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吟遊詩人之夢

「殿下,迪安索斯王子已經離開了。」我站在路易斯殿下身後,小聲向他彙報著。

在遠來的貴客離開時,路易斯殿下並沒有親自相送。他自稱在舞會中喝醉了,委託里貝拉伯爵向客人表達了他誠摯的歉意。對於克里特的王子來說,這樣的舉動十分失禮,甚至顯得有些莽撞,可是迪安索斯王子卻並沒有因此露出不愉快的神色。在我看來,當聽到路易斯殿下不會親自與他告別的時候,王子原本略顯得有些緊張笨拙的表情立刻放鬆了不少。

或許這個為了國家利益而捨棄個人情感的年輕領袖,此時也不知道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去與被自己背棄了的友人告別吧。

路易斯殿下一手舉著酒杯,靜靜地斜倚在書房的大扇窗戶前。那扇窗正對著總督府大門的方向,在這裡可以將整個總督府前庭一覽無餘,包括我們送別王子的迴廊。我相信金髮的王子一早就已經站在這裡,將舊日朋友告別離去的每一個細節都看在了眼裡。

現在,迪安索斯王子的車仗早已經消失在總督府大門外,除了幾個花匠,那裡空無一人。可殿下還在靜默留戀地看向那裡,就好像友誼從未離開。他的臉上依舊掛著淺淡的微笑,可那笑容看上去卻是那麼的虛弱蒼白。

正是正午時分,往日的這個時候,明朗的陽光總會斜斜透過細膩的窗紗,在書房中撒下一片柔軟的金色光線。可是今天,大片的烏雲遮蔽了天空,在殿下的臉上撒下一片灰暗憂鬱的陰影。

「基德先生……」正當我打算離開書房,不再打擾殿下的沉思時,殿下忽然喊住了我。他依舊看向窗外,口氣有些游疑不定地問我:

「您在古德里安陛下身邊很久了吧,先生?」

這個問題來得很突兀,我不知道他在這時候問我這個是什麼意思。

「有幾年了,殿下。」我斟酌著回答。

「哦,您別擔心……」路易斯殿下可能聽出了我的猶豫。他轉過頭來,對著我安撫地笑道:

「我只是好奇地想知道,在朋友和國家之間,在理想和責任之間,陛下會如何選擇?」

「我……我也不知道,殿下……」我仔細思索了半天,也沒能給出一個合適的答案,「對於陛下來說,似乎從來都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陛下最希望的就是親手建立起一個美好的國家,保護一切值得珍惜的人和事,包括他的朋友。而他周圍的所有人也都願意不惜一切代價地捍衛他的願望。這既是他的理想,也是他的責任,他……不必在這之間選擇什麼。」

「果然么……」殿下慘淡地搖了搖頭,眼中露出少許敬重的神色,「……將所有人的夢想當作自己的夢想,有這種為自己的國土和民眾承擔責任的自覺,這才是真正的王者應有的品質吧……」

「是我這種懦弱的人永遠也無法達到的高度啊,這兩個人……」殿下輕柔地搖晃著手中的酒杯,琥珀色的液體在透明的內壁上掛起一層模糊的漿液,看上去猶如不安的心境般紛亂異常。

我當然知道殿下正在煩惱的是什麼。我不願見他如此消沉,卻又不知怎麼去勸慰他才好。

「我是個愚笨的人吧,基德先生?又任性、又懦弱,不敢與自己的血緣兄弟為敵,勇敢地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來,結果拖累了許多無辜的人,讓那些關心我的人失望了。我是個那樣的人吧?」殿下抬起頭來,幽幽地看著我。

「您不是的,殿下。您是我所見過的最了不起的人之一。您用您的劍舉起了您的帝國!」我絲毫也沒有遲疑,立刻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您是勇敢的戰士、智慧的統帥、也將成為一個崇高和仁慈的君主。」

「勇敢的戰士?智慧的統帥?仁慈的君主?您也這麼看待我么,基德先生?」殿下無力地苦笑起來。

我鄭重地點了點頭。

奇怪的是,我衷心的讚美非但沒有讓殿下感覺更好些,反而似乎讓他愈加煩躁起來。他有些激動地將杯中的美酒一飲而盡,然後重重地放在桌子上,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

「為什麼你們都這樣想?」路易斯殿下的聲音提高了不少。儘管他仍在微笑,可嘴角卻好像在神經質地微微抽搐。

「父王希望我成為出色的王子和國王,繼承他的事業;母親希望我成為仁愛的兄長、照顧好我的弟弟;人民希望我仁慈,讓他們活得更豐足;士兵和將領希望我勇敢智慧,帶領他們贏得更大榮譽;就連迪安索斯,我最熟悉和最敬愛的朋友,都希望我成為一個強權的君主,與他結成更加強有力的聯盟……可是,誰問過我希望成為什麼?誰指望過我成為我自己?」

