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2章 打造第三個幸福城市的開始

西南三省過年的味道,沒有北方那麼的濃。

通常過年,雖然也有廟會什麼的,比如蓉城每年也會在武侯祠等地方舉辦新春廟會,但總覺得不是那種味道。

可1月元旦過後的這段時間,蓉城卻熱鬧了起來。

數百個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和警察、城管們,一起在大街小巷裡面拉起了線路,在各種旗杆、電線杆上面,安裝起了一個又一個的監控攝像頭。

監控攝像頭安裝得特別醒目,而且非常的密集,經常引得老大爺、小孩子們圍觀個不停。

「警官,你們在弄什麼啊?是不是監控汽車違法的探頭?」

「不是的,大爺,我們在安裝監控街面情況的攝像頭,有了這個過後啊,小偷什麼的就不敢再猖狂了,一旦有什麼也容易立刻的抓住他們!」

「真的嗎?有這麼好?」

「當然是的,大媽,在春節之前,我們蓉城的六大主城區的主要街道,就能連成一個網路。這樣小偷或者搶劫犯們想要跑到哪裡,都會被監控攝像頭給拍到,我們警察就能很快的圍堵他們了!」

「太好了!我們家這裡是老廠礦的區域,這些年經常一到春節就被偷東西,真是可惡極了!你們早這樣努力多好!」

「嘿嘿,王大媽,你這就不知道了吧!這事兒要不是咱們蕭市長推動,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開始做!」

「是蕭市長推動的?」

「當然啰,蕭市長出面,讓仙女公司、小鳥網等公司,一起捐贈了100億人民幣,拿來作為蓉城市的幸福基金,所以才有錢來弄這些啊!」

「嘩,花這麼多的錢,有效果嗎?」

「肯定有!我之前去過道陰市,也就是蕭市長之前推行的幸福城市計畫的城市,那裡不但是城市漂亮,而且非常的安全、和諧、幸福,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啊,才不像大城市這麼的冷漠!還不就是靠了這個幸福城市計畫?」

「那敢情好啊,到處都和諧幸福,那就好啰!」

「……」

如此這樣的談話,在蓉城的大街小巷之中都不少見。

有了遠殷市和道陰市的經驗,王敏盛推行幸福城市計畫,已經是輕車駕熟。

隨著天網計畫的不斷推進,其餘的「見義勇為獎金」、「助人為樂獎金」、「尊老愛幼獎金」……等等項目,也第一次真正的走進了蓉城的千家萬戶。

西南三省固然是比不上北方的歷史悠久,比不上南方的繁華,但是這裡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民風比較淳樸。

因為身處內陸,這裡的人們通常也沒有那麼多複雜的心思,因此才會有那麼多的民族在彩雲能快樂的融合生存下去,才有著蜀川的天府之國美譽,才會在黔州那麼惡劣的條件下,歷朝歷代都沒有大規模的騷亂的情況發生。

當然了,這也只是說相對來說。

事實上哪裡都會犯罪,哪裡都會有壞人,哪裡都會有膽小的人。

但這些都不是問題,只要把社會上的力量都擰成一股繩,然後積極的引導到正確的方向,那麼歪風邪氣就沒辦法蔓延,甚至沒辦法生存。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在學校裡面遇到小偷或者是搶劫犯,那麼他們很有可能的結局就是被打死,絕大部分的學生都會蜂擁著去參與這種懲惡的活動。

這是因為學生們的熱血未冷,學校的風氣就是這樣的積極向上,絕大部分的學生都這樣的話,即使是那些膽小一點的學生,也會被這股子氣氛帶動起來,從而跟著他們一起見義勇為。

而蕭旭父子的幸福城市計畫,就是用金錢的力量,引導這種積極淳樸的風氣,讓它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個習慣。

用金錢開道,雖然是顯得功利了一些,但在這個浮躁的年代,也只有這樣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你看遠殷市和道陰市,不就是因為這樣才在短期之內成為了幸福指數非常高的城市嗎?

