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遠東故事 第六百一十一章 (下)這叫人怎麼等?

為了保密或者說避免擾民,聯軍司令部把聯軍中央方面軍的混合變臉工作放在人口密度相對小一點的烏法大平原上進行,理論上這裡是伏爾加聯邦下轄的巴什基爾自治共和國的土地,從烏法以北的聯軍最早在烏拉爾山脈以西建立的第一個大的軍事基地開始,沿著被聯軍後勤掌管的築路民夫大軍拓寬和整新的烏法—薩馬拉公路,星羅棋布的駐軍兵營如雨後春筍一樣湧現。

烏法、米爾納、圖依馬濟、十月鎮、巴夫雷、布古利馬一直到薩馬拉,公路沿線的十幾個城鎮附近都建起了臨時大兵營,幾十萬聯軍的湧入使得烏法大平原在冷清了沒幾天後又再一次的熱鬧了起來。

早在2個月前的1918年6月1日,協約國東線聯軍在西西伯利亞首府鄂木斯克成立之前,中國參戰模範軍全軍已經擴編到26個步兵整編師加一個裝甲師,全軍總數達到81萬人。此外還有航空隊六千人,其中全天候飛行員2000人,地勤人員6000人,各型飛機五百多架。

之後聯軍成立之時,王庚一共只調用了吳佩孚的第三集團軍的三個整編師加上孫良誠的裝甲師參加組建第一階段聯軍而已,第三集團軍原來的赤塔、尼布楚和烏蘭烏德三個軍分區的防地則交給當時新編組的第二十四師、第二十五師和第二十六師作為後備隊駐防,事實上這新編組的三個師都是老兵,第二十四師師長白崇禧、第二十五師師長孫連仲、第二十六師師長劉汝明!

在整個六月份和七月份,隨著協約國東線聯軍在烏法戰役中的輝煌表現,中日兩國國內都繼續湧現著愛國青年參軍報效祖國的熱潮,中國國內新招募的新兵補充旅達到了12個之多,日本國內也組建了2個預備師團。

聯軍司令部決定要從國內繼續向伏爾加聯邦的東線戰場各增援三個中國整編師和三個日本師團的消息在兩國內部傳播時,無論是中國國內的參戰軍各師,還是日本國內的各甲種師團,都為了這些名額爭的頭破血流。

張維璽、熊式輝、孫良誠、李鳴仲這些傢伙一晃就從少將旅長混成了中將師長,為中日同盟開疆闢土無數,打的蘇俄老毛子落花流水的故事在中國國內傳的大街小巷都耳熟能詳,而日本方面,畑俊六、板—垣征四郎特別是年僅29歲的石原莞爾,一個陸大22期首席畢業的畑俊六39歲一年跳三級升了少將!一個陸大28期33歲的板—垣征四郎半年跳兩級升上了陸軍大佐!

更有甚者,原本應該到秋天才畢業的陸大30期的當期畢業生,不但提前被借調到聯軍司令部,更是在三個月內從少佐跳了兩級晉陞成大佐,創造了日本陸軍史上陸大畢業生最快的升遷速度!

這三個日本年輕武士的神勇表現和把握到的機遇幾乎讓所有尚在國內的日本軍人發狂,整個一羨慕嫉妒恨是絕對無法避免,因此第二波出關參加協約國東線聯軍作戰的機會被日本的中青年將領們視作魚躍龍門的最好機會,所有人都開始走門路打聽哪三個師團會被派遣到協約國東線聯軍去,然後就開始活動起來想方設法要先調動到那些最有可能被選中的師團里去,哪怕降一級使用都行!

尼瑪,在日本國內降一級算什麼?等參加了協約國東線聯軍,一口氣把德奧打敗的話,起碼也該跳個2到3級不是么?大部分日本國內的中青年將領就這麼想。

而日本陸軍大臣上原勇作和首相寺內正毅家的門檻都被那些師團長和他們請託說情的皇親國戚財閥大資本家們踏破了,送禮那是用不著,關鍵是人情,威逼利誘美色啥的能想得到的招都往陸軍部和首相府使喚。

特別是那些家裡孩子從軍的家長們,有了畑俊六、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爾的例子在前,大家都想走個捷徑,這要是能在聯軍謀個差事,跟著中國王打仗不鬧心,三兩個戰役下來,咱都是有功之臣了,有謠言說要是立了一等功得個什麼伏爾加聯邦的勝利金質勳章啥的,那不用回國,在西邊就能連升三級,這得少奮鬥熬資歷十好幾年呢!這機會怎容錯過?

就這樣,在日本國內經過一番台前幕後的交易折騰雞飛狗跳,最後定下來第二批派遣到協約國東線聯軍的三個師團分別如下:1、原駐東京的日本第一師團師團長河合操陸軍中將2、原駐仙台的日本第二師團師團長河內禮藏陸軍中將3、原駐廣島的日本第五師團師團長福田雅太郎陸軍中將要說日本陸軍部和內閣吵了半天,其實最後還是論資排輩,派出了日本陸軍最早成立的7個甲種師團中剩下的三個!如果加上第一期參加了協約國東線聯軍的第三師團,第七師團,那已經是五個元老級甲種師團被派遣參加協約國東線聯軍,不過這三個師團的日本將領私下都稱自己終於成為了中國王領導下的王牌部隊。

本來根據聯軍司令部的混編計畫,日本陸軍部內有人提出從六個師團各抽調一個旅團派遣去聯軍參戰,結果師團長們不答應了,若是以旅團為單位出戰,那麼置師團長們於何地?難道六個師團長扔下自己的部隊,各自帶一個旅團去伏爾加聯邦度假?日本的師團長是中將,要升大將沒有七八年基本沒戲,可這幫師團長年紀都五十齣頭了,在國內熬到大將那幾乎就要接近致仕進入預備役的年齡了,這怎麼叫人等得起!

1918年7月28日13:00薩馬拉聯軍司令部作戰會議室之前日本國內和陸軍部吵吵了半天,得出的結論是第二批派遣到協約國東線聯軍參戰的,必須是現有帝國陸軍精銳中的精銳,從各甲種師團抽調旅團的計畫在師團長們的堅決反對下無疾而終,最後拔得參戰名額的是河合操中將的日本第1師團、河內禮藏中將的第2師團和福田雅太郎中將的第5師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