說到這裡,殿下似乎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他略略遲疑了片刻,抱歉地看了看我,而後緩步走向書房一側的鍵琴處,掀起烏亮的琴板,露出一拍象牙色的琴鍵。他坐在琴前,閉上雙眼,長長地吸了一口氣,而後緩慢地將氣息吐出來。當他的表情看起來完全平復時,他將雙手放在琴鍵上,開始了緩慢的彈奏。

這是殿下的習慣,每當他感到心情煩躁、或是遇到什麼讓他憂慮的事情時,他總是喜歡彈奏樂器,用歌聲和樂曲聲排解他的心中的淤塞,讓他的心情恢複平靜。

象牙色的琴鍵流淌出象牙色高貴古典的旋律。那旋律既熟悉又陌生,我無法形容它究竟是怎樣的,它彷彿是極端的樸素與極端精緻的矛盾產物,一個個聽起來似乎溫柔的音符卻像大鎚一樣敲打著你的肺腑,讓你忍不住感到一陣悲傷,卻又油然生出一種豪邁的情懷。

「……擦盡最後一抹血跡,

刀鋒重新閃起光明。

英雄彼德森又贏得了一場勝利,

可憂傷和哀愁卻盈滿了他的心……」

這是一首讚美數百年前建立橫跨法爾維大陸的斯邁德帝國開國之王、在當時就被稱為「血冠的王者」的彼德森·封·桑坦德大帝的英雄讚歌。和其他與這位鐵血君主相關的歌曲不同,這首歌並沒有歌頌王者的武功和戰績,而是截取了一場戰鬥之後血冠的王者憐憫矛盾的心情。因為立意獨特,這也就成為了關於那位偉大君主傳唱最廣的一首樂曲。

「……又一個名字離他遠去,

他的摯友,雷哈格爾將軍。

隨他而去的還有他的軍團,

以鷹翼為冠的勇者之群。

殺死他們的是野蠻的威特人,

奸詐的菲爾德是他們的首領。

他們已付出了覆滅的代價,

可王者之友卻再也無法復生……」

曾經有不下五十名吟遊詩人在我的酒館中吟唱這首詩歌,他們中不乏小有名氣的流浪歌手,可是我從沒有聽過有人能夠像路易斯殿下唱得這樣優雅和憂傷。殿下的歌聲就像晴空中漂浮的雲朵一樣,輕柔、曼妙,讓人無法琢磨,卻又撥撩得人心頭一陣溫柔。

最神奇的是,同樣的歌曲,在那些吟遊詩人口中,就像是華麗的過了頭的虛假傳奇,而殿下唱起來卻像是親眼所見,讓人信服,讓人沉浸於那樣的情景中,情不自禁地感受到以鐵血手段著稱的血冠王柔弱矛盾的一面。

「……仇恨不會帶來和平,

只會將戰爭的種子越埋越深。

倘若戰爭是一場深重的罪惡,

就讓我獨自承受神明的戒懲。

願這世上的所有爭鬥都止於我手,

願不再有人因仇恨而燃起戰火。

願我眼望向再無刀兵,

願我劍指處再無紛爭……」

每當酒館中的吟遊詩人唱到這裡時,他們的聲音總是激越高亢,把這首歌曲最後的幾句誓言唱得鐵骨錚錚、讓人忍不住心潮澎湃。而路易斯王子唱到這裡時,他的聲音十分失落惆悵,彷彿是在為這為偉大君主無法實現的誓言感到深深的遺憾,讓人感受到一種別樣的勇者傷懷。

當為摯友雷哈格爾將軍復仇、蕩平高山蠻族威特人之後,彼德森大帝忽然深刻反省。他意識到為一時的仇恨和快意引起爭戰是愚蠢的。從此之後,彼德森大帝以「為和平而戰」的口號,希望建立一個「我劍指處,再無紛爭」的偉大帝國。儘管在我看來,這或許不過是帝王們自我標榜的幌子而已,但他確實以此為旗幟建立了不世功業。在彼德森大帝的前半生,他以鮮血和殺戮開創了一個橫貫大陸南北、三面臨海、北靠「雪頂之脊」薩亞里山脈的強大帝國;而從他五十歲直到去世的十幾年時間裡,法爾維大陸居然真的沒有發生過任何國與國之間的爭戰,這短暫而珍貴的和平被後世稱為「彼德森的奇蹟十五年」。當這位前所未有的偉大國君去世時,他平和而滿足地留下最後的遺言:「這世上的爭戰將和我一同離去。」

極富諷刺意味的是,彼德森大帝帶走的並不是爭戰,而是和平。就在他去世不到五年時間裡,他一手開創的宏偉帝國分崩離析,迅速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十餘個國家,掀起了一場席捲整個大陸的戰爭。這場戰爭持續了整整十五年,被後世稱為「後彼德森的血色十五年」。

我一直沉浸在殿下美妙的歌聲和樂曲聲中,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