有何反應,踩著步子丈量了方位,接過李小帥遞過來的工兵鎬,點了墓穴位置,又在墓穴周圍點了種植竹木的位置,交待李小帥組織警衛一連戰士開挖墓穴,墓室一定要用磚或石塊拱券,並要李小帥想法按標定的方位在墓周圍種植竹子、梅樹、石榴樹、桃樹、杏樹、梨樹和蘭草。

李凌風見劉一民如此做派,有點不理解,好心地提醒道:「師長,現在是打仗時期,讓烈士入土為安、做好記號就是了。種植樹木花草的事情,是不是等以後有機會再說?」

劉一民盯著李凌風看了半天,蹦出了一句讓李凌風目瞪口呆的話:「她是我老婆!」說完,扭身就走了。

李凌風和王同生驚訝得用手捂著嘴巴,面面相覷,想不通陳瑤光怎麼會成了師長的老婆。半晌,李凌風才反應過來,對王同生說:「別愣了,特戰大隊去移植樹木,狙擊大隊去移植蘭草,還得找到附近農村買磚,實在沒有就找石匠用石頭,捎帶著找個刻碑的好匠人,要快。」

劉一民回到宿營地後,打開電台,先給羅榮桓發報,通報了自己已從徐州返回、抵達萬壽宮的消息,並說在棗莊附近的石羊與日軍激戰,消滅日軍約600人,陳瑤光同志在戰鬥中犧牲,要羅榮桓將近期敵情電報轉發過來,並派李成毅立即護送小政和趕到萬壽宮來為陳瑤光送行。

接著,劉一民又起草了兩封電報,一封是給主席和朱老總的,詳細彙報了赴徐州面見蔣介石、李宗仁的經過,把與蔣、李二人的談話一字不差地報告了個清清楚楚。在電報結尾,記述了陳瑤光面見蔣介石時候的態度和犧牲經過,報告了自己與陳瑤光的戀情。懇請主席抽空接見一下陳瑤光父母,並責成西安特區政府給陳瑤光父母發放撫恤金,安排合適工作。如因身體原因不能工作,請主席考慮是否給其一筆足以供應其生活的養老金,或者實行供應制。

想想自己的要求可能有點過分,劉一民就在電報中又加了一句:陳瑤光烈士的撫恤金應由財政支出,其父母贍養問題應按烈士親屬辦法辦理。如不行,由我本人和我的子女負責為其養老。但由於我軍是供應制,個人沒有積蓄,養老金可記我借款,待勝利後實行工資制時逐月扣還。

另一封是請總部轉蔣夫人宋美齡的,在報告了陳瑤光犧牲經過後,劉一民寫道:「尊敬的蔣夫人宋美齡先生:雖然陳瑤光同志生前歷經煎熬,備受不公正待遇,所謂委座和夫人義女一事也純屬子虛烏有,但她一直對蔣夫人的關愛念念不忘,期待著這次徐州之行能面見夫人,再聆教誨。可惜造化弄人,瑤光光榮犧牲。從此天人相隔,憶之、念之、思之,音容笑貌,宛如昨天。逝者已已,我軍定當奮力殺敵,為烈士報仇!」

發完電報,劉一民又提筆給在西安的陳瑤光父母寫了封信,報告了烈士犧牲經過,轉述了陳瑤光的最後遺言。在信中,劉一民寫道:瑤光是為國犧牲,為抗戰犧牲,死的光榮,死的偉大。你們失去了可愛的女兒,以後我劉一民就是你們的兒子,替瑤光給你們養老。心情不好時,可來我處暫住。我回西安時,定去看望二老。

處理完這一切,劉一民才一屁股坐到了陳瑤光的棺材前,任由兩行清淚潸然而下。

時間不長,各方面的電報就到了。主席回電說,陳瑤光同志能從戴笠派來的誘餌轉化為堅定的八路軍戰士,說明該同志本質好,我軍教育轉化效果好。陳瑤光同志是名副其實的革命烈士,抗日英雄。至於其父母的安置問題,依照烈士遺屬對待,在西安安排住所和合適工作,已派秘書去陳瑤光父母住處布置靈堂祭奠,不必挂念。

