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寒光照鐵衣 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備,人備

宣府南城的昌平門樓下,早到數日的苗逵正站在宣府總兵張俊稍前一步的位置,若有所思地看著地平線上那越來越近的一行人。只看煙塵,他就知道來的人並不多,再算算距離,他猜也猜得到徐勛必然把大部分隨員撇下去看守那些一路押送去陝西的自凈人,這下子忍不住大搖其頭。

「他怎麼就改不掉凡事都愛輕車簡從的性子!」

「年輕氣盛的人都愛招搖出風頭,可平北伯的性子素來是相反的。」

張俊能夠以敗戰之將坐穩宣府總兵的位子,便是因為徐勛力保,看著這一位在朝中扶搖直上恩寵直逼劉瑾,如今腿傷痊癒的他再也不必擔心那些虎視眈眈的巡按御史,做事只覺得從容了許多。眼見頭前那幾騎人已經就在幾十步開外,他少不得隨著苗逵一塊往迎了幾步。

「苗公公。」徐勛並沒有高踞馬上,跳下馬來沖著苗逵拱了拱手,隨即就笑吟吟地看著張俊道,「張總兵,久違了。聽說你如今腿傷痊癒,你這一把寶刀可是又能夠派上用場了。」

「哪裡哪裡,敗軍之將不足言勇,若是能夠以我這老朽之身彌補先前的過失,自當盡全力。」

張俊嘿嘿一笑,見張永自然而然地落後徐勛半步,輕輕用馬鞭敲擊著手,他想起先前因為那場敗仗,鎮守太監劉清投靠了張永,最後戴罪立功後得以順利留在宣府,哪怕是如今各處鎮守太監大洗牌,可宣府大同的鎮守太監都根本沒動,足可見張永徐勛是一路人。於是,他看了看跟上來那兩三百軍士,頓時有些為難地開口說道:「之前苗公公說不要驚動太廣,所以我只帶了幾個從人來,連劉公公副總兵和幾個參將都沒知會……可平北伯此次畢竟是欽差,如此是不是太簡慢了?」

「倘若是皇上親臨,也必然會說不要繁文縟節迎來送往,我這一次是巡視,低調些就得了,還是苗公公了解我這個人。」徐勛擺手阻止了張俊再往下說,隨即笑著說道,「咱們畢竟是老相識了,我也不和你廢話,宣府城中沒什麼好看的,我和張公公已經先去過了龍門衛和獨石堡,接下來去張家口堡,新開口堡,萬全右衛城,沿路大小衛城石堡這些個地方一圈轉下來,我就立時去大同。我丟下家裡老子媳婦出來,自然要馬不停蹄趕場子,可不是為了四處赴宴浪費時間的。」

儘管在場的還有兩個太監,可徐勛這話說得直爽,就連苗逵和張永也都笑了起來,更不要說心領神會的張俊陳雄了。五個人此前一塊經歷過那一仗,徐勛和神英出關,張俊後援,苗逵和陳雄調萬全右衛援兵,張永和劉清往大同請援兵,可說是共同擔著天大的干係,彼此交情當然不一般。此時既然說好了,張俊也就不再耽誤,對著如今又回到麾下的吳大海吩咐了幾句,他便讓人牽出自己和苗逵的坐騎來,直截了當地說:「既如此,我也不敢耽誤平北伯你的時辰,走吧!」

昌平門樓守衛的百戶和十幾個軍士遠遠望見這麼一堆大人物說了一番話,隨即就風馳電掣出了城去,一時都吃了一驚。面面相覷好一會兒,有個機靈些的看著吳大海帶著幾個總兵府的隨從就這麼回了城,他忍不住上前去對自家百戶說道:「胡爺,剛剛您可聽見了,似乎是奉旨巡視邊務的平北伯?這怎麼非但不進城,就連張總兵也跟著一塊走了?」

「你問老子,老子去問誰?」

那胡百戶雖說納悶,可也知道這會兒不是深究緣由的時候,連忙吩咐了幾個精幹人各處報信。不到一個時辰,平北伯徐勛一行已經抵達宣府的消息就已經傳了開去。這其中,鎮守太監劉清原本早就打點好了要送給徐勛和張永的大禮,可不想人竟然不進城,而總兵張俊聽之任之還不算,自個也跟著不知道上了哪兒去。他都如此,更不用說從副總兵到分守參將游擊將軍等等一眾人了。在城裡苦等了八九天,終於是把總兵張俊給盼了回來,結果張俊面對一大堆疑問,卻張嘴給了一個讓他們瞠目結舌的答案。

