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6章 配套條件很重要

促進移動終端購物的主要動力是什麼?

在一般情況下來說,就是兩個。

第一是最為直接的就是有便宜又普及的網路條件。

如果開著手機流量,一天就來個一百塊、兩百塊,連華國網民都用不起,更別說印度人了。

所以傳說中的姑蘇全城免費WIFI覆蓋這樣的事情,就最能促進手機購物迅猛的發展。

第二個是便宜又安全的智能手機。

基本上在印度的3億多高收入人群和家庭來說,中高端的智能手機很有市場。

但在印度的低端收入人群來說,120美金左右,甚至更低的80美金的手機,那就是最為美妙了。

如果你一年想在印度賣3億部手機,那就按照60美金左右,保證沒有錯,而且可以連賣十年!

當然其中的利潤率就要低了,也只能是低端廠商,比如南灣、冬館的小廠,才能做出這種極致的價格來。

而且現在是不行的,就算是2013年都做不到,想要做到60美金一部的智能手機零售價,恐怕看看2015年能不能勉強做到。

因為各種電子元件的價格,必須要經過不斷的更新換代,才能有更便宜的出來。

按照現在的手機電子元件價格,1000元的智能手機做到都不可能,更別說400元左右的智能手機了。

事實上,現在印度市場賣得最好的手機,仍舊是摩托羅拉和諾基亞的功能手機,價格恰好也就是300—400之間。

話說回來,智能手機單單是便宜還不行,必須還要安全。

如果只是便宜,但用兩次過後,自己綁定的銀行卡就被盜刷,手機里的逍遙錢包之類的餘額也被全部轉移走,那損失的可不僅僅是一部手機的價錢啊。

因此,安全又便宜的智能手機,才是最好的手機。

只要有了以上的兩個條件,那麼基本上人口大國就會完全轉化成為手機購物大國,趕超那些人口只有一點點的西方國家。

但商品的銷售數量到了一定的規模過後,那麼單品利潤率其實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足夠多的數量,也足夠來彌補利潤。

為了這個目標,蕭奇決定仙女公司在印度站穩腳跟之後,還會把自己從北電網路買來的,已經升華得非常厲害的3G網路架構,以及WIFI無線技術,帶到印度來,以微薄的利潤,甚至是不賺錢的價格,把印度的各大城市WIFI信號鋪設出來。

當然了,在此之前,蕭奇還得先把華國的3G網路做好,WIFI信號鋪設完全再說。

沒有理由有好處不顧自己國內的人,反而是先便宜外國人吧?

在蕭奇轉世重生之前,關於3G網路和4G網路的爭論,就一直存在著。

實際上蕭奇覺得,按照現在的網路發展趨勢,以及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的應用來看,至少在2016年之前,是根本沒有必要用4G網路的。

至於說4G網路擁有的超高速超便利的功能……舉個例子來說,你得是多無聊多寂寞,才想著用手機來高速下載一部就好幾個G大小的電影啊?思維正常的人,一般情況下不是直接用手機看白度、迅雷、優酷等在線影視,就是在電腦上下載了,轉到手機上來看好不好?

尋常人拿著手機上網,最多也就是看看視頻,基本上也就是微博、微信、新聞、網購這幾個方面,這樣的話,3G怎麼不夠呢?完全夠了嘛!

因此蕭奇決定對3G網路的推廣,從2007年開始,至少會持續10年的時間,稍微偏遠一點的中小城市,有可能是15年之後都不會落後。

別看蕭奇現在正在做東方、蓉城的4G試點,但這僅僅是一個實驗和準備,關鍵還是看用戶們的需求。

到時候大城市如果有需要的話,做4G網路鋪墊也是不錯的,反正許多人有錢嘛,想更快一些的網路嘛,那就多掙一點啰,連帶著仙女公司還能多積累技術。

現在已經是2009年的下半年了,但在整個華國來說,3G網路沒有鋪遍的地方仍舊有很多,四線小城市的WIFI信號仍舊不好,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都沒有實現戶外無線網路基本覆蓋。

如果你想說,華國在免費網路這一塊就是太落後了,完全不像國外那麼大氣,那就完全錯了。

至少美國2013年的時候,也從來沒有說覆蓋全部大城市免費網路的——如果都免費了,他們網路服務提供商吃什麼啊?

