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輝映百代的法蘭西文苑 浪漫領袖——雨果

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後,惡與善並存,黑暗與光明與共。

——雨果

這是一本危險的書……它會在廣大讀者心中播下最凶暴、最殘忍的種子——奢求一種無法實現的幻想。

——當時反動政府的評論家

「?」

「!」

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世界上最短的兩封信,作者分別是法國大作家浪漫主義文學的領袖維克多·雨果和出版商赫斯特與布萊克特的編輯室。第一封信是作家問詢他的作品《悲慘世界》的發行情況,第二封信是編輯室給予的答覆。這個小小的驚嘆號的確是對《悲慘世界》這部著作的最好評價。

《悲慘世界》是雨果眾多作品中流行最廣、版本最多、影響最大的一部,小說在巴黎發行後,雨果的朋友保爾·麥利斯致信告訴他:「已經6天了,巴黎發狂地閱讀著《悲慘世界》。一開始的口頭議論和報紙簡訊就預示著巨大的成功,這是很容易料到的。人們讚賞,著迷。再也聽不到嘁嘁喳喳的非議和支支吾吾的搪塞了。這部完整的創作以其偉大恢宏和高尚仁愛的正義思想使人們震驚不已。它超過了所有創作,勢不可擋地征服著許多讀者。」《悲慘世界》的強烈震撼力同時也讓那些反動政府的評論家感到不寒而慄,他們用惡毒的攻擊來掩飾自己的恐懼:「這是一本危險的書……它會在廣大讀者心中播下最凶暴、最殘忍的種子——奢求一種無法實現的幻想。」兩百多年的時間證明,《悲慘世界》是雨果留給全世界的偉大遺產,它以豐富真實的內容、廣博淵深的思想、浩淼奔騰的情感,閃耀在世界文學的星空,煥發著永不熄滅的光芒。

作家一直以來都想寫一部大型的社會小說來表現這樣的主題:賞罰不明、赦免罪人的社會,赤貧如洗的人民生活,一個真正的聖人改變了一個罪犯的一生。《悲慘世界》以苦役釋放犯冉阿讓的經歷為主線,再現了19世紀法國資本主義社會奴役勞動人民、逼良為娼的殘酷現實。主人公冉阿讓原是個誠實的工人,一直幫助窮困的姐姐撫養7個可憐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為了不讓孩子餓死而偷了一塊麵包,被判5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獄中之苦4次逃跑,刑期加到19年;出獄之後。苦役犯的罪名永遠地附在他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連住宿的地方都沒有。後來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決心去惡從善;改名換姓埋頭工作,終於當上了市長,成了大富翁。他樂善好施,興辦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卻濫判無辜;他為了不嫁禍於人毅然上法庭承認自己的真實姓名,並為救助孤女而逃出法律的魔爪。然而法律不容他,社會不容他,連他辛辛苦苦帶大的孤女也誤解他,他多年捨己救人,最後卻在孤寂中走向死亡,這是悲慘世界中的悲慘典型。作品中還通過描寫一個不幸女子芳汀的一生和她的私生女柯賽特的遭遇來揭示社會逼良為娼、兒童身心受虐,從而全面地展開對社會的批判。

這部小說集中地體現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雨果認為,世界上存在兩種法律:高級的法律是仁慈和愛,它可以杜絕罪惡,喚起良知,進而改革社會拯救人類,低級法律是刑罰,它依靠懲治,卻只能加深犯罪。前者的體現者為米里哀主教,他用道德感化和博愛喚醒了冉阿讓的良知,使他成了真正的人;而後者的代表警官沙威,則如鷹犬一般跟蹤冉阿讓,迫害孤女寡母,如同冷血的動物,他最後精神崩潰投河自盡,表現了現存法律在崇高道德面前的渺小、虛弱及它的破產。作者企圖以抽象的人道主義作為消除社會痼疾的武器,有其局限的一面。

《悲慘世界》在反映現實生活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成就,這裡有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巴黎的貧民窟、修道院、法庭、監獄、資產者的沙龍、大學生居住的拉丁區,構成廣闊而典型的19世紀法國的社會畫面;小說的人物也是典型的。但佔主導地位的是浪漫主義風格,雨果倡導的美醜對照原則在人物塑造、場景描寫等多方面廣泛地得到運用;作者善於用誇張的手法塑造不同尋常的人物,用虛構的偶然的因素來推動情節的發展;同時小說還充滿著濃郁的抒情氣氛,整部小說瀰漫著浪漫主義氣息。

發表於1831年的《巴黎聖母院》,是雨果的另一部具有重大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的長篇小說,被譽為浪漫主義的代表作。故事發生在15世紀的巴黎,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羅洛,認為情慾是罪惡,但是他見到美麗的吉普賽女郎愛斯美拉達後,發瘋地愛上了她,他不擇手段地想佔有她,但不能實現,於是他開始迫害愛斯美拉達。另一個愛慕愛斯美拉達的是相貌奇醜的敲鐘人喀西莫多,他對愛斯美拉達的愛是高尚的和富於自我犧牲精神的。道貌岸然的副主教不能佔有愛斯美拉達,就嫁禍於她,把她送上絞刑架,喀西莫多激於義憤把副主教從高塔上推下來。小說揭露了上層人物的虛偽、奸詐,在下層人物身上寄託了作者通過愛、仁慈拯救社會的美好願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