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遠東故事 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演出開始了

總之,作為農業國家,烏克蘭是糧食高產區,歐洲的奶牛和糧倉,作為煤礦、鐵礦、錳礦等戰略資源豐富的潛在工業國家,烏克蘭的發展潛力很大,更何況烏克蘭的地理位置重要,南邊俯視亞速海和黑海,西南是羅馬尼亞和奧匈帝國,西面是波蘭,西北是白俄羅斯,東北是蘇俄,東面是伏爾加聯邦,可以說,無論是德奧同盟國,還是協約國東線聯軍,甚至現在還在和高爾察克打的頭破血流的蘇俄莫斯科,都不會輕易放棄對烏克蘭的掌控和影響力。

「我的聯邦總理閣下,烏克蘭對各方的重要性當然是不言而喻的,我乾脆明說吧,我們當然知道,獨立復興之路漫長甚至充滿了風險,但是,追求獨立是每一個烏克蘭人內心深處的吶喊,尤其在此刻德奧同盟國的軍事經濟實力空前強大,蘇俄都自顧不暇的情況下,我們就算想轉投你們伏爾加聯邦的懷抱加入協約國陣營,那也得你們全力的支持和不遺餘力的配合才行不是么?」烏克蘭派駐薩馬拉的全權外交代表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茹科夫斯基就差沒摟著佩佩利亞耶夫的腿求情了。

1918年7月30日4:00哈爾科夫上空就在幾個小時前的午夜,烏克蘭政府駐薩馬拉的全權外交代表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茹科夫斯基的回電中,並沒有給焦急等待中的烏克蘭執政內閣總理西蒙·佩特留拉帶來期待中的好消息,伏爾加聯邦政府總理佩佩利亞耶夫雖然在夜間接見了緊急求見的茹科夫斯基,雙方也坐下來—經過唇槍舌劍你來我往的幾輪磋商,但僅憑一個割讓克里木半島給伏爾加聯邦的香餑餑顯然並沒有唬弄住伏爾加聯邦。

西蒙·佩特留拉必須慶幸,緩兵之計雖然看起來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但之前德烏聯軍前敵指揮部作出的B計畫拯救了他的烏克蘭第1集團軍的2個師,當前敵觀察哨報告凌晨4點過後,至少160架以上的聯軍大機群進入哈爾科夫以北35公里處的烏克蘭邊界上空時。

在哈爾科夫以南火車站地下掩蔽部指揮的德國步兵第29軍軍長兼前敵總指揮赫爾曼·馮·弗朗索瓦步兵上將、參謀長約瑟夫·馮·迪特里希中將以及同樣已經一身戎裝的烏克蘭總理兼國防—部長、民族軍總司令西蒙·佩特留拉都不由自主倒吸了一口涼氣。

堅守第一線陣地的那兩個烏克蘭步兵師的偵察營和警衛營的營長們在電話里驚慌失措的聲音讓人感受到這兩個烏克蘭營官兵心中巨大的顫慄和恐懼,佩特留拉沖著電話一頓吼才弄明白,聯軍航空隊不但像昨天白天那樣出動了SE5、DH4和FR—18戰機,甚至出動了至少一個飛行大隊的雙翼雙發重型轟炸機漢德利·佩季O/400。

和前一天白天對方分三波一共360架次的空襲不同,昨天一開始是哈爾科夫—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等4個城市郊區的野戰機場是對方空襲的重點目標,此外加上克拉斯諾得火車站不遠處新建好的德軍野戰機場,最後一個波次的轟炸才分別集中到了哈爾科夫環形防線、哈爾科夫以北的第一道塹壕築壘防線,以及防線後方的烏克蘭中央炮兵集群陣地。

而7月30日凌晨4點的空襲,對方一次性投入了160架戰機,包括40架第一次出現在烏克蘭上空的漢德利佩季O/400重型轟炸機,空襲的重點和優先次序則是中央炮兵集群陣地、第一道塹壕築壘陣地和哈爾科夫城北的環形防線。

由於此時哈爾科夫以北天空還在破曉之前,聯軍的空襲更多的是按部就班的飛到指定空域對地面目標區域進行集團轟炸,唯一留下來保衛哈爾科夫的3個德軍高射炮營被下令不得對空射擊,這使得哈爾科夫這座城市再次躲過了一劫,聯軍航空隊這次大規模空襲的看上去效果驚人準確度相當高,但實際卻由於德烏聯軍連夜執行的B計畫撤退方案,而重拳擊在了空處。

如果說這次地面進攻前被命名為「清道夫」的空襲行動帶來了什麼收穫的話,那就是使得已經集結到哈爾科夫以北烏克蘭—伏爾加聯邦邊界出擊地域的聯軍西南方面軍中路軍4萬多官兵信心百倍,頭頂上密密麻麻的聯軍戰機彷彿是一道護身符,讓每一個日本第三師團的武士們都群情涌動興奮不已,而邊界對面的烏克蘭第一道塹壕式陣地瞧著被炸成一片滔天火海卻毫無還手反擊之力。

