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6章 困境中的英國石油公司

在今年的4月,也就是玉書大地震爆發的那個階段,實際上世界上還有一件更吸引人眼球的事情。

那就是著名的墨西哥灣漏油事件。

4月20號,美國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個海上油田發生了劇烈的爆炸。

在4月22號開始,陸續就有報告顯示,這一區域出現了漏油事件。

當時還沒有引發警覺,但到了5月初的時候,漏油事件不斷的擴大,漏油的數量、速度都達到了新的高度,而且還在不斷的猛增著。

從天空中俯拍下去,整個一大片區域都是黑色的石油污染帶,觸目驚心。

這個海上石油油田和附近的開採區域,都是屬於英國石油公司的。

英國石油公司大家或許不大熟悉,但說起他們的簡稱——BP,以及他們最著名的那朵太陽花標誌,大家就會恍然大悟了。

這家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也是歐洲最大的集團公司,股票價值已經高達1500億美元,在石油領域的地位非常高,經常打得美國的石油公司都摸不著頭,算得上是為日落西山的英國人狠狠的爭了一口氣。

他們的業務遍布全球,連華國範圍內他們都有著龐大的合作利益,連日本人在華國的這個領域都只能敗退出去。

雖然他們並沒有現在網路公司那麼動不動一兩千億那麼嚇人,但論實際的社會影響力來說,這些網路公司加在一起也比不上BP公司,就連蕭奇的仙女公司也不一定能行。

這就跟一個國家的工業和科技行業一樣,你是看著它沒有那麼的值錢,沒有那麼的賺錢,但這卻是一個國家最主要的根本,缺了它根本不行。

這些價值,根本就不是用錢可以來衡量的。

BP公司就是靠著自己的影響力,在全球的石油行業、石油衍生行業裡面布局,不斷的融入每個國家的工業生產之中,獲取這樣那樣的好處。

經由它的子公司、控股公司延伸出去的那些公司利益,更是高達幾百億美金之多、影響力超過千億美金,這部分的價值,可是沒有多少人能計算得清楚的。

但他們這一次還是栽了。

美國墨西哥灣的石油漏油事件,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到了5月中旬,他們不但沒有把漏油的速度和數量控制下來,反而又再次飆升,弄得美國南部海域的路易斯安那州、佛羅里達州、密西西比州、德克薩斯州、阿拉巴馬州這五個州的海岸線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這下子問題可真是鬧大了,整個美國都開始了對BP石油的討伐。

其實海上石油鑽探生產,漏油的時候也不少,但那是在別的國家,而不是在美國本土,在俺們山姆大叔這邊漏油就是不行!

美國的奧巴瑪都親自打電話給英國首相施壓,美國的國會議員更是揚言要把BP趕盡殺絕,讓BP就更加的狼狽,在處理起補漏的方面,更加的有點手忙腳亂。

如此直到7月15號,BP石油才宣布新的控油裝置已經徹底的堵塞了漏油的地點,再也沒有一滴原油流入墨西哥灣。

事情的第一階段就這麼結束了,剩下的就是怎麼賠償美國人的問題了,依照美國人的脾氣,這一次BP石油不死也要脫層皮。

如果是4月份以前的BP公司,他們應付起這樣的賠償,還是問題不大的。

但僅僅是這麼3個來月的時間,BP的市值已經暴跌了70%以上,僅僅只剩下了400億美金左右的市值。

從預估美國人起碼要要求50—100億美金的獅子大開口的賠償來算,這樣差不多BP公司就得賣掉許多的公司權益,別人趁火打劫之下,BP公司恐怕二三十年都不能再恢複元氣。

最可恨的還是美國佬。

本來對於這樣的漏油事件,美國法律的規定最高就是7500萬美金的賠償,但就在7月16號,BP石油宣布堵住漏油點的第二天,美國參議院就召開了會議,投票通過特定法案,宣布廢除BP石油這一次的賠償上線,直到無限制。

厲害吧?

口口聲聲對華國施壓,要求華國按照法律辦事情的美國人,卻隨隨便便就能通過特定法案來改變法律!

這樣的不要臉,華國在對外貿易和經濟制裁方面,完全應該多學習一下才對!

英國佬對於美國人的無恥也沒辦法,他們只能是忍氣吞聲,準備慢慢和美國人談判。

一方面可以減少一點損失,另一方面也可以多拖延時間,讓英國石油公司多恢複一些元氣,也好有錢來賠償。

但是,因為有巨額補償的預期,你讓BP石油的股價怎麼漲起來?

