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未雨綢繆

伺機而動嗎?呂哲還真的有這麼點意思。

南郡的動亂註定會蔓延到其餘郡縣,巴、蜀、漢中這三個秦國佔領非常久的郡或許會輕微一些,但是被秦國新占不久的郡縣如衡山郡、長沙郡、九江郡、廬江郡、會稽郡是絕對會大亂的。

以上五個郡縣全部亂起來,那就差不多是整箇舊楚的地盤全部陷入混亂,到時候只要舊楚四處起兵秦國只有調動更多的軍隊前來平叛。

舊楚亂了,那其它如齊地、燕地、趙地、魏地、韓地的動亂還會遙遠嗎?只要秦國沒能迅速地撲滅起兵的舊楚貴族,統一戰爭的成果就將會遭到破壞,中原各國很可能會紛紛復立。

秦國目前有多少軍隊呢?北疆大概是三十萬左右的部隊,這支北疆軍本來是要作為北擊匈奴來部署的。其餘郡縣的部隊是一些郡縣兵,除了趙地、魏地、齊地的郡縣兵數量相對比較多一些之外,韓地、燕地的郡縣兵數量非常少。楚地本來應該有五萬,屠睢和任囂先期帶了一萬過來,有四萬還在抽調之中。

現在楚地的秦軍分成很多塊,南郡這邊只剩下兩千左右的秦軍,南征軍的正副統帥死的死、失蹤的失蹤,最高的主事者是呂哲。四萬南征軍還有兩萬沒有編製起來,也就是說是「存在部隊」,還有兩萬有五千在九江郡、五千在衡山郡、一萬分布在廬江郡和會稽郡。

南征軍加上原本的駐軍,整個楚地的秦軍數量應該是有五萬左右,不過比較零散,而且屠睢一死還沒有人可以調動軍隊。

始皇帝嬴政行使的是「外緊內松」的國策,在邊疆部署的兵力非常龐大,內部的駐軍卻是顯得略少。十年來新占土地的駐軍,拿趙地來做例子,那裡雖然說是有郡縣兵,不過整個趙地的駐軍根本就不超過三萬人,這三萬的部隊還是那種戰鬥力要遜於邊軍的兵員。

秦國的士兵大概分為三等,第一等是藍田軍,第二等是邊軍,第三等才是郡縣兵。

藍田大營的部隊基本已經被調往北疆軍序列,留在咸陽的只有五萬戍衛部隊,他們主要是防禦咸陽,戰鬥力怎麼樣不好說。

偌大的疆土中,除了老秦人舊有領地的部隊稀少之外,各地的駐軍從三萬到五萬不等。同時可能三萬駐軍會被分布在很廣闊的區域,這個縣兩千、那個縣三千,分布得很散。

在去年,始皇帝命令拆除全國的城牆,最先開始拆的就是楚地和齊地,然後才輪到趙地和魏地。與此同時,疆土內的關隘也被始皇帝下令搗毀,哪怕連函谷關都沒有放過,差別就是接到命令的地方官先後不一,各個關隘的破壞程度不同。

整個大秦目前到底有多少軍隊除了始皇帝之外估計沒人知道,不過保守估計應該有八十萬左右的常備軍。

這八十萬的常備軍都是輪換制度,他們之中的三十萬北疆軍絕大部分是出身於老秦地,各地郡縣的駐軍之中大部分則是由秦人擔任軍官士兵卻是出自六國,只有在少數敏感的地方,比如關中咽喉的三川郡兵源才是來自於老秦地。

老秦地目前的總人口才多少?撐死了絕對不會超過五百萬,那麼按照二十抽一的比例,也就是有二十五萬的兵源,而北疆軍包含輔兵都不止三十萬青壯了,說明不止是二十抽一那麼簡單,可以說整個社會上的主要勞動力基本都被抽調,其實已經嚴重負荷了。而這還沒有算上其餘的軍隊,可以想像的是老秦地的每家每戶都有男人在服役。

整個華夏版圖上的人口有多少呢?保守估計不會多於三千萬人,那麼其中的男人是多少,青壯年又是多少,適合作為戰士的有多少人?

想想都不寒而慄,經過長達十年的統一戰爭,秦人哪怕是無敵鐵金剛都不可能沒有損失青壯,而他們要依靠五百萬人的老底子去統治多出自己五倍的人口,那些人還對秦人恨之入骨。不亂倒還沒事……其實亂了也沒多大的事,只要大秦勁旅不敗的神話沒有破滅,任何叛亂都會被撲滅。可是……可是大秦不敗神話被打破了呢?

