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7章 人才彙集的好處

在詳細的磋商之後,仙女農業物聯網公司,很快就草建了起來。

仙女公司先期投入300億人民幣,承諾在5年之內總投資達到800億,以此來佔據了公司80%的股份,而蜀川農業大學以技術力量入股,佔據20%的股份。

這個消息一出,全國都震動了起來。

不僅僅是農業相關領域,就是不是農業的領域,也對仙女公司的超級大手筆嘆為觀止,更是對蜀川農業大學這個走了狗屎運的傢伙羨慕嫉妒恨不已。

仙女公司向來就是有錢任性,現在想要發展農業物聯網技術,倒也算不得什麼新聞。

也沒有人敢說蕭奇是在胡來,因為蕭奇用自己的創業經歷告訴大家,他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都是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

關鍵在於蜀川農業大學獲得的20%的股份上面。

800億人民幣的20%,就是160億人民幣了!

華國除了清華北大復旦等幾所超級名校之外,哪家大學能值這麼多錢?

就是農業大學裡面最頂級的華國農業大學,也不值160億啊!

憑什麼?

不過就是蜀川農業大學在蜀川,正好方便配合蕭奇么?

一時間,無數的學校都痛心疾首,埋怨自己的前輩們,為什麼不把學校放在蜀川,這樣也好積極的跟蕭奇合作了。

然而,這還僅僅是一個開始。

過了沒幾天,蜀川那邊就傳出風聲來,仙女農業物聯網公司報備成立的同一天,仙女公司向蜀川農業大學捐贈10億人民幣,以此進一步提高蜀川農業大學的基礎學科建設,以及老師們的各種福利待遇。

而且這10億並不是一鎚子買賣,從現在開始到日後出成績之前,仙女公司每年都會捐贈10億人民幣給蜀川農業大學!

好嘛!

華國的大學,除了前十之外,就沒有一個大學的年度撥款能超過10億的。

仙女公司的這麼一大筆捐贈,再加上本身的國家和省里的撥款,直接就相當於把蜀川農業大學推到了華國前五的位置上!

然後吳忠民就抖擻了起來。

蜀川農業大學當天就出了一個告示,凡是對農業技術有鑽研的人,無論是教授老師,還是農業站工作人員,甚至是田間把式,只要你在某個方面有一技之長,都可以成為蜀川農業大學的特聘專家,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以及和仙女農業物聯網公司的合作之中。

至於待遇嘛,那肯定是不虧待的。

總共分為五個大級別,最低的五級專家一個月底薪就是10000元,下鄉和帶學生又有其它的各種補助,如果做出了貢獻,那麼獎金的都另算。

一年算下來,五級專家都能分到20萬左右,一級專家就更了不得,直接突破500萬年薪,然後還有項目成果的分紅!

告示傳遍全國的當天,就有20000多個電話打到了蜀川農業大學的總機上面,弄得幾個兼職接電話的輔導員忙得不可開交。

各個農業大學的領導們駭然發現,自己手下的專家精英們,也很是心動,甚至不少人都有辭職去蜀川乾的意思。

這下子他們算是了解到蕭奇的險惡用心了。

原來這10億並不是給蜀川農業大學的啊,而是拿來勾搭自己這邊的專家學者的啊!

看著這麼多的錢,就算是領導們自己都動心,更別說貧窮清苦慣了的農業專業的專家了!

別說是一年500萬的一級專家,就是第五級的專家薪水,也是一個絕對的高薪厚祿啊!

想著自己的專家老師教授們全部都出走,領導們就一陣恐慌,他們走了,我們還辦什麼大學啊?

一時間,各個農業大學的領導們,紛紛就向農業部發出了申訴,說蜀川農業大學這樣做太破壞規矩了,不能讓他們這麼亂來。

但農業部這邊也不好受,嗯,應該說他們也是處於矛盾分歧之中。

一部分的領導呵斥蜀川農業大學用金錢來僱傭人,沒有一個長期持續性發展。

另一部分的領導卻贊成蜀川農業大學這麼做,因為這樣可以積極的激發農業專業人才的幹勁兒和研發熱情,說不定過幾年之後,就又能出現一個如同袁隆平老師一樣的巨擘,那時候就是整個華國的福氣了!