比如日本的許多旅遊城市,你打開WIFI網路搜索,是能看到有覆蓋城市的網路信號,但那些信號有多麼的差,連個微信都得半天,還不一定能用,就會讓你根本不願意去用了。

不然你覺得那些遊客都是傻的啊,有了覆蓋旅遊城市的WIFI,還要去買漫遊流量卡、移動WIFI來用?

有多少商家,比如商城、遊樂園、飯店酒店等等地方,願意提供免費WIFI,那是他們自己的事兒,人家也是通過交錢來獲得的,也是希望能更多的吸引消費者,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免費。

所以問題的關鍵並不是說免費網路這一塊兒,而是在於網路流量資費問題。

外國在3G網路普及之後,有不少的網路服務提供商,就提出了手機流量包月的政策,這樣人們就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上網,不用擔心費用太貴。

但外國這種手機流量包月,也絕對不是全程高速免費,而是每天你用到了一定的流量,比如1G、2G,以後的網速就會下降到100M,50M,用得越多,速度越慢。

否則你直接用自己的手機做熱點,提供給許多人免費使用,他們運營商豈不是也沒錢賺?

別懷疑,這種事情並不是只有華國人能做出來,外國人也一樣,只要法律沒說他們不能做,他們就可以、也願意佔這種便宜。

所以有人批評華國人「用200塊包月,然後回到宿舍手機做熱點分享,收每個人50塊,7個人給他350塊,每月他還能倒賺150塊」這樣的行為素質太低,也並不準確,非要把這樣的普遍情況說成是華國人的劣根性,那只是因為這種人心中的辮子一直留著。

因此蕭奇還是覺得,可以大幅的下降每個月手機流量的包月價格,但也可以學習外國的那樣,對每天的流量實行限速政策,用得多了速度就慢,無法拿給別人分享或做商業用途,只能個人使用。

就目前來說,華國的手機話費、流量費還是太貴了。

手機話費還好說,有了微信之後,大家連電話都很少打了。

至於說東方市的那種手機雙向收費,那也是個別情況,不可能出現在全國。

基本上重點還是在於流量費上面。

現在通行的價格,無論華國移訊、華國聯數還是華國電通,流量包的平均1M價格都在1元左右,如果超出了流量包,那就是3元1M,非常的昂貴。

一般一個普通人使用流量,如果只用自己的手機流量上網的話,就算不看視頻,只刷微博、微信、陶寶、逍遙商城的話,一個月隨隨便便就是20G左右。

沒辦法。

這些網路社交工具,這些購物網站,都是大部分以圖片為主,而圖片就是最花費流量的,隨便看一個小時的微博,100M的流量就會花光。

20G的流量,就算你訂購最貴的流量包也不夠,一個月加起來也不會少於3000元。

這是多麼嚇人的一筆費用啊,就算是尋常的金領也是捨不得的,更別說佔據絕大多數上網人數的白領們、初入職場者們了。

當然了,現實生活中也沒有人這麼傻,全都用自己的流量。

反正現在有無線WIFI,無論是自己的公司,還是外面的商場、餐館、酒店、肯德基、麥當勞等等,都可以上免費的WIFI網路。

回到了家裡,自己家裡也基本上安裝上了網路,只要設置好WIFI便可以了。

所以大部分的時間,大家都不會用自己的流量。

但是也不是說什麼時候都不用,有不少追求新潮時尚的年輕人,有些收入很高的金領們,尋常時候也會用流量。

買最高流量包的人雖然不多,但買上500M、1G、2G流量包的卻很多。

造成現在流量費用過高的原因,倒不是如同以後幾年那三大運營商睜著眼睛說謊話的那樣,現在原因的確就是鋪設費用過高、運營成本非常大。

畢竟前世在2011年過後,3G網路才正式大規模推廣的,這一世2008年就已經全國推廣了,對比一下這兩個時間段,現在的2009年和前世的2012年,價格倒是相差不多。

可以這麼說,3G網路速度越快、流量費用越便宜,那麼華國的網路商貿、社交網站等等,就會發展得越為快速。

就算只是為了自己的網站、網路商貿發展,蕭奇也得積極去推進提速降費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