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聞仲伐東海,晁田探西岐

陳十策?聽到聞仲的話,心中暗暗鬱悶叫苦不迭的紂王,表面上卻是只得裝作一副虛心受教的樣子應道:「老太師有何事要陳述,儘管說來!」

「臣啟大王,若要成湯江山永固,陛下需聽臣十策!」聞仲頓時便是拱手鏗鏘有力的沉聲道:「第一件:拆鹿台,安民不亂;第二件:廢砲烙,使諫官盡忠;第三件:填蠆盆,宮患自安;第四件:去酒池、肉林,掩諸侯謗議;第五件:貶妲己,別立正宮,使內庭無蠱惑之虞;第六件:勘佞臣,速斬費仲、尤渾而快人心,使不肖者自遠;第七件:開倉廩,賑民饑饉;第八件:遣使命招安於東南;第九件:訪遺賢于山澤,釋天下疑似者之心;第十件:納忠諫,大開言路,使天下無壅塞之蔽。」

紂王聽的不禁略微皺眉:「鹿台之工,費無限錢糧,成工不毀。今一旦拆去,實是可惜。此等再議。二件『砲烙』,准行。三件,『蠆盆』,准行。五件,『貶蘇後』,今妲己德性幽閑,並無失德,如何便加謫貶?也再議。六件,大夫費、尤二人,素有功而無罪,何為讒佞,豈得便加誅戮!除此三件,以下准行。」

聞仲頓時奏道:「鹿台功大,勞民傷財,萬民深怨,拆之所以消天下百姓之隱恨。皇后諫陛下造此慘刑,神怒鬼怨,屈魂無申,乞速貶蘇後,則神喜鬼舒,屈魂瞑目,所以消在天之幽怨。勘斬費仲、尤渾,則朝綱清凈,國內無讒,聖心無惑亂之虞,則朝政不期清而自清矣。願陛下速賜施行,幸無遲疑不決,以誤國事,則臣不勝幸甚!」

「太師所奏,朕准七件;此三件候議妥再行。」紂王聽的有些不耐,忙道。

聞仲急道:「陛下莫謂三事小節而不足為,此三事關係治亂之源,陛下不可不察,毋得草草放過。」

君臣相辯間,只見大夫費仲卻還不識時務,出班欲要啟奏。

「費大夫,未見我與大王論事?你有何言要說?」聞仲見狀不由面色一沉。

費仲遂道:「太師雖位極人臣,不按國體:持筆逼君批行奏疏,非禮也;本參皇后,非臣也;令殺無辜之臣,非法也。太師滅君恃己,以下凌上,肆行殿庭,大失人臣之禮,可謂大不敬!」

聞仲一聽,頓時眉心神目睜開,長髯直豎,大聲怒道:「費仲巧言惑主,氣殺我也!」

說話間聞仲便是抬手一拳,把費仲打下丹墀,面門青腫。

尤渾見狀頓時出班進言:「太師當殿毀打大臣,非打費仲,即打陛下矣!」

聞仲一聽不禁雙目虛眯的看向尤渾:「汝是何官?」

尤渾當即略微挺胸道:「吾乃是尤渾。」

「哦?原來是你!兩個賊臣表裡弄權,互相回護!」恍然一笑的聞仲,旋即便是面色一沉怒喝道。

話畢,聞仲豁然上前,只一掌打去,把那奸臣尤渾翻筋斗跌下丹墀有丈余,然後喚左右沉聲吩咐:「將費、尤二人拿出午門斬了!」

當朝武士最惱此二人,聽得太師發怒,頓時忙上前將二人推出午門。

見聞仲已是怒沖牛斗,紂王只得沉默無言,口裡不言,心中暗道:「費、尤二人不知規矩,自討其辱。」

聞仲再次請奏請紂王下旨斬殺費、尤二人。而紂王又怎肯殺費、尤二人,遂道:「太師奏疏,俱說得是。此三件事,朕俱總行;待朕再商議而行。費、尤二臣,雖是冒犯參卿,其罪無證,且發下法司勘問,情真罪當,彼亦無怨。」

聞太師見紂王再三委曲,反有兢業顏色,自思:「我雖然說為國直諫盡忠,但使君懼臣,豈不是先得欺君之罪矣。」

心中如此想著,暗嘆一聲的穩住便是跪而奏道:「臣但願四方綏服,百姓奠安,諸侯賓服,臣之願足矣,敢有他望哉!」

「將費、尤發下法司勘問。七道條陳限即舉行;三條再議妥施行,」見狀鬆了口氣的周圍頓時忙道,轉而回宮,令百官散朝。

聞仲回到府中,猶自為黃飛虎反叛之事暗嘆不已,又憂心西岐,略一思忖之後,便是吩咐左右,擂鼓聚將,共商軍事。

不一時,眾將官俱至參謁。太師問道:「列位將軍,今黃飛虎反叛,已歸西岐,必生禍亂,今不若先起兵,明正其罪,方是討伐不臣。爾等意下如何?」

內有總兵官魯雄出而言道:「末將啟太師:東伯侯姜文煥年年不息兵戈,使遊魂關竇榮勞心費力;南伯侯鄂順,月月三山關,苦壞生靈,鄧九公睡不安枕。黃飛虎今雖反出五關,太師可點大將鎮守,嚴備關防,料西岐縱起兵來,中有五關之阻,左右有青龍、佳夢二關,飛虎縱有本事,亦不能有為,又何勞太師怒激。方今二處干戈未息,又何必生此一方兵戈,自尋多事。況如今庫藏空虛,錢糧不足,還當酌量。古云:『大將者,必戰守通明,方是安天下之道。』」

