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0章 追加還是不追加?

在未來,任何一部手機想要賣得更多,市場佔有得更多,那麼最好的途徑就是做合約機。

所謂的合約機,也就是移動運營商一次性向手機生產商購買大批量的手機,然後把這個手機和自己的套餐服務捆綁起來,看似免費,但每個月的套餐使用費卻早已將成本算了進去。

實際上這就是一種分期付款的方式。

不過呢,大家都會被免費拿一部5000的高端手機所誘惑,忍不住就簽下了合約,然後兩三年的合約會讓移動運營商賺得盆滿缽滿。

因為是大批量的購入,一般運營商們合約機的購入價格,會比零售價稍微低一些。

具體的金額要看到底是運營商強勢,還是手機廠商前世。

比如前世的時候,一開始蘋果不那麼暢銷,它簽約給AT&T的時候,基本上是零售價打折的80%。

但等到蘋果風靡全球後,你想要做蘋果的合約機,那麼必須是按照零售價來購買,一點商量都沒有。

反過來說,如果你不是蘋果,你是HTC,你想要讓華國電通做你的合約機的話,那麼你就得降價,零售價的80%、70%甚至60%都有可能。

沒辦法。

店大欺客。

客大欺店。

兩個矛盾從古至今一直都存在,因果關係也是一樣的。

前世蘋果和三星做的都是雙向並進的方式,一方面零售售賣自己的手機,另一方面和各國的移動運營商合作,推出自己款式的合約機,在幫助他們銷量大增的同時,也將很多對手給踩在了腳下。

等到HTC、索尼、NOKIA等想要做合約機的時候,卻因為落後了時代,所以大家都不看好他們,以至於屬於他們的合約機不多,銷量也一般。

蕭奇當然也要做合約機,而且要大做特做。

反正依照仙女公司的強勢,合約機和零售手機都是一樣的價格,Dream Stars賣給誰不是賣呢?

Dream Stars賣出去越多,應用程序商店賣出去的各種APP也就更多,完全有利於Dream Stars更快的佔領市場嘛!

KDDI現在找上門那求合作,這倒是讓蕭奇覺得,自己完全可以早點做準備。

不要單單的知識備貨那些零售的Dream Stars,還應該把給合約機的份額備下。

想想可憐的喬幫主吧,眼看著IPHONE那麼的暢銷,卻連零售都不夠,更別說去賣合約機了。

然而蕭奇心中還是有所懷疑的。

按理說蘋果從4月開始發售到現在,已經過去了5個月的時間,怎麼IPHONE的產量還沒有上來?

郭泰明那邊,蕭奇又不好去問,問了他也不會說,但少年總覺得,喬幫主是不是和前世一樣,故意限制銷量,從而造成市場的飢餓感,從而增加蘋果手機的受歡迎程度?

蘋果從開始發售到蕭奇轉世重生回來,那麼幾代的產品了,就幾乎沒有擺開賣的時候,基本上是到貨後被一搶而空,然後大家又等待一段時間,然後再搶貨……如此的循環。

這種手段多玩幾次之後,大家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了。

於是所有的粉絲們都把喬幫主恨得牙痒痒的。

三星的兩款旗艦產品Galaxy Note和Galaxy S系列,就是趁著蘋果玩飢餓營銷的時候冒出來的,等到蘋果想要打壓的時候,已經是追悔莫及了。

在三星橫空出世以後,IPHONE手機明顯的販賣數量增加了許多,這就充分的證明了,沒壓力就沒進步啊!

前世喬幫主玩了兩年多的飢餓營銷,才遇到了Galaxy Note和Galaxy S系列這些最大的挑戰者。

如若現在也是如此的話,他才玩了幾個月,就遇到了S1倉促上陣,最後被人罵得狗血淋頭的事情,想來肯定會驕傲的再多玩一些時候吧?

要是真的是那樣,蕭奇覺得自己的自己的機會來了。

趁著蘋果在限制產量,盡量減少庫存的時候,如果Dream Stars的備貨量非常充足,那麼衝擊一個天量的銷售量,一舉衝垮IPHONE的驕傲防線,多搶一些市場佔有率,那是完全可能的啊!

蕭奇給Dream Stars定下的12個月銷售量是6000萬部,生產量是8000萬部,庫存準備是2000萬部。

按理說銷售這塊是夠了,但如果加上了合約機這塊,那是絕對的不夠。

單說美國和華國兩個國家,就能消耗掉起碼2000萬部的合約機——不僅僅是華國人愛貪小便宜,美利堅民眾照樣如此。

三哥三姐對電子產品的痴迷也是很大的,比如蕭奇花了1000萬美金給尼爾森調查公司,委託他們做的在最近的一次市場調查發現,對Dream Pad渴求最大的就是三哥三姐們,整個3億的20—40歲人群裡面,居然有50%的人希望擁有一部Dream Pad、而有能力購買Dream Pad又至少有10%,而蕭奇給印度市場的不過是區區100萬部,簡直傷透了三哥三姐們的心!

正好這段時間金色和粉色Dream Pad的產量降了下來,蕭奇又命令仙女工廠的員工們,大量的轉為裝配普通的Dream Pad,差不多能一個月增加150萬部的銷量,最近兩次的銷售,就專門照顧一下三哥三姐了。

連Dream Pad的需求量都是這麼大,那麼Dream Stars的需求量,應該是很大才對!

那些認為先按照8000萬部的產量生產著,如果中途發現情況好,那麼再繼續追加也不遲的想法,卻是非常錯誤的。

因為大規模的生產,備料是非常嚴肅的事情,如果臨時更改計畫,那麼不但有可能無法備齊原材料,就算備齊了也有可能大大的增加成本。

所以一般來說,定下銷量後,除非是像IPHONE這樣的超級受歡迎,否則大規模的追加是不大可能的。

那麼,到底追加不追加呢?

追加多少才合適呢?

蕭奇苦惱了起來。

要是換作之前的非智能手機,那就沒有這麼多的顧慮,反正今年賣不完明年繼續賣就行了。

現在賣的可是智能手機,用日新月異來形容都毫不為過。

連IPHONE這麼牛逼哄哄的霸主,都要每年改款一次,更別說其它的手機了。

你不改款就會落後,落後就會沒人買,所以周期定在一年,已經是一個極限——當初IPAD3、IPAD4,可是一年之內連續推出的,氣得那些買了IPAD3的人大大的罵娘!

或者有人說,就算是沒賣完,那麼很簡單的降價不就行了嗎?

那也不行!

降價太多是傷害品牌的行為,降價太少又無法推動銷量。

反正只要蕭奇的決策失誤,Dream Stars賣不出去,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要爛在手裡,虧錢不說,還得大大的影響士氣。

思索之間,蕭奇一時半刻也沒有下決定。

這種事兒他是不可能找心腹們商量的,因為他不可能把自己擁有未來記憶的事情說出去,那麼心腹們得不到最完整的情報,自然無法給出最正確的建議。

所以他只能靠自己。

思來想去得不到答案的情況下,蕭奇只能暫時把這件事放在一旁,等考慮成熟後再說。

做事情最忌諱的就是慌慌張張的下決定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