最後這事兒還直接鬧到了府院的常務會議上去了。

作為近幾屆府院老大的卞總,被譽為是最關心農業的老總,廢除農業稅這個流傳千古的政策,就是從他手裡出來的。

因此對於農業方面的事情,卞總其實是非常懂的。

在常務會議的討論中,卞總很旗幟鮮明的支持了蕭奇,這並不是他非常喜歡蕭奇的實幹精神,而是在於蜀川農業大學的策略,非常有利於整個農業的健康發展。

「為什麼不能打破陳規呢?為什麼非要讓農業專家都困在一個地方,不了解其它地方的農業生產、地貌、土壤、氣候等等呢?古代的大夫都知道到處行醫來增長見識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為什麼農業專家不行呢?

在美國和歐洲,農業專家都是非常富足的人,他們有著令人羨慕的生活,從而才有更多的精神投入到農業研發之中。而我們國家呢?農業專家比不了電影學院的老師賺外快,更比不了經濟系的老師去講座掙錢,屬於非常清貧的一批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都過得一般,這樣子又怎麼能奢求人家做更多的貢獻呢?

我看蜀川農業大學的辦法就挺好,和古代的千金買馬骨是差不多的。這些專家學者們集中在蜀川,大家互相探討和研究,一起尋找出更多適合農業生產的辦法,一起多多的教導學生,這不就挺好的嗎?為什麼非要反對呢?」

卞總的這番發言,雖然沒有被刊登在報刊上面,但也通過各種渠道,讓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於是,不但農業部迅速的形成了統一的口徑,各大農業大學也都不再鬧騰,而是從其它方面想辦法留住人才。

他們雖然沒有很多的工資和獎金髮,但是其它的各種福利,比如職稱解決、家屬就業、福利房分配等等,可都也是實打實的好處。

這些農業大學也不求能留住全部的人才,只要能留住一半的主力就算是一個勝利。

相比起這些農業大學的愁眉苦臉,蜀川農業大學卻是喜氣洋洋。

眼看著自己所在的學校就要飛黃騰達,自己一群人的待遇就要大大增加,合作的事業也是非常有前途的,他們能有什麼不高興的?

唯一讓這些學校的中層領導們擔心的,就是蕭奇特意讓蜀川農業大學加上的「農業站」和「田間把式」這些專業人才的招聘。

雖然這些人有著農業一線生產的豐富經驗,但畢竟是野路子,能不能和自己這群正統的專家們合拍,還是一個問題。

如果是互相之間有矛盾,那到時候該怎麼處理,又是一個難題。

這事兒關金豹也去問了蕭奇,結果蕭奇的回答是,「事實證明一切。我不管誰的說法正確,讓我看到實際的成效,才是最重要的判斷標準!以後遇到這些事情,就讓他們分開去做,誰做得更好,成績越好,不就是一目了然嗎?這點錢,我們浪費得起!」

好吧。

既然大金主都這麼說了,那還有什麼問題?

而且這一條規定加入了細則之中,就讓許多心存疑慮的農業站工作人員、田間把式們踏實了下來,達成的意向人數迅速的增加了起來。

經過他們這麼一鬧,蕭奇倒是又想起了一事兒,跟牛儒正說了一下之後,就派人去緬甸那邊,準備招聘幾十個熟悉那邊地形和農業的專家能手來。

因為在東南亞,緬甸的糧食產量非常高,而且一年能收穫至少2季,南部地方3季都不是問題。

以後在緬甸買糧食,甚至是自己去租賃土地種糧食,都需要他們本地的專家來參與,有了幾方面的共同努力,從而才能大幅度的提高出口到華國的糧食產量。

為此蕭奇決定,在西南推行了新興農業物聯網種植模式後,下一步就去緬甸試行,一旦成功了的話,對於華國的糧食安全有著重大的意義。

這個計畫得到了牛儒正的雙手贊成,狠狠的表揚了蕭奇的聰明才智,渾然忘記了之前蕭奇不願意去緬甸修港口時,他張口就呵斥蕭奇是小農主義,沒有奉獻精神了。

牛儒正甚至還讓蕭奇不要把眼光只放在緬甸,附近的寮國、越南、柬埔寨等窮國,都是可以利用發展的對象。

蕭奇立刻就明白了牛大叔的意思。

把農業生產發展到這些國家,不僅僅因為它們的地域發展農業非常有利,還因為這些國家就在華國邊兒上,有什麼事情都好解決,也更有利於華國牢牢的掌控它們,不至於一遇到什麼事情就會被人掐住脖子。

這些年來,華國可是嘗夠了被人卡住脖子的日子了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