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燃燒的中國 第一百八十五章 改編

盧溝橋事變的槍聲震驚了全中國。

7月8日,國民黨中央社發出通稿,向全國報道盧溝橋事變。同日,全國各大中城市報刊絕大多數都出了號外,盧溝橋事變的消息迅速傳遍全國。

同日,毛澤東奮筆疾書,起草了《中共中央為日軍進攻盧溝橋的通電》大聲疾呼:「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實行全民族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呼籲武裝保衛平津,武裝保衛華北,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建築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同日,朱德、劉伯承、彭德懷、林彪、劉一民、徐向前、賀龍、董振堂、羅炳輝等紅軍將領致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和二十九軍,並通電全國,要求實行「全國軍民總動員,策勵二十九軍為保衛平津而戰。」並請纓抗日。

接下來的日子裡,全國各地抗日浪潮一浪接著一浪。劉湘等各地方軍事首領也先後請纓抗戰。

7月11日,日本內閣決定向華北增兵,任命香月清思中將為中國駐屯軍司令官,接替重病的田代皖一郎。

這香月清思是日本佐賀縣人,陸軍大學第24期畢業,1935年任日軍十二師團長,1936年任近衛師團長。他上任前在日本對記者口口聲聲說不擴大衝突,但是11日乘飛機到朝鮮後,和朝鮮駐屯軍司令官、老牌侵略主義分子小磯國昭一密謀,腦子發熱、野心膨脹,12日抵達天津後,就開始擴大戰爭規模了。

7月13日,中共中央在西安召開各界群眾大會,動員抗日。會後,中共中央發布命令,要求紅軍各部隊以軍團為單位,主動按國軍編製進行整編。

7月16日,國民黨方面也擬定了平津作戰計畫,任命馮治安為前線總指揮,組織部隊開始對日軍的進攻進行反擊。

7月17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講話,指出:「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蔣介石的這篇講話,應該說是他一生中講的最好的一次,裡面不但有對侵略者仗勢欺人的悲憤、誓死抗戰的決心,也有對日本人的忠告。可惜,此時的侵略者滿腦子都是花花江山,哪裡能聽得進一個弱國領導人的泣血忠告呢?

後來戰爭結束後,不但是日本學者,就是那些談笑間讓無數中國人死於刺刀之下的戰犯們,也都後悔盧溝橋事變時沒有聽國民政府的忠告,沒有及時停止侵略腳步。但世上哪有賣後悔葯的!

這個時候,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仍然對日軍抱有幻想,希望把衝突就地解決。7月18日,宋哲元會見了香月清思,對雙方衝突進行了談判。宋哲元不知道,這個時候,日軍駐朝鮮的第二十師團正乘船星夜趕來,再有兩天就到天津了。香月清思看他的眼神就向狐狸看見公雞一樣。

熟悉歷史的劉一民知道,此時,平津前線,二十九軍的弟兄正在浴血拚搏,每時每刻都有中華兒女在流血。但,干著急沒辦法。這個時候,國共談判沒有結束,紅軍還是紅軍,無論是山西的閻錫山還是綏遠駐軍,誰都不會讓紅軍從他們那裡通過去打日本人的。

看來,還真的像歷史上那樣,日本人不把蔣介石打疼,他是不會最後決斷紅軍改編問題的。只有等到日本人打得蔣介石頂不住了,急需紅軍上前線了,他才會迅速給番號、督促紅軍開上前線。

這段時間,劉一民顯得很平靜,一是讓紅軍大學第二批學員全部畢業,返回部隊。二是督促後勤司令部抓緊儲備物資,特別是製藥廠生產的青黴素,有多少要多少,把各師、團醫院的藥品備足。

7月13日中央命令各部隊自行按照國軍編製進行改變後,劉一民隨即發布命令,將各師改編為旅,各旅轄三個戰鬥團、一個補充團,旅直屬炮兵營、重機槍營、騎兵營、工兵營、輜重營、警衛營、偵察連、通訊排、野戰醫院。每團三個步兵營,一個火力支援營,團直屬工兵連、輜重連、警衛連、偵察排、通訊排。每營三連,一個火力支援連、營直屬偵察班、通訊班。每連均設火力排,配備重機槍和迫擊炮。全軍團共編成7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一個炮兵旅,軍團直轄工兵團、重機槍團、輜重團、警衛團、新兵團、特務營、偵察營、通訊營、野戰醫院。

