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遠東故事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三)中村膽氣粗壯

這也是水野泰輔這傢伙能在陸大畢業10年後就躍居野戰部隊大佐聯隊長一職的基礎,當然,那個田中大將的堂弟田中斗笠王比水野更變態,陸大22期畢業的田中斗笠王陸大畢業後只用了9年不到的時間就躍居大佐炮兵聯隊長。

水野雖然脾氣暴躁,但他的步兵第7聯隊卻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旅團長武藤信義之所以只答應給水野一個大隊的兵力進攻哈爾科夫東城,原因很簡單,武藤的視線並不放在西邊的哈爾科夫,而是準備在東邊進行圍城打援,目標則是東面的烏克蘭步兵第3師、第4師,所以步兵第23旅團才需要集中5個步兵大隊的主力在東面擺開口袋陣,而在西邊,只給水野留了他的主力步兵第19大隊。

當然,步兵第7聯隊和第19聯隊的兩個炮兵大隊都撥給了水野泰輔指揮,同時,步兵第20、第21大隊的M81迫擊炮小隊都留給了水野泰輔,同時,中國裝甲第2營的營屬迫擊炮排8門M81迫擊炮也和裝甲第2營1連一起加強給了步兵第19大隊。

這樣,41歲的水野泰輔大佐手裡能直接指揮的兵力如下:第7聯隊步兵第19大隊全部,這個標準的1100人編製的步兵大隊包括:30人的大隊部,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大車和騾馬)4個步兵中隊;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14人的中隊部和3個機槍小隊,1個彈藥小隊)每排4挺勃朗寧7·62氣冷式重機槍,總數12挺;一個55人的炮小隊,1個10人的小隊部,1個15人的彈藥班,兩個15人的炮班各裝備4門中國產81mm營屬迫擊炮。

步兵第20、第21大隊所屬的55人的炮兵小隊,各裝備8門M81迫擊炮。

步兵第7聯隊的炮兵第7大隊,編製為364人,編有兩個170人的炮兵中隊,各裝備4門75mm三八式野炮。

步兵第19聯隊的炮兵第19大隊,同樣編製為364人的,編有兩個170人的炮兵中隊,各裝備4門75mm三八式野炮。

此外,作為聯隊的防空力量,步兵第7聯隊配置的一個高射炮/反坦克炮中隊,一個14人的中隊部3,3個小隊各有2個12人的炮班,每個炮班裝備1門中國產的M1918—37—AA高射炮/反坦克炮,整個中隊的高射炮數量為6門。

隨著中國制M1918—37—AA高射炮/反坦克炮在聯軍部隊中的普及和裝備,日本聯隊一級的炮兵大隊也紛紛把原來的75mm山炮換成了威力更大的75mm野炮,而直射對方工事目標的任務則交給了中國制最新式的37mm高射/反坦克炮來承擔。

中國裝甲第2營1連的10輛FD—17II輪式裝甲戰車,以及裝甲第2營的營屬M81迫擊炮排,中國裝甲部隊的指揮官是裝甲2營1連的連長史青尚上尉。

水野泰輔大佐覺得自己是兵強馬壯火力驚人,他手裡的殺手鐧除了2個野炮兵大隊16門三八式野炮之外,就屬32門的中國產的M81營屬迫擊炮,當然M81不能跟對方的75mm克虜伯野炮對PK,可是用來收拾陣地上烏克蘭人的MG08機槍和7·6cm輕迫擊炮卻是相當管用,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都剛剛的。

至於史青尚的裝甲第1連那10輛FD—17II輪式裝甲戰車,則是水野泰輔手裡最後的殺手鐧,不到關鍵時刻根本不打算上陣。

這一場攻堅和防禦作戰,註定是你來我往的拉鋸戰,旅團長武藤信義給水野的任務就是不斷的消耗和摧毀對方的機槍工事和迫擊炮陣地,要把對方打的抬不起頭來,一旦壓制住對方的機槍和迫擊炮火力,除非烏克蘭人狠心把大橋炸掉,否則對方鐵定守不住。

這不是一場比誰的人海戰術更生效的戰鬥,而是比誰的火力和後勁更足的戰鬥,黎尚指揮的裝甲第2營的第2連和第4連,則沿著哈爾科夫森林裡三岔路口北側的小路,繼續向南沿河推進,為迂迴到哈爾科夫城南的戰術行動大張聲勢,往南的路雖然崎嶇和狹窄,但綁上防滑鏈的FD—17II輪式裝甲戰車依然能推進……

水野把步兵第20、第21大隊的軍旗都挪了一部分給步兵第19大隊,他打算每次進攻都換一次番號,目的是造成至少有一個日本步兵聯隊在揮軍猛攻哈爾科夫東城的假象,其實步兵第23旅團的主力,這時候卻在旅團長武藤信義的直接指揮下,沿著大路向東推進到了8公里之外,那裡是圍城打援的口袋陣的位置。

武藤手裡除了5個步兵大隊主力之外,還有中國少校吳克仁指揮的獨立裝甲營的助陣,裝甲第3連依然拱衛著旅團部,而裝甲第2、第4連則已經在黎尚的帶領下向南深入沿河推進而去。

與此同時,從哈爾科夫上游的浮橋渡口到這邊的三岔路口以北3公里處,也就是武藤的炮兵核心陣地附近的大本營和後勤基地,一條由中國裝甲營的道奇1噸半軍用卡車和日本後勤部隊的大車混合而成的後勤運輸線也被建立了起來,源源不斷的物資從哈爾科夫城北的火車站卸下來,在步兵第23旅團的輜重部隊運輸下運上前線,重點是囤積炮彈和燃料,這條後勤保障線的距離大致在30公里不到,沿途都放了警戒。

「聯隊長閣下,我請求動用中國裝甲部隊衝擊,烏克蘭人在對岸橋頭堡工事里至少有近20挺MG08重機槍在攔截我的進攻部隊,現在步兵第19大隊第73步兵中隊已經傷亡了三分之一的兵力,這仗這麼打下去太得不償失了!」梗著脖子氣喘吁吁的是剛帶領部隊衝擊大橋未果的步兵第19大隊大隊長中村孝太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