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遠東故事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六)雄赳赳氣昂昂

出發前團長呂煥炎上校特地囑咐過黎尚,這次裝甲第3營配屬給武藤旅團作戰,那和呂煥炎昨天帶領2個裝甲營協同酋崎正剛的步兵第18聯隊作戰的情形大有不同,武藤作為日本將領中的少壯派精英,無論是帶兵還是戰場指揮都是有幾把刷子的主,黎尚的裝甲第3營要擺正配角的位置,既要完成武藤布置的作戰任務,又不能事事強出頭去搶武藤和步兵第23旅團的風頭,各種分寸就得靠黎尚好好把握……

裝甲第3營營長黎尚少校,那在呂煥炎手下的3個主力裝甲營營長里算是能文能武能打硬仗也會打巧仗的主,呂煥炎的關照他自然心領神會,團長的話里話外重點是自己不要仗著裝甲部隊戰鬥力強悍,就不管不顧的把武藤和步兵第23旅團表現的機會給壓制下去了,這樣即使打的好,雙方部隊的協同和團結反而會出罅隙,武藤信義可是連菊池和畑俊六都不放在眼裡的主,絕非酋崎正剛那個聯隊長可比。

裝甲第3營營長黎尚少校,這廝的祖籍乃是浙江,家裡是上海灘的買辦資本家出身,可這個油頭粉面的小開不去當他的上海灘富二代,卻是一路考進保定軍校念了炮兵科,本來應該今年秋天才第9期畢業,可這廝託了宋漢章的門路提前半年肄業進了參戰軍,他的保定軍校的同期同學們還沒畢業的這會兒,在參戰軍里已經摸爬滾打了半年多一路從少尉排長、中尉連附、上尉連長飛速晉陞,烏法戰役後就提拔成了呂煥炎團的裝甲第3營的營長。

黎尚的裝甲第3營下轄4個裝甲連,擁有40輛中華FD—17II型輪式裝甲戰車,6輛中華FJ—18悍馬偵察指揮車,一個搭載道奇1噸半軍用卡車的8門制的M81營屬迫擊炮排,團長呂煥炎還特別給黎尚加強了轄2門同樣是用道奇一噸半卡車拖拽的M1918—37—AA高射/反坦克炮排。

黎尚裝甲第3營下轄的裝甲連的編製和其他聯軍中的中國裝甲部隊基本一致,按著中國裝甲團的常規編製,1個裝甲連轄連部1輛裝甲戰車和連部班,剩下三個排,每排3輛輪式裝甲戰車,各搭載一個10人的步兵班,此外FD—17II輪式裝甲戰車車組是4名成員,正副駕駛員各一名,車載M2勃朗寧大口徑重機槍正副射手各一名。而下車作戰的時候,則是搭載的10人步兵班作為步兵使用。

中國裝甲部隊的車載步兵班比聯軍中國步兵混成旅的通用步兵班14個人的編製要小,只是10人編製的步兵班,因為車組的4人絕大部分情況是伴隨裝甲戰車行動。

這樣一個車載步兵班,正副班長各1名,狙擊手2名,戰士6名,全班裝備短槍管M1伽蘭德半自動騎步槍7枝,M1伽蘭德半自動狙擊步槍2支,勃朗寧M1911自動手槍10支,M1917BRA班用機槍一挺,每排的第2個班,則另額外裝備中國產60MM排屬迫擊炮2門,每門迫擊炮正副射手各一名,這4名迫擊炮的正副射手,同樣裝備了M1伽蘭德半自動騎步槍,至於M1911勃朗寧自動手槍,作為自衛武器早已經裝備到中國參戰軍所有野戰部隊的每一個戰士身上。

除此之外,每個戰士還裝備4枚中國產仿製英國的甜瓜手雷作為近距離火力補充,中國裝甲部隊的車載步兵班,由於下車獨立作戰並不是車載步兵的主要作戰方式,更多情況下車載步兵下車後是伴隨著裝甲戰車作戰,所以裝甲連的車載步兵並沒有在排一級裝備M1918A3勃朗寧7·62口徑重機槍,下車作戰人數也比普通步兵班少了4人。

雖然是裝甲部隊,但黎尚的營依然配置了6輛FJ—18悍馬偵察指揮車,搭載了M2勃朗寧大口徑機槍的悍馬是協約國聯軍中人見人愛的犀利兵器,輕巧,便捷、速度快,越野性能強,而且隱蔽性好!

裝甲第3營的營附傅作奇少校指揮裝甲第3連當了武藤信義旅團部的扈從衛隊的幹活,而營部參謀古邵武則跟著裝甲第4連壓陣武藤旅團的後勤輜重部隊,這會兒黎尚指揮裝甲第1連、第2連替整個河東迂迴部隊打著頭陣,從哈爾科夫河上的浮橋過河後,作為偵察尖兵的3營1連在連長史青尚上尉的帶領下沿著哈爾科夫森林大路往南疾行,營長黎尚帶著寶春的裝甲第2連、營M81迫擊炮排和M1918—37—AA高射炮/反坦克炮排緊隨其後。

這哈爾科夫河是屬於東烏克蘭境內的一條河流,位於卡爾可夫州,原本屬於洛潘河的左支流,發源自伏爾加聯邦境內的別爾哥羅德,河道全長71公里,流域面積1,160平方公里,而洛潘河也是橫跨伏爾加聯邦和烏克蘭的河流,同樣發源自別爾哥羅德州,流經兩國接壤邊境進入烏克蘭卡爾可夫州,最終在哈爾科夫與烏達河匯合,河道全長93公里,流域面積2,000平方公里。

而烏達河又叫做尤第河,同樣是東烏克蘭的河流,發源自伏爾加聯邦的別爾哥羅德,流經烏克蘭,最終在丘古耶夫(Chuguyev)注入北頓涅茨河,河道全長164公里,流域面積3,890平方公里,在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與洛潘河匯合。

說起來,匯聚在哈爾科夫的這三條河流都發源於北方的俄羅斯境內的別爾哥羅德地區,只是烏達河因為匯入了北頓涅茨河,所以又被稱為北頓涅茨支流,而西邊的洛潘河、中間的烏達河和東面的哈爾科夫河從北向南奔騰而來,最終匯聚在哈爾科夫中城區,烏達河和洛潘河在哈爾科夫城西率先匯聚,之後一起向東流,在哈爾科夫城東和由北向南而來的哈爾科夫河再次匯聚,之後奔騰向東南而去,最後在丘古耶夫徹底匯入了北頓涅茨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