而且到了現在,最早實行這些政策的遠殷市,犯罪率已經低到了一個跟歐美的田園城市都差不多的地步,完全讓人吃驚。

甚至在這兩年,許多外地人還專門的遷入到了遠殷市,使得遠殷市的人口增加了16%,外加房地產的價格上漲了11%,幾乎是領先了蜀川省內絕大部分的城市。

能達到現在的水準,只花費了並不算多的金錢代價,實在是太划得來了。

這也是為什麼蕭旭願意在一個又一個城市推行幸福城市政策的原因。

如果蕭奇的財力允許,他甚至想要把整個政策惠行全蜀川,然後用全蜀川的這個試點向大家證明,這種政策的可靠性和光明前景。

然後由國家在全國的範圍內,統一的實行這種幸福城市政策,雖說不能把華國培養成上古的時候的路不拾遺的地步,但大大改善風氣,成為一個文明素質的有著強大內涵的國家,卻並不是太難的事情。

當然了,這事兒想要實現,也不是三五年就能達到的。

首先惠行全蜀川的一步,就基本上不大現實,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更因為蕭奇出了這麼多錢,一定會被要求付出更多的問題。

怎樣讓國家很正常的接過這個擔子,而不是依靠民間的力量來推動,是蕭旭一直在思索的問題。

略開這個長久的事情不提,現在僅僅是一個開始,蓉城市人民就感受到了天網以及各種獎勵基金的威力。

首先在接下來的這三天時間裡,蓉城市主城區一共抓了32個小偷、58個在人多的場所搶劫的人,另外還有5個酒駕車禍後、找人冒名頂替的傢伙。

在這個過程之中,一共湧現了22個見義勇為的人,都得到了第一筆或多或少的「見義勇為獎金」,並且還由政府公務員把獎金和證書專門送到了他們的家裡和單位上,著實讓這群勇敢的人風光了一把。

蓉城的電視台因此專門製作了一個專輯,一方面是講解天網中心的作用,以及各種幸福基金的發放政策,另一方面也是讓大家更加熟悉蕭旭的幸福城市理念。

配合著最近取得的一系列的成就,這個節目獲得了巨大的反響。

特別是對於天網中心到處架構監控攝像頭這一點,大家根本沒有任何的抵觸,反而是舉起雙手的歡迎。

這可和西方世界不一樣,在那些地方,你要是敢這麼做,就等著被人控告和彈劾吧!

但在華國這裡,在這個改革開放後,人們的生活富裕了,但安全感卻不大的時代,安裝監控攝像頭,用天網體系來保證老百姓的安全,卻是非常得到擁護的。

因為這樣一來的話,那些犯罪的事情就全部暴露在了監控攝像頭之下,完全沒有了藏身之地。

所以說,你要做一件事情的話,一定要搞清楚當時所處的環境,以及這裡的基本情況。

只有針對這裡來對症下藥,才能獲得最大的成果。

要說這幾天最熱鬧的地方,肯定要屬楊宇忠在三環路外新租賃的物流和辦公中心了。

因為天網工程需要的攝像頭太多,外加電線、監控屏幕什麼的設備,也需要從廠家發過來備用,所以在電腦一條街的店鋪遠遠不能滿足需要,他便在這裡租了一個佔地十多畝的物流中心,順帶著把辦公也放在這裡。

當然也不是說電腦一條街的店鋪就不用了,在遇到別人的採購的時候,你在市中心有一間鋪面,肯定能方便快捷許多。

從廠家派來的安裝工人、自己僱傭的一群工人,還有小貨車司機……等等人員,這幾天全都在這裡進進出出,忙個不停。

廠家是不可能養太多安裝師傅的,所以來的僅僅是二十多個大工,在他們的帶領下,新招聘的工人就幫著打下手、學習怎麼安裝,以及給他們講解怎麼維護和維修。

雖然主體的工作都是工人們在做,但楊宇忠自己也很忙碌。

他負責和舒申楊一起規劃整體的安裝工程,以及協調在安裝過程中出現的麻煩。

倒不是監控攝像頭附近的居民們嚷嚷,實際上在知道了天網工程的作用之後,幾乎所有的老百姓都表示了強烈支持,再經過電視播出之後,這些安裝工程隊還時不時能喝上大爺大媽端來的熱水。

主要是在於整個天網網路的連接,還有在地下埋線路出的各種小事故。

由於整個工程太浩大了,又比較趕工期,所以那些大工們和市政局商量琢磨一陣,就開始挖掘地下,結果時不時的就有意外發生,比如管道破裂、公路下陷,以及調整線路時造成周圍停電等等,這些都需要緊急處理。

不過楊宇忠卻非常的精神百倍,這幾天忙得一直在物流中心睡覺,但一起床就到處招呼著處理事務,端的是找回了創業初期的那種活力。

也不僅僅是楊宇忠,凡是參與這個項目的工作人員,因為自己乾的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好事兒,所以即使是很忙碌,但也在老百姓的幫襯下,幹得順風順水。

真是好一副其樂融融的忙碌景象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