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遠東故事 第六百三十二章 (下)有板有眼的建議

魯登道夫雖然不能理解中國王為什麼如此倉促就在烏法戰役後緊接著要進攻烏克蘭和南方,但光從兵力部署和後勤物資保障方面來看,對方虛張聲勢的可能性居多,真要跟同盟國在東線大打出手的可能性並不大,因此他依然寄希望於烏克蘭和蘇俄這兩個政權能把整個協約國聯軍西進的腳步給拖住。

「埃里希,我知道你的判斷往往是正確的,但是那個年輕的中國王絕不容小覷,我擔心威廉·格萊納的第10集團軍未必能穩住烏克蘭的局面,烏克蘭可是糧倉,第聶伯河兩岸土地肥沃歷來是農業高產區,而且頓涅茨大煤田的煤炭對我們來說也是重要的資源,我建議你謹慎考慮烏克蘭的局勢!」興登堡的話與其說是提醒,不如說是告誡,興登堡這廝對烏里揚諾夫和他的布爾什維克運動從來都抱有巨大的警惕,雖然魯登道夫派人把烏里揚諾夫和他的同志們送回俄國搞革命搞垮了沙俄這個巨人,但是,這個布爾什維克運動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停得下來的,隨著戰爭的進行,德國各大城市中工人的罷工也此起彼伏鬧騰個不停,這讓德國政府和軍方相當的頭疼!

「保羅,我心裡有數,根據總參謀部情報局匯總的情況,我們現在能對協約國東線聯軍,也就是那個中國王糾集起來的部隊兵力底細有了足夠的了解,中國人在烏拉爾山脈以西一共就投入了3個他們的整編師,番號是第3集團軍,當然,他們的整編師的兵力和美國人的一個師相仿,兵力基本上是我們和英法步兵師的2倍!」「這麼算的話,協約國東線聯軍中的中國部隊是10萬左右,加上日本第3軍的3個師團,中日兩國作為東線聯軍主力部隊的兵力一共也就18萬人左右,折算起來,也就是12個德國師的兵力,相當於我們一個轄4個軍的集團軍罷了,要說當初我們打坦能堡戰役的時候,第8集團軍不就是4個軍18萬人的兵力么!」換言之,無為而治是興登堡自詡的用人之道,而在霍夫曼這樣的德軍中青年將領來說,興登堡不過是個蠹蟲和老朽而已,甚至魯登道夫都未必有外界宣傳的那麼睿智和果敢無敵。

「我親愛的元帥閣下,西線才能決定德國的命運,1918年德國能取得怎麼樣的收穫,取決於我們8月份準備在西線發起的秋季攻勢,任何分心他用都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美英法要不是被我們嚇的膽顫驚心,又怎麼會急赤白臉的逼著中日同盟組成聯軍在東線出兵?為此他們甚至默認了中日同盟的勢力把手伸過烏拉爾山口。」軍需總監埃里希·魯登道夫顯然有點不滿意興登堡的優柔寡斷,71歲的元帥閣下早沒了當年叱吒風雲的神采和魅力,除了那條粗大整齊的大鬍子還照樣威武之外,興登堡閣下顯然已經顯得疲憊和信心不足了。

「埃里希,我有個想法,我們能不能乘著東線那個中國王的部隊剛打完烏法戰役,那個新成立的伏爾加聯邦還立足未穩的時機,我們調集三個集團軍主力,一口氣把協約國東線聯軍趕出烏法大平原?我估計只要帝國陸軍發揮他們勇猛果敢的精神,我們打敗中國人不在話下,那支部隊雖然是用美式裝備武裝起來的,但是根本缺少大兵團作戰的經驗,我聽說他們的指揮官幾乎都是30上下的青年,這在我們這邊,頂多能當個營長了不起了!」興登堡捋著唇上的大鬍子,認真的看著自己的副手,提出來的建議倒真是有板有眼。

1918年7月28日10:10柏林德國第三最高陸軍指揮作戰會議室「保羅,你說的這個,我記得7月份的時候我們就討論過,當時我們挫敗了協約國在西線發起的夏季攻勢,雙方都需要修生養息一段時間,當時我們提到過是否需要派出駐烏克蘭的集團軍一鼓作氣打到察里津去,既然我們幫著烏克蘭人拿回了哈爾科夫,我們沒理由不能幫著克拉斯諾夫的頓河自衛軍拿下察里津!」埃里希·魯登道夫至今還為一個月前的那場爭論而惱火,事實上,德國和蘇俄簽訂布列斯特合約之後,德國佔領烏克蘭的第10集團軍就幫著重新武裝起來的西蒙·佩特留拉的烏克蘭民族軍奪回了之前被蘇維埃布爾什維克佔領的哈爾科夫。

第六百四十九章(上)魯登道夫的判斷

「這個,這個,當時西線的局勢很嚴峻么,我們圖謀已久的反擊部隊居然被美軍擋住了,而且對方的兵力相當雄厚,一個師的兵力幾乎是我們的2個,雖然他們缺少重炮和機槍,但是打仗並不呆板而且勇猛異常,我看跟墨西哥游擊隊捉迷藏打游擊戰出身的美軍將領指揮作戰,還真有點是我們滲透突擊戰術的剋星!」興登堡老臉一紅,嚅嚅的想解釋什麼,當初是他堅決反對德國直接出兵拿下察里津扶持克拉斯諾夫政權,這才導致了頓河自衛軍被協約國支持的鄧尼金部隊篡奪了事實上的領導權,最後雖然沒有成全高爾察克的喀山自衛軍政權,反倒拱手讓鄧尼金把克拉斯諾夫趕走,帶著頓河和被高加索投奔了伏爾加聯邦。