接下來,主席的電報就變成了必須有劉一民親自譯電的絕密電報,稱劉一民同志本人應當認真學習黨的紀律,提高自身修養,從嚴要求自己。山東根據地初創,萬事艱難,豈能沉湎於兒女私情?高級幹部應當做遵守紀律的模範,做品行修養的模範,做遵守抗日民主政府婚姻法的模範,而不是違犯黨的紀律和婚姻法。前者已有一個倪華,現在又冒出來個陳瑤光,日後還將出現何人?倪華之事情有可原,陳瑤光之事作何解釋?好在陳瑤光本質好,被轉化教育過來了,如果遇到一個陰險狡詐的女間諜,恐怕劉一民同志送命都不知道怎麼送的!陳瑤光初到時,中央為了保護劉一民同志,杜絕敵人針對劉一民同志年輕的特點而實施的女間計,採取了許多措施,目的就是為了杜絕可疑女性接近劉一民同志。結果劉一民同志還是和陳瑤光相戀了。警惕性呢?自律性呢?都跑哪裡去了?魯南的古人柳下惠尚知坐懷不亂,何以劉一民同志醉酒後就能亂性呢?要知道戰功大不是違犯紀律的資本,貢獻大同樣也不是違犯紀律的資本。作為我黨在山東地區的最高負責人,作為我軍最大的戰略集團的統帥,我黨最年輕的高級將領,劉一民同志應當從此事中吸取教訓,自省、自警、自重、自勵。此事處理完後劉一民同志應向中央詳細彙報學習和思想情況,必要時,可在戰事稍緩時,回西安面談。

朱老總的回電也是註明劉一民親譯,電報上說,多情未必不英雄,對烈士和親人最好的紀念就是多打勝仗,捷報飛來當紙錢。但劉一民同志要自省,濫情是黨的紀律所不允許的,也是違背做人基本準則的,抗日民主政府婚姻法規定婚姻自由,結婚、離婚都遵從雙方意願,但絕不容許違背婚姻道德的事情發生,特別是高級幹部。

宋美齡的電報很簡單,只說了兩句話:一是蔣委員長已將瑤光收為義女,將向報界公布瑤光為國捐軀消息,激勵國人抗戰決心。二是保護不了自己的女人,可謂無能;名將之稱,徒有其表。是男人的,就將第十師團磯谷廉介中將的頭顱置於瑤光墓前,祭奠英靈。

由於宋美齡的電報是經過八路軍總部轉來的,朱老總怕劉一民感情用事,接著就又發了封電報:「仇一定要報,但不能被仇恨沖昏頭腦。」

羅榮桓接到劉一民電報後,對要李成毅護送小政和來為陳瑤光送行不理解,想來想去,感覺這中間一定有什麼隱情。有點不放心,算了一下兩地間的距離,快馬也就是一天的路程,羅榮桓就給劉一民回電:「電悉。親送政和去萬壽宮。」

看完幾封電報,劉一民知道主席和老總之所以註明有他親譯,是保護他,不願意把批評他的話讓第二人知道,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意思,話雖然都說的很難聽,批評的很嚴厲,但處分是免了,難聽的話語中透露出的關切更加珍貴。不過這檢查怕是寫定了。

想想就知道自己主動向主席、老總報告與陳瑤光的關係是對的,就是自己不報告他們也會知道的,蔣介石身邊的劉斐就是著名的地下黨,自己又是我黨高級將領,與蔣介石交往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甚至包括和陳瑤光的私情,主席他們都會清清楚楚的。

至於宋美齡在電報中說的拿磯谷廉介的頭顱祭奠瑤光的事,劉一民一路上都在想,只是他不能只顧報仇而忘了自身責任,否則的話,當晚就不用撤退了,拼著戰死當場,也要把棗莊趕去的援軍和殘餘的日軍全部幹掉。

王同生來報告說,找到了刻碑的石匠,師長是不是寫個碑文,好讓石匠抓緊時間開工。

劉一民從馬背上的行囊中取出筆墨和紙,直接寫上了「愛妻陳瑤光烈士之墓」和「親密戰友劉一民敬立」的落款,想了想,瑤光算得上出淤泥而不染,堪比蓮花,就畫了一朵潔白的蓮花,交待王同生拿去讓石匠把蓮花雕刻在碑的上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