沒有辦法之下,BP石油就全世界的找幫手,看看有沒有人能幫忙抬一抬股價,拉他們一把。

這下子英國這個攪屎棍平日里積累下來的惡果就體現出來了。

荷蘭殼牌石油、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這些歐洲赫赫有名的石油公司,根本就不理會他們的股份互換協議。

美國的石油公司倒是願意,但他們出了一個讓所有英國人都想打他們的超級低價,所以這個生意還是談不來。

日本和韓國也是差不多,他們不但價碼出得低,而且想要介入非洲和英國北海區域的石油勘探和開採,這一點也直接被英國人否決了——BP公司的股票還可以通過生意好了之後的回購拿回來,如果把這些區域的石油權益也賣了,那BP至少就得斷一根胳膊,根本划不來。

華國這邊的石油巨頭們倒是稍微手軟一點,他們想要買下英國BP公司在南美和澳大利亞海域的石油利益,這對英國人來說,雖然不至於說斷掉一根胳膊,但也是要斷幾個手指。

到處碰壁之下,BP公司請來的那些掮客們就想到了蕭奇。

如果是世界首富高調宣布購入BP股票,表達自己對BP石油的信心,那麼對於BP石油的股價至少會有20%左右的提升,而隨著BP公司其它業務的不斷開展,股價也會跟著良性循環的上升,如此倒不失一個好辦法。

蕭奇對BP石油的興趣並不怎麼大,可是高盛公司給出的價碼卻是非常誘人的。

BP公司準備請蕭奇以市場價格來收購5%左右的股票,然後他們藉此來炒作一番,而蕭奇因此也會擁有在未來5年之內,以當前價格來購買3%BP石油股票的權利。

算下來就相當於蕭奇用差不多32億美金買下BP石油公司8%的股份,成為公司的第五大股東、第二大私人股東。

以BP石油的正常價格計算,這筆交易實際上蕭奇能獲得120億美金左右的資產,算得上是非常的划算。

但這裡也有一定的風險,那就是五年之內,如果BP石油沒辦法恢複到正常價位,那麼蕭奇就不一定會行使購買3%BP石油股票的權利,也就是說損失了好處費。

可是再怎麼說,BP石油的價格都不該是現在的400億美金左右,所以實際上蕭奇這筆生意至少也是翻倍賺錢的。

考慮到BP石油穩定的盈利能力,以及他們在世界各地的各種石油權益,蕭奇最終還是答應了這個條件,不過需要變動一下,他會直接在市場上購買8%的BP石油股份,而BP石油公司給出的好處就是,以50美金一桶石油的價格,賣出200億美金的石油給蕭奇,整個交易分三年完成。

BP公司聽到這個,自然是心頭大穩,而且是求之不得!

以蕭奇的投資眼光,他既然敢買這麼多BP石油公司的股票,那就證明他看好BP公司的未來。

而購買石油就更歡迎了,雖然現在的石油價格已經衝上了65美金,40美金的價格比正常價格少了23%,但考慮到現在BP石油公司最缺少的就是現金,如果多了200億美金的超級大單,完全可以創造一個好的業績,抵消人們對於BP公司賠付巨額賠款的擔心。

反正石油這東西到處都有,挖出來就可以,BP公司在非洲的開採成本低得嚇人,40塊美金他們都有得賺!

他們甚至積極的提出,這200億美金的石油都不用拿回華國了,你蕭奇買石油,不就是為了逍遙快遞、逍遙物流和奇玟航空公司所用嗎?

我們在自己的煉油廠就給你好好的煉製好各種燃油,你到時候直接提成品油回去就行。

蕭奇對此不覺啞然失笑,英國人可夠見縫插針的。

買石油是賺一道的錢,再提鍊石油又是賺一道的錢,雖然這利潤不會太高,但因此產生的銷售額和營業額,卻是實打實的業績,也可以多多促進生產,對他們簡直是一石多鳥!

最後少年自然不會同意這個提議,華國這邊的煉製水準雖然差了一點,但差距並不大,又不是航空工業,只是民用的油品,還是沒有那麼多的講究的。

讓英國人來促進生產流轉,怎麼比得上多給自己國家的工廠提供訂單來得好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