「美軍根本就是民兵出身的傢伙,那個潘興甚至之前只指揮過一個師,當時我們如果西線佯動嚇住對方,把東線的部隊調一部分回去,這會兒根本就沒什麼伏爾加聯邦,至少察里津和伏爾加河下游都是我們的,何苦我們現在還要背著喬治亞和亞塞拜然這兩個包袱!」魯登道夫的情緒顯然不佳,話里話外透出懊悔和埋怨的意思。

「好了,埃里希,這會兒不是檢討過去的時候,烏克蘭的局勢到底怎麼應對,蘇俄那邊我們還要繼續提供軍火彈藥么?他們說能用石油來抵扣欠我們的軍火採購貨款,蘇俄那個駐德國公使越飛已經當上了他們的中央委員,這廝跟你的關係也不錯吧?聽說是喬治總理給牽的線搭的橋?莫斯科他們哪來的石油出口?」興登堡把話題扯回了東線的局勢,最近這段時間蘇俄駐柏林公使越飛像個蒼蠅一樣嗡嗡的在柏林的各種社交場合出現,除了宣揚蘇俄和德國的友好,就是變著法子要援助要軍火要糧食!興登堡說的喬治,乃是普魯士的首相,也就是德國的首相,75歲的喬治·弗雷德里希·馮·黑德林。

「哪來的石油?當然是頓河和北高加索的石油,那個中國王組建了南方面軍,主要以伏爾加聯邦的傀儡僕從軍為主,借著鄧尼金投奔伏爾加聯邦的大好時機,一口氣把北高加索的邁科普油田拿到了手裡。那個邁科普油田和煉油廠出產的石油雖然數量不算多,但也有月產近2·5萬噸的能力,估計這會兒從邁科普油田出來的鐵路線已經修復,而且那個吳的南方面軍正在裏海方向推進,很快就能拿下車臣—印古什地區的格羅茲尼油田,那個油田的年產量近50萬噸,月產也能達到4·5萬噸!莫斯科的石油從哪來?這不明擺著么?」魯登道夫的口氣顯然有點沖,這邊興登堡聞言吃了一驚,「怎麼,那個禿頭的小個子烏里揚諾夫的蘇俄居然跟伏爾加聯邦勾結起來了?這還了得!哎!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我們就不該幫著這廝回俄國去鬧革命,這會兒倒好,居然吃裡扒外跟協約國眉來眼去勾搭起來了,烏法戰役剛被人揍的頭破血流的仇恨都忘記了?」魯登道夫看了自家的伯樂一眼,無奈的道,「我說保羅,此一時彼一時也,伏爾加聯邦成立就是因為那個中國王的協約國東線聯軍和莫斯科達成了停戰的默契,結果高爾察克不幹,才導致中國王撇下喀山自衛軍政權,轉而扶持那個高爾察克的前總理,那個叫什麼來著,對,瓦西里·尼古拉耶維奇·佩佩利亞耶夫組建了伏爾加聯邦傀儡政權。」「蘇俄連察里津、薩拉托夫、沃羅涅日和庫爾斯克這些州都割讓給伏爾加聯邦了,說勾結都太輕了,這倆昔日仇人這會兒沒準已經穿一條褲子在對付高爾察克呢。不過我看烏里揚諾夫這次的選擇雖然有形勢逼人不得已的原因在內,但將來沒準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蘇俄的前景不容樂觀,之前高爾察克發起的攻勢,差點就打到下諾夫哥羅德了,所以莫斯科才急著要我們把答應賣給他們的剩下的大炮和高射炮儘快運過去!」魯登道夫一口氣說了這麼會兒,端起眼前的杯子喝了口水,東線的局勢一直裝在他腦子裡盤算著,現在看,莫斯科和蘇俄紅軍陷入了和高爾察克的拉鋸之中,要說一時半會就能取得突破性進展消滅高爾察克,再挑戰伏爾加聯邦的可能性不大。

「埃里希,我看蘇俄早晚成包袱,布爾什維克分子不是那麼好相與的,不行乾脆斷了跟他們的軍火援助怎麼樣,誰稀罕他們從伏爾加聯邦弄來的那麼點石油?我們放棄對蘇俄的支持,這樣高爾察克就能在和蘇俄交戰中佔上風,如此一來,俄國的核心地盤就可能落入高爾察克政權之手,你覺得這個伏爾加聯邦和協約國東線聯軍能袖手旁觀么?」這個上午71歲的元帥閣下頭腦相當的清醒和靈敏,是不是就冒出個自認絕妙的主意,魯登道夫和興登堡相處久了,聞言聽聲,很快就揣摩出了他的意思,便道,「保羅,你的意思是讓蘇俄處於和高爾察克交戰中的下風,那麼就會讓伏爾加聯邦和協約國東線聯軍的主力里從烏克蘭和南邊重新放回北線去?讓伏爾加聯邦和高爾察克的喀山政權為莫斯科、彼得堡這些俄國的心臟爭起來打起來,然後我們從中取事?」「哈哈哈!哈,埃里希,你的反應還是那麼快,我就是這個意思,我看,要麼讓蘇俄紅軍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