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卷 漢未央 第560章 啟蒙

長安城的氣氛同樣有些亢奮,就連竇嬰都有些按捺不住,逢人便笑,上門恭賀的人更是絡繹不絕。

一戰封侯十一人,這絕對是不多見的壯舉,而其中透露出的意味更值得深思。這次從軍的功臣子弟以陳竇兩家居多,大概佔了一半,封侯的十一人中,有三個姓竇,兩個姓陳,同樣近一半。雖然食邑並不多,最多的八百戶,最少的只有兩百戶,依然讓人欣喜不已。

對功臣子弟來說,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曠世恩典。功臣後裔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封侯,有資格繼承爵位的只有嫡長子,其他人只能享受富,不能享受貴,成年之後,獨立門戶,他們就是庶民,充其量家財豐厚一些罷了。

如今天子對外征伐,重賞戰功,一次大戰就封了這麼多侯,他們又看到了希望,從軍的熱情大漲,幾乎每天都有人招募隨從,奔赴甘泉宮請戰。

除了從軍立功之外,那些聽從竇嬰命令,或主動或被迫出門遊歷的陳竇子弟同樣大受鼓舞。枚皋封侯,給他們堅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不僅從軍征戰可以封侯,遊歷天下同樣可以封侯。枚皋不就是因為對西羌情況熟悉而封侯么。雖然食邑只有三百戶,但爵位卻是貨真價實的侯爵。

有了這個榜樣,願意出去遊歷的人也多了起來。

竇嬰抓住機會,鼓勵更多的子弟走出長安,遊歷天下。雖然辛苦一點,但是既能開眼界,又有機會封侯,再不濟也能拿到稿費,寫成的文章為人傳誦,名利雙收,為什麼還要在長安浪費光陰呢?

在竇嬰的勸說下,實地考察大河的人員很快招募齊全,整裝待發。

竇嬰經驗豐富,他也知道這件事名義上是由他發起,實際上是梁嘯在背後推動。而梁嘯做事的習慣他也非常清楚。為了配合梁嘯,也為了能將這件事做得更好,在出發之前,他將子弟們招集起來,通知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當然是這次考察的重大意義。於公而言,這是為根治河患做準備,利國利民。於私而言,是他們富貴的機會。如果能根治河患,比西羌大捷的意義更大,天子絕不會吝惜賞賜。

第二件事是考察需要注意的方法。治河是一件大事,容不得半點浮誇。現在想通過治河立功的人很多,競爭很強。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就要做事情做得更紮實,不給別人半點挑刺的機會。因此,寧可慢一點,寧可考察的範圍小一點,也要反覆測量每一個數據。只有如此,他們的考察結果才能被朝廷採納。

為此,竇嬰還特地讓那些對實地測量有所心得的人寫了幾篇文章,併當面培訓,最後還拉到藍田山實地演練了一番,確保每個人都掌握了這種技術,才歡送他們上路,就和歡送將士出征一般。

出發的人不是一批,竇嬰的培訓也連續做了好幾次,他後來乾脆長住藍田莊園,把那裡當成了培訓中心。沒事的時候就整理書稿,不斷的發往淮南,請淮南王安排付印。

竇嬰現在雖然是請假,不需要隨侍天子,卻比當值還要忙。不僅忙,而且忙得很起勁,像是煥發了第二春,走路帶風,連說話聲音都響亮了很多。

百忙之中,竇嬰帶著幾個隨從去了一趟甘泉宮。在求見天子之前,他先找到了梁嘯。

梁嘯看到竇嬰時,很是意外。「竇公,你最近是去修仙了么,這精神氣,比我還強三分啊。」

「哈哈哈……」竇嬰大笑,用力拍拍梁嘯的肩膀,將他拉到一旁。「小子,別使我老人家開玩笑。我趕到這兒來,是有事和你商量。」

「竇公有什麼吩咐,派人通知一聲就是了,何必親自跑來。」

「別的事可以讓人代辦,這件事,還是我親自來說的好。」竇嬰花白的眉毛一挑。「有空么,找個地方說話。」

梁嘯見狀,知道竇嬰肯定有重要的事,便和當值的人說了一聲,領著竇嬰出了宮,來到自己的住處。

兩人一入座,竇嬰就開門見山的說道:「我想請你和淮南王商量一下,在長安開個印書坊。長安離淮南太遠,一來一去,就算是快馬也要好幾天,如果是運貨,沒有一個月都到不了。這中間浪費的時候太多了。我老了,沒有那麼多時間浪費。」

梁嘯笑了。「竇公,我看你再活二三十年,一點問題也沒有。你想讓我幫忙,也沒必要做這個理由吧。」

竇嬰大笑。

梁嘯心中高興。看到竇嬰的第一眼,他就知道竇嬰現在的心態不錯。竇嬰雖老,俠氣尚在,他和田蚡不是一路人。富貴,對他來說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成就感才是最好的靈丹妙藥。如今陳竇子弟仕途有望,他竇嬰的名望也進一步飈升,比做丞相要來勁多了。

