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君子 道德化暴君

前面把朱棣歸在暴君之列,而他一生作為,也確當得起這稱號,所以我們並不打算收回這樣的評價。

但其實這並不是他的真正特色;僅僅給他這樣的評價,有點委屈他了,抑或把他過於簡單化了。

暴君屢見不鮮,朱棣卻只有一個。

一般暴君,自有一腔桀驁之氣,唯我可負天下,為所欲為,把惡做到淋漓盡致;他們對於自己的暴虐從不掩飾,一覽無餘;固然令人切齒,卻也不失直爽。這種暴君,包括夏桀、商紂、秦皇、隋煬和北朝後趙的石虎 之流。

按我們通常的經驗,暴君不屑於講仁義道德。而朱棣作為暴君,殘暴雖不遜於同類,卻具有其他暴君都沒有的特點:滿口仁義道德。這是他在古往今來暴君中岐嶷不凡之處,也是一種真正的明代特色。

明代已是帝制社會晚期。這概念,一面意味著趨於老邁和衰落,一面也意味著進入穩固和成熟,早期的野朴和中期的蓬勃都漸漸化於循規蹈矩的凝重。界限出現在宋代。宋及以後,倘將短暫插足而未肯融入中原文明的元代除外,則可看到這七八百年的歷史,秦漢的霸氣,魏晉的放蕩,隋唐的開闊,俱往矣;代之而來的,是縝密和刻板。這也是二千年帝制中儒家倫理真正樹立起權威的時候。其間,明代尤具承上啟下之作用,它一面將宋儒所開闢的理學從元蒙之擱棄中恢複,一面加以發揚光大,結合到本朝的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建設和世俗生活準則之中;後世稱「宋明理學」,若單論創言立說和對學理的貢獻,明不如宋,然而把「知」轉化為「行」,實踐地把理學原理深入融於體制和社會生活規範,明又超過了宋。正是明代所起的中間作用,才有按照儒家尺度最平穩運行的典範般的清代——它在制度上悉遵明制,卻能夠吸取明代的若干教訓,從而在十九世紀之前,把儒家倫理的政治能量發揮到極致。

野蠻的衝動雖然仍有,卻面臨業已不可動搖的儒家道德權威的巨大壓力,而不得不有所自我抑制。朱元璋很典型,他天性之中明顯有強烈的暴力傾向,並在具體事件和局部行為上時有流露,但總體上他卻能夠了解接受儒家仁愛為君理念的意義。還有起自蠻荒的滿人,起初他們的表現,跟以往一入中原唯知殺戮與蹂躪的其他蠻族沒有兩樣,然而當天下既定、切實實行統治的時候,卻意識到收斂野性、洗心革面的必要,轉而成為有史以來在中原執掌政權的最理性之異族。總之,無所顧忌、赤裸裸、將破壞性宣洩殆盡的暴政,宋、明、清三代並不存在。

唯一有潛力發展成「暗黑破壞神」式暴君的,便是朱棣。從他做下的一些事,完全可以看出他在這一方面的罕見稟賦。永樂十九年,僅僅為著一個寵妃之死,朱棣即悍然在後宮實施一次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事因朝鮮進貢的權妃而起,這權氏進宮後很受朱棣喜歡,漸教她掌管六宮之事,難免為別的妃嬪所嫉。永樂八年一天,權妃突然死了,但當時並未引出什麼事。到了永樂十二年,忽然抖露出權妃當時是被另一朝鮮宮人呂美人下毒害死的說法——其實這純屬後宮齟齬導致的誣陷——朱棣怒極,獸性大發,命人將被冤枉的呂美人用烙鐵足足烙了一個月,方才處死,另外還處死宮女數百人;又堅持要求朝鮮國王殺呂氏滿門;與此同時,為了泄忿,「將赴征時逃軍及從軍士之妻妾奸他夫者」,共計一百多人,全部殺掉,每天殺人時他都親臨現場觀看。事情並未到此為止。不久,誣告呂美人的宮人呂氏(也姓呂,不過是中國人),還有另一宮人魚氏,曾因難耐寂寞而與宦官私通,朱棣似有覺察,呂、魚感到事情敗露,雙雙自盡;呂、魚之死,令當年權氏舊案複發,朱棣大行拷掠,宮婢不堪受刑往往信口胡言以求暫解,結果刑逼之下,生出所謂宮中存在謀殺朱棣陰謀之說,一旦如此,進而輾轉攀連,牽及宮女二千八百人——這二千八百名宮女全被殺光,而且個個以剮刑處死,每剮一人朱棣均親自監刑。據說,有宮女受剮刑之時,破口大罵朱棣:「自家衰陽,故私年少寺人(與年輕宦官私通),何咎之有?」 宗一(第319-321頁)。">看來以「尚武」聞名的永樂大帝,作為男人其實並不值得驕傲,難怪他如此喪心病狂。

累計起來,從永樂十二年起,至永樂十九年止,因為權氏之死而引起的這件慘劇,朱棣前後殺人逾三千。

此事足以證明,朱棣其人的殘暴,不在後趙皇帝石虎之下。但是,類似這樣的行徑,我們在《太宗實錄》里卻找不到一點蹤跡,全部被掩蓋起來。這場後宮大屠殺,所以為後世知曉,僅僅由於當時宮中有個名喚金黑的朝鮮籍乳娘,她在朱棣死後,得返朝鮮,將全部經過對朝鮮國王做了彙報,然後載於《李朝實錄》。