至於番號,由於和蔣介石的談判沒有結束,紅軍不能真正改編,也就不可能有國軍的番號。對於這個問題,作為後世穿越來的劉一民根本就不在乎,他知道蔣介石不可能把番號給夠給足的,就是給幾個番號,按紅軍目前的實力,那些老紅軍部隊都不夠分。所以,劉一民直接就把自己的七個步兵旅編為一、二、三、四、五、六、七旅。其中,十一師改稱第一旅,十二師改稱第二旅、十三師改稱第三旅、獨一師改稱第四旅,獨二師改稱第五旅,獨三師改稱第六旅,獨四師改稱第七旅。各團也統一編號,從第一團到第二十一團,補充團仍稱各旅補充團。

西安警備區部隊整編為西安警備旅,紅二十五軍整編為商洛警備旅,紅二十七軍整編為延安警備旅。

紅軍大學也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

這一整編,把劉一民嚇得目瞪口呆,十一師、十二師、十三師都達到了12000多人,四個獨立師也不含糊,都達到了9500人左右,連炮兵師、騎兵師也都達到了6000多人。加上直屬部隊,全軍團竟然達到了93600人。就這還不包括剛整編的西安警備旅、延安警備旅、商洛警備旅以及各部隊拉起來的各縣警備部隊。要是加到一起,怕是得有十一、二萬人。

略一思索,就知道部隊發展這麼快很正常,佔領陝西後,實行土改和屯墾,解決了糧食問題,陝西民眾參軍積極性很高,加上去年流入難民多,自己又沒有限制部隊編製人數,武器又充足,各部隊自然是悶頭擴編了。再說,整個陝西基本上全部由自己的七軍團駐防,部隊又連戰連捷,要是招不來兵才怪呢!

歷史上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僅僅有4萬多人,只是紅七軍團的二分之一。現在自己一個軍團這麼多人,老蔣不知道會怎麼給紅軍番號呢?

原來還想著留下獨三師、獨四師守陝西,現在看,把這麼強大的部隊留在後方簡直是浪費。要是全軍團拉上去,加上自己對歷史熟悉,對日軍進攻路線、輜重、機場、指揮部、炮兵位置了如指掌,又有對這個時代來說簡直是超一流的特種戰術和中國軍隊第一流的火力,不要說是日軍的二流守備隊,就是他的常設師團,只要策劃好,集中全軍團力量,一仗幹掉他一個聯隊和耍的一樣。運氣好的話,幹掉他一個旅團應該也沒多大問題。不過這個時候的鬼子都是老鬼子,單兵戰鬥能力極強,基本一槍就是一條命,自己部隊的傷亡怕是會很大的。不過,為了打鬼子,傷亡高點也正常。沒有犧牲哪裡有勝利?不說別的,要是一次能解決鬼子一個聯隊,積少成多,要不了多長時間,抗戰局面就會大為改觀。

越想越興奮,劉一民直接就去總部找主席他們去了。

到紅軍總部,見主席正在給周副主席起草電報,內容就是關於國共談判中紅軍改編問題的。毛澤東在電報中指示,番號少一點不要緊,關鍵是要儘快決定,我們不能錯過到抗日前線去的機會。

毛澤東寫完電報後,詢問劉一民對華北戰事的看法。劉一民回答說:「主席早有定論,何必問我呢?」

毛澤東拿出煙,扔給劉一民一根,自己也點上一根,吸了一口,嘆了口氣:「看來這北平、天津怕是守不住了。要是這宛平城一丟,北平陷落就只是時間問題了。五百年古都啊!」

劉一民心裡也堵得慌,但他不是來發感嘆的,忙轉移話題,向主席報告了部隊整編情況,要求中央批准,七軍團不再擔任陝西防務,作為我軍第一梯隊,先行奔赴抗日前線,到敵後去開闢根據地。

毛澤東知道劉一民一直在為抗戰做準備,從佔領成都開始,念念不忘北上抗日。但是又擔心他年輕氣盛,和日軍硬撼,把部隊給拼光了。就問他到前線後準備怎麼打。

劉一民一聽就知道主席擔心什麼,因為歷史上平型關戰鬥後,主席心傷骨幹損失太大,一再要求開展敵後游擊戰爭,不再主張打他的拿手好戲運動戰和殲滅戰了。當然,那個時候是因為八路軍太弱小損失不起,真要是損失大了,不說日本人了,就是蔣介石掀起的反共高潮就能把我軍打得一下回到舊社會。

理了一下思路,劉一民說道:「中日兩國的實際差距,決定了這場戰爭必然是一場持久戰。日軍追求的是速勝速決,我們則要以空間換時間。只要我們挺過了前幾年,那日本鬼子必敗無疑。因此,我考慮,鬼子現在氣勢正盛,大的方面必須堅持敵後游擊戰,輔之以伏擊、襲擊為主的殲滅戰,積小勝為大勝,消耗日軍。進而建立鞏固的根據地,發動群眾,打人民戰爭。當務之急,是要在合適地點,給驕狂的日軍以迎頭痛擊,振奮全國人民的抗日決心。不然的話,在日軍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