「請淮南王在長安開設印書坊,我當然支持。不過,開印書坊成本不小,僅僅印遊記,恐怕有些得不償失。淮南王之所以忙不過來,是因為他有很多書要印,別的不說,僅是那部《淮南鴻烈》就夠他印上幾年了。你有這麼大的需要嗎?」

竇嬰愣了一下,沉吟不語。他興沖沖的來,卻沒想到這麼多細節。

「虧一點也沒關係,我支撐得住。」

「不行,虧本的生意不是不能做,要看值不值。你現在只是為了節省一點時間,大可不必往裡填錢。畢竟你現在剛剛能夠自負贏虧,何必急於一時?」梁嘯不動聲色的提醒道:「當然了,如果你有足夠的需要,那自然沒什麼問題。」

竇嬰大受啟發。「那倒也是,除了遊記之外,我還可以印一些其他的書啊。」

「那你想印些什麼呢?」

「這個……」被梁嘯追問,竇嬰不得不按捺著興奮,認真地思考起來。過了一會兒,他有了思路。「比如,我可以印文賦,司馬相如、枚皋他們都有不少名篇,只能靠手抄口傳,訛誤在所難免。如果我用印的方法,即使傳遍天下,也不會有一字訛誤,多好?」

「的確是一個好辦法。不過賦只在文人騷客之間流傳,業務量有限。你好好想想,還能印些什麼?」

「還有……邸報。」竇嬰又道:「朝廷發往各郡縣的邸報都是靠手抄,如果能印,也可以更快捷。」

「邸報是可以印,以你竇公出面,陛下也能給你這個面子。不過,邸報的數量太少,恐怕養不活你。」

竇嬰撓頭了。他瞟了梁嘯一眼,忽然笑道:「哈哈,我何必這麼費腦筋,你肯定有想法,說來聽聽。」

「我是有辦法,可是我怕說給你聽,會家宅不寧。」

「不會,不會,翁主那裡,我替你說情,她多少要賣我一點面子。」竇嬰大笑,拉著梁嘯的手臂,連聲催促。梁嘯不緊不慢的說道:「竇公,你應該像那些年輕人一樣,多出去走走,開開眼界,不要把目光總是落在朝廷和那些達官貴人身上。有時候,普通百姓那裡對學問的需要更多。」

竇嬰將信將疑。「你說說看。」

梁嘯笑笑,一字一句的說道:「比如曆書。」

竇嬰如夢初醒,一拍大腿。「沒錯,曆書可是家家戶戶都需要的,而且每年都要更換,雖然賺不了幾個錢,可是量大啊。長安附近就有十幾萬戶,我的天哪,就算幾家合用一本曆書,那也是幾萬本啊。」

「這只是一方面,還有一個更好的主意,我相信天子聽了,肯定會誇你竇公老成謀國。」

「什麼事?別賣關子,快說來聽聽。」

「蒙書。」

「蒙書?」

「是的,長安附近多有富貴之家。他們的子弟都需要讀書識字,那蒙書總是需要的吧?現在沒有統一的蒙書,各隨其便。如果你請人摘錄古籍,挑選一些為人處事的名言,配以圖畫,在教蒙童識字的同時,又讓他們通曉為人處世的道理,豈能不受歡迎?這樣一來,你既有了業務,足以維持印書坊的運轉,又能輔助天子教化人心,豈不是一舉兩得?」

竇嬰瞪大了眼睛,看了梁嘯半晌,突然一掌拍在梁嘯肩上,起身就走。

梁嘯捂著肩膀,叫道:「唉喲喂,竇公,你這是幹什麼啊。我的主意不好,你也不用這麼生氣啊。」

「我不是生氣,我是怕你反悔。」竇嬰揚揚大袖,飛一般的跑了。

梁嘯歪歪嘴。「老小孩,我還沒說完呢,你怎麼就跑了。比起蒙書,我還有更好的主意啊,沒辦法,只好下次再說了。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事也要一件一件的辦。」

——

竇嬰一溜煙進了宮,求見天子。

天子雖然忙,聽說老臣竇嬰來了,還是立刻接見了他。竇嬰最近的所作所為讓天子非常滿意。眼前少了一個倚老賣老的老臣,長安多了一個排憂解難的管家。竇嬰發動陳竇子弟遊歷、從征,都幫朝廷解決了不少實際困難。

「竇公,最近服用了什麼仙丹,精神這麼好?」

「能為陛下效力,臣自然精神抖擻。」

「哈哈。」天子大笑,伸手命人賜座。竇嬰入座之後,天子又道:「長安的輿情如何?」

「平陽侯大捷的消息傳到長安,長安一片歡騰。人人願為陛下效力,每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