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哼哈二將,化血神刀

話說左右見土行孫不見了,只嚇得目瞪口呆,慌忙報與丘引。丘引聽報大驚道:「周營中有此異人也,所以屢伐西岐,俱皆失利。今日不見黃天祥屍首,就是此人盜去,也未可知。」

丘引轉而速傳令:「早晚各要謹防關隘。」

且說土行孫回見黃飛虎,共議取關,忽哨探馬報入中軍:「有三運糧官鄭倫來到,轅門等令。」

黃飛虎點頭,傳令令來。鄭倫至帳前行禮畢,言道:「奉姜元帥將令,催糧應付軍前聽用。」

黃飛虎道:「多蒙將軍,催糧有功,待上功勞簿。」

鄭倫不由道:「俱是為國效用。」

鄭倫偶見土行孫也在此,忙問土行孫道:「足下是二運官,今到此何干?」

土行孫乃道:「青龍關中有一人,名喚陳奇,也與你一樣拿人。吾岳丈被他拿去,壞了性命,特奉元帥將令,來此救援。只他比你不同,他把嘴一張,口內噴出黃氣來,其人自倒,比你那鼻中白氣,大不相同,覺他的便宜,昨日我被他拿去走一遭。」

鄭倫不由皺眉道:「豈有此理,當時吾師傳我,曾言我之法,蓋世無雙。難道此關,又有此異人?我必定會他一陣,看其真實。」

且說陳奇恨鄧嬋玉打傷他的頭面,自服了丹藥,一夜痊癒。次日陳奇出關,竟坐名只要鄧嬋玉出來,定個雌雄。探馬報入中軍:「啟元帥!陳奇搦戰。」

鄭倫出而言道:「末將願往。」

黃飛虎不由道:「你督糧亦是要緊的事,原非先行破敵之職,恐姜丞相見罪。」

鄭倫則道:「俱為朝廷出力,何害與理?」

黃飛虎只得應允。鄭倫上了金睛獸,提降魔杵,領本部三千烏鴉兵,出營來見陳奇,也是金睛獸,提盪魔杵,也有一隊人馬,俱穿黃號衣,也拿著撓鉤套索。鄭倫心下疑惑,乃至陣前大呼道:「來者何人?」

陳奇道:「吾乃督糧上將軍陳奇是也。你是何人?」

鄭倫笑道:「吾乃三運糧總督官鄭倫是也。」

鄭倫轉而問道:「聞你有異術,今日特來會你。」

話畢,鄭倫便是催開金睛獸,搖手中降魔杵,劈頭就打。陳奇手中盪魔杵,迎面交加,一場大戰。怎見得?

二將陣前尋斗賭,兩下交鋒誰敢阻;這一個似搖頭獅子下山崗,那一個不亞擺尾狻猊尋猛虎。這一個忠心定要正乾坤,那一個赤膽要把江山輔,天生一對惡星辰,今朝相遇爭旗鼓。

話說二將大戰虎穴龍潭,這一個惡狽狠,圖睜二目;那一個格吱吱,咬碎恨牙。只見土行孫同哪吒出轅門來看二將交兵,連黃飛虎同眾將,也在門旗下,都來看廝殺。

鄭倫正戰之間,自忖此人,當真有此法術,打人不過先下手為妙,把杵在空一擺。鄭倫部下烏鴉兵,行如長蛇陣一般而來。陳奇看鄭倫擺杵,士卒把撓鉤套索,似有拿人之狀。陳奇搖杵,他那飛虎兵也有套索撓鉤,飛奔前來。正是:能人自有能人伏,今日哼哈相會時。

鄭倫鼻子里兩道白光,出來有聲。陳奇口中黃光,自迸出。陳奇跌了個金冠倒躅,鄭倫跌了個鎧甲離鞍。兩邊兵卒,不敢拿人,各人只顧搶各人主將回營。

鄭倫被烏鴉兵搶回,陳奇被飛虎兵搶回,各自上了金睛獸回營。

土行孫同眾將,笑得腰軟骨酥。

鄭倫自嘆道:「世間又有此異人,明日定要與他定個雌雄,方肯罷休。」

且說陳奇進關來,見丘引盡言其事。丘引又聞佳夢關失了,心下不安。

次日,鄭倫關下搦城。陳奇上騎,出關言道:「鄭倫!大丈夫一言已定,從今不必用術,各則手上工夫,你我也難得會。」

說罷,二人各自催開坐騎,又殺了一日,未見輸蠃。

只見黃飛虎與眾將,俱在帳上,共議取關之策。哪吒道:「如今土行孫也在此,不若今夜我先進關,斬關落鎖,夜裡乘其無備取了關為上策。」

黃飛虎一聽不由點頭忙道:「全仗先行。」

正是:哪吒定計施威武,今夜青龍屬武王。

話說丘引在關內,修表進朝歌,遣將來此協同守關,共阻周兵。不覺是一更時分,土行孫先進關里來,暗暗在囹圄中,打點放黃天祿、太鸞。二更時分,哪吒登風火輪,飛進關來,當在城樓上,祭起金磚,把守門軍士打散,隨即撞開拴鎖,周兵吶喊一聲,殺進城中,金鼓大作,天翻地覆,城中大亂,百姓只顧逃生。