金黑還報告說,朱棣死後,共有三十餘名妃嬪,被強令殉葬;從金黑所提及的人名看,多為朱棣生前所寵愛的女人。這些女人被領入一間大殿,事先已有許多小床放在那裡,她們被扶上小床,將脖頸伸入繩套,隨即撤去小床……金黑描述說,朱棣的寵姬韓氏,這位與之母女相稱的朝鮮美人,臨死之際哭叫道:「娘,吾去!娘,吾去……」「語未竟,旁有宦者去床」 ,其狀甚慘。殉葬的旨意,究系朱棣早有吩咐,還是出於其子仁宗朱高熾,不明。但細察此事的風格,兼以朱棣一貫的為人、性格、心理來推測,十有八九是朱棣的安排。漢代以來,殉葬在中國已經廢止,以宮人殉大行皇帝之事鮮有所聞;一般做法是遣散或在宮中養起來,「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是比較典型的情形。朱棣能在十五世紀有此倒行逆施,一是強烈而可怕的獨佔心和嫉妒心作祟,再有,只能說此人過於毒刻,天良喪盡。

幸賴外國史志,這些本已淹埋的史實多少年後才重見天日。由此不禁令人深疑,朱棣一生究竟還有哪些暴行已經石沉大海,被官方史志抹煞得一乾二淨?

這惡貫滿盈的統治者,若詢之今人,恐怕卻沒有幾人認為他是大暴君。原因何在?除了他本人和明代官方竭力消滅那些罪惡證據,除了他搞過很多迷惑後人的「形象工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他曾用大量言論把自己打扮成道德高尚的賢明君主。但更可悲的是,今天許許多多、泛濫成災、不負責任的通俗化帝王傳記作品,對朱棣這些漂亮話居然連最基本的「聽其言,觀其行」的意識都沒有,一味採信,把它們用作刻畫朱棣形象的材料,影響相當壞。

就在他血洗後宮過程中,永樂十九年四月八日,紫禁城三大殿忽為雷所擊中,引燃天火,新皇宮這耗費巨大人力物力的最主要建築,落成僅三個月,即化為灰燼,直到正統年間才由英宗朱祁鎮修復。三大殿毀於雷火,曾給未及被殺的人們帶來一絲希望:「宮內皆喜,以為帝必懼天變,止誅戮。」 朱棣的確於第二天就下了一道罪己詔,裡面說對於三殿之災「朕心惶懼,莫知所措」,隨後在內外政及自我道德修養等所有方面,反躬自問;又極誠懇地表示:「爾文武群臣受朕委任,休戚與共,朕所行果有不當,宜條陳無隱,庶圖悛改,以回天意。」 可實際上呢?《李朝實錄》指出:「帝不以為戒,恣行誅戮,無異平日。」這正是朱棣一貫的風格:好話說盡,壞事做絕。公開說的是一套,實際做的是另一套。他可以一面下罪己詔,滿是悔過之意,一面依舊屠殺不輟,「無異平日」。

這才是真實的朱棣。

朱棣之生也晚。以他的稟質,早生數百年,當不失為歷來暴君頭把交椅的有力競爭者。但,前面所說帝制晚期特色限制了他,使之不能盡情發揮。

過去,講到宋以來禮教(道學)對人的束縛,多注意的是讀書人和士紳所受的影響,小說家也以此為題材,加以渲染,留下很多精彩故事,所以現在一談起禮教的虛偽,我們腦中浮現的儘是嚴貢生一類形象。

其實皇帝也一樣。到了明代,做皇帝愈來愈不「自由」,道學的各種清規戒律如影隨形,令他們不勝煩惱,卻無可奈何。終明之世,幾乎每個皇帝都不得不以自己的方式去回答道學的提問。有朱元璋的方式,朱允炆的方式,朱祐樘(明孝宗)的方式,也有朱棣的方式,也有朱厚照(明武宗)的方式,朱厚熜(明世宗)的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必須和道學打交道,做出回應,表明態度,而無法置之不理,其情形則無奇不有。像朱厚照,生性與道學相左,又不慣隱忍,索性破罐子破摔,以淪為市井無賴的方式來達到反叛目的。朱厚熜也很有意思,早期他極在意道學,他承祧武宗得為皇帝後,首先想到的一件事,就是為自己生身父母正名,為其上帝後尊號,他這行為正好觸動了禮教自相矛盾之處,禮教凡事以孝為先,朱厚熜所爭正因他篤行孝道,不願當了皇帝而成為別人的後代,但禮教對於名分偏又摳得很死,從名分上說朱厚熜必須以孝宗朱祐樘之子的身份繼承皇位才算合法——一邊是孝道,一邊是名分道統,朱厚熜為此與群臣往來相鬥,雙方引經據典,各不遑讓,搞到後來終歸皇帝力量大,朱厚熜如願以償,但也真可謂焦頭爛額——此即有名的嘉靖「大禮議」事件,完全由如何正確解釋道學理論而起。經此惡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