呂哲不清楚咸陽到底知不知道南郡已經大亂的消息,他只敢肯定一件事情,那就是不但南郡亂了,南方的郡縣都要混亂,只是不知道會亂到什麼程度。

「始皇帝一定會暴怒,揮軍南下平叛是肯定的。只是……那北擊匈奴是不是要沒了或者延後?」

北擊匈奴可以說是華夏歷史上最關鍵的一個時間點,如果沒有秦軍將匈奴南侵的圖謀遏止,河朔這塊水草肥美的良好產馬地被匈奴人佔去,那匈奴的實力就會被無限放大。

是秦軍將匈奴擊敗,那一戰殲滅了匈奴十五萬左右的部隊,讓擊敗月氏人的匈奴遭受重創,一直到十年後匈奴損失的十五萬青壯才補齊。那時好像也再次發動了一次南侵,劉邦似乎也知道河朔的重要性所以揮軍五十萬北上,最後被圍困在白登,世稱「白登之圍」。

如果秦國的注意力被牽扯到南方來,那匈奴擴張起來豈不是更加肆無忌憚?一旦匈奴佔據河朔,他們只要繼續南侵就會一馬平川地順勢打到咸陽……

「要是秦國滅在匈奴手裡,而不是六國舉兵而起的人手上,那……那就完蛋了啊!」

這並不是不可能的!始皇帝是一個易於暴怒的君主,他怎麼能夠容忍辛辛苦苦打下的疆土被複國,那時絕對會是一場比統一之戰更加激烈的「平叛戰爭」爆發,不難想像中原絕對會在始皇帝的暴怒下殺個血流成河。

戰爭的破壞力遠比想像中來的大,南方打爛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人口也會因為戰爭的關係銳減得非常厲害。

平叛戰爭打完之後,華夏的人口會剩下多少?對經濟和民生的影響又有多大?大部分青壯都去當兵打仗了,戰亂又使得農耕沒有平和的環境進行勞作,那時候估計會陷入很長一段時間的缺糧期。因為少糧肯定會爆發饑荒,那又得死多少人?

哆嗦了一下,呂哲有些恐懼。他似乎已經看到四處烽煙的畫面,一個又一個郡縣成了荒無人煙的廢墟,路邊皆是倒卧的骸骨,虛弱到極致的華夏政權陷入對北方胡人的弱勢,然後苦苦支撐,或是送女人,或是送財寶,承擔屈辱和財富來求存。這還要看北方胡人樂不樂意共存,不願意的話胡人牧馬中原的時間估計要被提前。

「應該不會打得那麼慘烈,畢竟現在始皇帝還沒死,嬴政不是那個昏庸的二世胡亥。」

呂哲放下手中的筆收拾一下心情,案頭上擺滿了等待審閱的竹簡,它們之中大部分是人口的登記,有些則是民生。

軍隊的整編進行得並不是那麼順利,不是缺少兵器而是經過半個月的動亂人心還不穩定,同時絕大部分人也太過疲勞了。

連續半個月的移動和作戰對人的摧殘不止是在身體上,說實話呂哲自己也是感到精神上有一種難以維持的疲勞感,那就更加別提那些擔驚受怕了很久,或者是有親人死亡的人們了。

可是現在時間不等人啊,南郡的夷陵和江陵被戰爭摧毀了民生,造成的死傷更是無法統計。而因為有呂哲和這支軍隊的存在,夷陵和江陵還算是好的,至少局勢已經得到控制,其餘的縣沒有駐軍彈壓,大大小小的動蕩還在繼續。

甌越、桂越、閩越是組織起了一支大軍並且戰敗了,那麼那些沒有參加聯軍的小百越部落呢?他們正在襲擾其它縣,有的縣因為人口較少已經被攻破,更多的縣則是在縣令(長)和縣尉的組織下在抵抗。

「三天,最多三天就要重新動起來!」呂哲拿起記錄青壯的竹簡,「還有七萬左右的青壯,排除掉那些實在不適合作為戰士的人,應該能夠整編起一支五萬人左右的部隊。」

老弱的數量在戰爭中銳減得非常厲害,原本的三十五萬六國遺民銳減到二十二萬人。這二十二萬人中的老年人基本被「淘汰」了,數量只有三萬不到,其中婦女的數量有十萬人左右,十歲以下的孩子佔了兩萬。

「每個家庭都是支離破碎,只要是有參與作戰都有傷在身……」呂哲合上竹簡,重新拿過記錄武器的竹簡,「重新整編的五萬部隊該怎麼來分配呢?」

騎兵是別想了,重步兵沒有甲具也無法籌建,那就只有長矛兵和戈矛兵再加上弩兵和弓箭手。

秦軍的編製很有特色,基本上是以戈矛兵為主,其次佔了多數的則是遠程部隊,像是長矛手和劍士只是作為特別部隊存在。

呂哲原本以為長矛兵很好訓練,其實並不是那麼簡單。

長矛兵的戰法看上去似乎很粗糙,只不過是奔跑中豎出六米的兵器,但是真的有看上去那麼簡單嗎?

六米的長矛多重?拿著一頭需要刺出絕大部分所產生的力量又是多大?

呂哲自己嘗試過,一桿六米長矛的重量大概是三十五斤左右,可是只拿著一頭的重量會衍生出二倍以上。這牽扯到力學原理,就不解釋那麼多了。

要用七八十斤的力量去承托起長矛,還要持續的奔跑很長的距離,那需要很強的臂力還有足夠的耐力。那麼對長矛兵的體能要求該有多強?

與之長矛對比起來,戈矛的長度是三米二左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