土行孫在囹圄中,聽得吶喊,忙放了黃天祿、太鸞,殺出本府來。

丘引還不曾睡,聽到動靜慌忙上馬,提槍出府,只見燈光影 ,火把叢中,見金甲紅袍,乃武成王黃飛虎,哪吒登風火輪,使槍殺來。鄧秀、趙升、孫焰紅把丘引圍在當中。

鄭倫殺進城來,正遇陳奇,二將交兵大戰。

黃天祿從後面殺出府來,土行孫倒拖混鐵棍,往丘引馬下舉棍打來。丘引不及堤防,被土行孫一棍,正打著他馬七寸。那馬便前蹄直豎,把丘引跌下馬來。黃飛虎看見,忙拈槍刺來,丘引已借土遁去了。正是死生有定,不該絕於此關。

且言眾將圍住陳奇,被哪吒祭起乾坤圈,打中陳奇,傷了臂膊,往左一閃,被黃飛虎二槍,刺中脅下,死於非命。

一戰殺到天明,黃飛虎收兵查點,只走了丘引。黃飛虎升廳,出榜安民,查明戶口冊籍,留將守青龍關。

黃飛虎回營,先有哪吒報捷,土行孫仍催糧去了。

且說姜尚在中軍,與眾將正議三略六韜,報事官報:「元帥!哪吒等令。」

姜尚忙命傳進來,哪吒至中軍,備將取了青龍關事,說了一遍,弟子先來報捷。

姜尚大悅,謂眾將道:「吾意先取此二關者,欲通吾之糧道。若不得此,倘紂兵斷吾糧道,前不能進,使不能退,我先首尾受敵,此非全勝之道也。故為將先要察此,今幸俱得,可以無憂。」

眾將皆道:「元帥妙算,真無遣策。」

正談論間,左右報:「黃飛虎等令。」

姜尚忙道:「令來。」

黃飛虎至中軍,打躬行禮。姜尚賀過功,因不見鄧九公、黃天祥在前、心中甚是凄楚,嘆道:「可惜忠勇之士,不得享武王之祿耳。」

隨後,營中治酒慶功歡飲。

次日,姜尚差辛甲先下一封戰書。

話說汜水關韓榮,見姜尚按兵不動,分兵取佳夢關、青龍關,速速差人打探,回報二關已失。韓榮對眾將道:「今西周已得此二關,軍威正盛。我等正當中路,必須協力共守,毋得專恃力戰也。」

眾將各有不忿之色,願決一死戰。正議間,聞報:「報!姜元帥遣官下戰書。」

韓榮命令來,辛甲至殿前,將書呈上。韓榮接書展開觀看,書曰:「西周奉夫征討天寶大元帥姜尚,致書於汜水關主將麾下:常聞天命無常,惟有德者,永獲天眷。今商王紂淫酗肆虐,暴殄下民,天愁於上,民怨於下,海宇分崩,諸侯叛亂,生民塗炭;惟我周王,特恭行天之罰。所在民心效順,強梁授首;所有佳夢關、青龍關逆命,俱已斬將搴旗,萬民歸順。今大兵至此,特以尺一之書,咸使聞知,或戰或降,早賜明決,毋得自誤。」

韓榮觀看畢,即將原書批回,來日會戰。

辛甲領書回營,見姜尚道:「奉令下書,原書批回,明日會兵。」

姜尚整頓士卒,一夜無詞。

次日,姜尚行營鼓響,大隊擺開出轅門,在關下搦戰;有報馬報入關來:「今有姜元帥關下請戰。」

韓榮忙整點人馬,放炮吶喊出關。左右大小將官分開,韓榮在馬上,見姜尚號令森嚴,一對對英雄威武。怎見得?有鷓鴣天一詞為證:殺氣騰騰萬里長,旌旗戈戟透寒光;雄師手仗一環劍,虎將鞍橫丈八槍。軍浩浩,士忙忙,鑼鳴鼓響猛如狼;東征大戰三十陣,汜水交兵第一場。

話說韓榮在馬上見姜尚,口稱:「姜元帥請了!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元帥何故動無名之師,以下凌上,甘心作商家之叛臣?吾為元帥不取也!」

姜尚乃笑道:「將軍之言差矣!君正則居其位,君不正則求為匹夫不可得,是天命豈可常哉?惟有德者能君之。昔夏桀暴虐,成湯伐之,代夏而有天下。今紂王罪過於桀,天下諸侯叛之,我周特奉天之罰,以討有罪,安敢有逆天命,厥罪惟鈞哉?」

韓榮大怒道:「姜子牙!我以你為高明之士,你原來是妖言惑眾之人。你有多大本領,敢出大言?哪員將與吾拿了?」

旁有先行王虎,走馬搖刀,飛奔前來,直奔姜尚。

只見哪吒已登風火輪,舉槍忙迎,輪馬相交,刀槍並舉;兩下吶喊聲不息,鼓角齊鳴。未及數合,哪吒奮勇一槍,把王虎挑於馬下。

魏賁見哪吒得勝,把馬一磕,搖槍前來,飛取韓榮。韓榮手中戟,迎面交還,魏賁的槍勢如猛虎。韓榮見先折了王虎,心下已自慌忙,無心戀戰。只見姜尚揮動兵將,衝殺過來,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