事實上,聯軍這天拂曉的「清道夫」行動中,1個大隊的SE5戰鬥機並沒有掛載翼下的4顆25磅炸彈,而是完全作為護航戰鬥機出動,目的是防範增援烏克蘭戰場的德軍飛行中隊出現,駐紮在敖德薩的德國第1戰鬥機聯隊的第29飛行中隊如果轉場過來的話,其實是可以參與哈爾科夫上空的阻擊的,問題是,吃一塹長一智的第1戰鬥機聯隊聯隊長赫爾曼·威廉·戈林嚴令烏克蘭境內所有剩下的所有德國戰機,均不得擅自越過第聶伯河作戰,直到新的飛行聯隊全部增援到位後才能統一採取行動。

聯軍航空隊出動的漢德利佩季O/400重型轟炸機大隊的重點攻擊目標是哈爾科夫以北35公裡邊界一側的第一道塹壕式防禦陣地,德國人幫助烏克蘭第1集團軍用一個多月時間搶修出來的塹壕式陣地東西寬十公里,縱深2500米,西側拐彎過來的沿著北頓涅茨克河的陣地是南北寬十公里,縱深3000米。

1918年7月30日4:45分,伏爾加聯邦邊界附近的聯軍炮兵陣地上的聯軍火炮再一次發起了怒吼,西南方面軍中陸軍的主力日本第三師團的獨立野戰重炮兵聯隊的24門150MM重型榴彈炮和一個師團轄的野戰炮兵聯隊的54門75MM口徑的山野炮,此外加上兩個步兵旅團下轄聯隊所配屬的4個野戰山炮中隊也一起全線開火,對於十公里寬的烏克蘭陣地,進攻方平均的炮火密度接近了1門/100米。

當然,日本第三師團的發起的炮火準備事後被證明只是一次徒勞無益的熱身,對面烏克蘭的陣地上除了被打成一片火海之外,壓根就沒有反擊的炮火過來,在浪費了差不多半個基數的彈藥之後,聯軍西南方面軍司令、烏克蘭戰役總指揮宇都宮太郎陸軍大將陰沉著臉下令停止炮擊!

1918年7月30日5:00硝煙瀰漫的戰場上,聯軍西南方面軍中路軍先鋒,日本第三師團步兵第5旅團在52歲的少將旅團長菊池慎之助指揮下,在十公里長的邊界上越過邊境,發起了烏克蘭戰役地面的全線進攻。

於此同時,日本第4騎兵聯隊在聯隊長米澤小五郎的指揮下,從出發陣地向西渡過了北頓涅茨克河,沿著河的左岸向南迂迴穿插進攻。

中國整編第9師的師屬裝甲團,則在上校呂煥炎的指揮下,作為步兵第5旅團的前導部隊,在10公里的陣線兩翼引導著步兵向前突擊,由於裝甲團裝備的是FD—17II型輪式裝甲戰車的對縱橫交錯的戰壕築壘區頗為無奈,因此裝甲團的120輛輪式裝甲戰車不得不成為行進中提供火力支援的活動火力點,而由步兵越過裝甲車向前發起衝擊。

事實上,對面的陣地上除了依然不少區域在燃燒著空襲和炮擊後形成的大火,陣地上幾乎一個烏克蘭士兵的身影都看不見,大段的塹壕和掩蔽部被空襲所摧毀,而後方的炮兵陣地上則同樣是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毫無人煙空無一人的架勢。

日本第三師團的工兵聯隊中2個大隊在北頓涅茨克河上架起浮橋以便日本騎兵第4聯隊渡河,剩下一個大隊則和裝甲團的工兵連一起搶修填埋整理被空襲和炮擊蹂躪的面目全非的塹壕築壘區域,重點是鐵路沿線兩側的清障和築路填平被破壞的公路。

1918年7月30日6:00烏克蘭邊界橋頭堡聯軍西南方面軍前敵指揮部「報告司令官閣下,菊池慎之助旅團長來電,步兵第5旅團先頭部隊步兵第6聯隊已佔領烏克蘭人第一道防線,沒有發現對方大部隊蹤跡,敵人似乎連夜消失在了陣地上,目前步兵第18聯隊正在進入築壘區搜索,旅團部指揮中國裝甲團和步兵第18聯隊已向敵人的中央炮兵陣地推進!」一個作戰參謀放下手裡的電話報告。

這邊宇都宮太郎還在用望遠鏡眺望對面五公里外的烏克蘭人第一道防線,看得見步兵第5旅團的主力已經陸續衝上了敵人的陣地,而中國裝甲團的輪式裝甲車也已經沿著鐵路兩側工兵們搶修出來的便道越過了對方的塹壕,開始往縱深推進,裝甲車發動機噴射出的藍色尾氣形成的團團煙霧清晰可辨,伴隨裝甲車前進的有身穿黑灰色軍服的日本步兵,也有身穿藍灰色軍服的中國車載步兵,進攻一方漫山遍野的部隊在向前蠕動,看上去對面的烏克蘭人像是早已經不戰而逃了。

畑俊六少將回身一把從作戰參謀手裡搶過電話,沖著電話里嚷道,「菊池君,第一道防線上沒有發現任何敵人么?這怎麼可能,叫你的部隊向兩翼展開,把戰場留給後續跟進的聯邦步兵的第13師打掃,要強調速度,對方T型防線的西部防線你們迅速兜過去,我擔心對方可能只有小部隊在陣地上牽制我們,把中國裝甲團調到東邊去迂迴穿插,貼著哈爾科夫河西岸向南搜索!我不行對方一個晚上2個步兵師全部就這麼不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