「老將軍之言雖是,猶恐西土不守本分,倘生禍亂,吾安得而無準備。況西岐南宮适勇貫三軍,散宜生謀謨百出,又有姜尚乃道德之士,不可不防。一著空虛百著空。臨渴掘井,悔之何及!」聞仲點頭稱道。

魯雄忙道:「太師若是猶豫未決,可差一二將,西出五關打聽西岐消息。」

聞仲頓時忙點頭道:「將軍之言正是。」

說話間聞仲便是忙問左右:「誰為我往西岐走一遭?」

內有一將應聲道:「末將願往。」

此人乃佑聖上將晁田,見太師躬身施禮道:「末將此去,一則探虛實;二則觀西岐進退巢穴。「聞仲聞言大喜,遂令晁田領兵三萬,去探西岐虛實。

有道是:天下興,好事行;天下亡,禍胎降。聞仲方上條陳,朝中之事剛略微好了些,不想東海又傳來了平靈王造反的消息。

次日早期,聽得聞仲奏報平靈王造反的消息,紂王不禁驚怒:「不想剛平了北海,平靈王又來造反,太師,如之奈何?」

聞仲奏道:「臣之丹心,憂國憂民,不得不去,臣準備儘快趕往東海,削平反叛。願陛下早晚以社稷為重,條陳三件,待臣回再議。」

紂王聞奏大悅,巴不得聞太師去了,不在面前攪擾,心中甚是清凈;忙傳諭:「發黃旄、白鉞,即與聞太師餞行起兵。」

紂王擺駕出朝歌東門,親送聞仲,命斟酒賜與太師。

聞仲接過對紂王殷切開口道:「臣此去無別事憂心,願陛下聽忠告之言,以社稷為重,毋變亂舊章,有乖君道。另晁田將軍西去西岐,戰事將其,陛下也要關切一二。臣此一去,多則一載,少則半載,不久便歸。」

紂王自是一個勁的應著。太師用罷酒,一聲炮響,起兵徑往東海去了。

……

轟天炮響,震地鑼鳴。轟天砲響,汪洋大海起春雷;鎮地鑼鳴,萬仞山前飛霹靂。人如猛虎離山,馬似蛟龍出水。旗幡擺動,渾如五色祥雲;劍戟輝煌,卻似三冬瑞雪。迷空殺氣罩乾坤,遍地征雲籠宇宙。征夫勇猛要爭先,虎將鞍鞽持利刃。銀盔蕩蕩白雲飛,鎧甲鮮明光燦爛。滾滾人行如泄水,滔滔馬走似狻猊。當真是氣勢恢宏,一支雄師!

話說這晁田、晁雷人馬比聞仲東伐東海出發尚早些,出朝歌,渡黃河,出五關,曉行夜住,非止一日。哨探馬報:「人馬已至西岐。」

晁田遂傳令安營紮寨,派出哨探遍探周圍百里,與兄弟晁雷商議軍情。

且說姜尚在相府閑坐,忽聽有喊聲震地,姜尚驚的起身,暗道:「為何有喊殺之聲?」

不時府中管家姜雙來報:「啟稟老爺,朝歌派大軍而來,現已駐紮西門。」

姜尚一聽頓時心中暗道:「成湯何事起兵來侵?莫不是為了武成王……」

心念電轉間,姜尚頓時便是忙傳令擂鼓聚將。不一時,眾將上殿參謁。姜尚不禁道:「成湯人馬來侵,卻不知是何緣故?」

眾將聞言略微相視,沉默片刻之後,不禁都是看向了黃飛虎和黃滾父子。

「丞相,此次成湯派兵前來,大半是為了我。我願親自率兵前去迎敵!」黃飛虎面對眾人的目光,頓時便是出班請命道。

姜尚見狀不由擺手道:「武成王勿急!情況未明,不宜擅自交戰,且看對方如何作為,再議誰人出戰不遲!」

「是!」聽姜尚這麼說,黃飛虎只得應了聲,退入班列。

眾人靜等消息間,忙碌政務的武王姬發也是忙趕了過來,引得眾將恭迎,姜尚更是親自請其在主位坐下。而武王也是敬重姜尚,吩咐讓人在一側放了座椅,供姜尚安坐。

眾人靜待間消息間,探馬報稱:「有將搦戰。」

姜尚一聽頓時挑眉問道:「誰去問虛實走一遭」

言未畢,大將南宮适應聲班道:「末將願往。」

見南宮适搶了先,本欲應聲的黃飛虎,不禁有些無奈的保持了沉默。雖然他受武王恩重,想要還報,可卻也不想去與南宮适相爭,否則定然為西岐文武所厭。畢竟,黃飛虎新來,便得武王重用,早已使得西岐文武權貴心中有些不自在了。

姜尚點頭許之,南宮适領一支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