「平北伯和苗公公張公公已經上大同去了。」

面對傻眼的眾人,張俊這個總兵不得不無可奈何地一攤手道,「宣府糧儲不在此次巡視範圍之內,所以平北伯說,進城就不必了。若是回程有空,興許他和苗公公張公公會進城來轉一轉。至於兵備和火藥……」他頓了一頓,這才面色古怪地說,「府軍前衛軍情局在城中早有部署,詳細的奏報已經到手,所以平北伯說不用瞧了。」

從前每逢奉旨巡視,不都是地方文武官員跟在欽差大臣的屁股後頭,看看那些雄壯軍士的操練,看看存糧充足的倉廩,看看那些修繕最整齊的邊牆,然後再赴一赴各處官員的宴請,若有空餘再見一見思慕天顏的縉紳……從來都是這樣的,從來不曾變過。可這一回,他們終於見識到了,什麼叫做過其門而不入。

因而,當大同總兵庄鑒得知平北伯徐勛一行人已經到了大同南小城的南門永和門的時候,他也同樣是大吃一驚。張俊還有個早到一步的苗逵給他通風報信,他倒是聽說有此次巡視打前站的一二百人在各處衛城石堡轉悠,完全沒想到是徐勛已經到了,這回是徹徹底底絲毫預備都沒有。原本還要點齊麾下軍將去迎接,誰料頭前來見的曹謙連說不用,他最後不得不隨曹謙只帶了十幾個從人就匆匆出了總兵府。

大同鎮因為往北就是一馬平川,這座城池雖不如宣府佔地廣闊,但四門之外修建瓮城,瓮城之外又修建小城,層層疊疊就好似一個最大的堡壘一般,堅不可破。南小城和東小城一樣,都是天順年間所建,畢竟,曾經失陷於虜中的英宗皇帝對於虜寇可謂是切膚之痛。南小城開四門,東迎暉、南永和、西永豐、北文昌,除了南邊的永和門之外,其他三門都在上頭建閣,以供戰時指揮調派。這會兒庄鑒一上永和門樓,就看到了扶著箭垛,正和苗逵張永陳雄指指點點說話的徐勛,連忙快步迎了上去。

「我還以為平北伯必然要在宣府停留一陣子,想不到這麼快就來了。」

「那是因為你沒想到他多惦記家裡的媳婦。」張永笑呵呵打趣了一句,隨即就換成了一臉正色,「咱們從萬全左衛一路過來,先去看了鎮虜衛、天成衛、高山衛、陽成衛,還有沿線那些石堡。平心而論,宣府大同這邊的邊備還算是不錯,可大邊二邊的那些破口仍然比比皆是,就是前頭的石堡也多有破損不堪的。若是仗沒有打起來也就罷了,若是真的打起來,恐怕結果不好說。」

張永話音剛落,徐勛也開口說道:「庄總兵,咱們是老相識了,我也不瞞你說,我此行隨身攜帶了兵部職方司最新繪製的地圖,一路標註各道邊牆的狀況,以及記錄沿路各石堡的兵員情形。空額空餉,這種事情都是陳詞濫調了,我也不想多說,但若頂在最前頭的邊軍平日那樣警惕鬆弛,那就不是一句素來都是如此能矇混過去的。就在白羊口,我們這一行兩百多號人,裝成山西太原府的一撥商人,輕輕巧巧就全都進了裡頭,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近水樓台先得月,天下承平日久,山西商人先是靠著開中鹽法大發其財,緊跟著又是潞綢流行,幾乎蓋過了一貫有名的杭綢蘇絹,但這些生意,全都比不上往外頭走私各式各樣的鹽鐵之物,各家晉商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專門路子,就連他這個總兵也不能節制。然而,分明只有之前帶過那一次兵的徐勛卻連這個都知道,而且還抓到了真正的把柄,那事情就非同小可了。

「平北伯,邊軍從不調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長年累月下來,難免就……」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道理不用你說我也知道。有些事情屢禁不絕,我也沒指望一舉揭得天下皆知,就能從此遏制了。可你有沒有想過,若是商旅能夠如此輕輕巧巧往來關內關外,那韃子的姦細是不是能夠輕輕巧巧矇混進來?這些石堡會不會輕輕巧巧易手?甚至是,倘若有變,會不會有人裡應外合乾脆把韃子引進來?」

再嚴密的牆也杜絕不料無孔不入的蒼蠅,這是任何時代都存在的鐵律,因而,徐勛說到這裡,見庄鑒已經面色難看得很,他就沒再往下說。這時候,卻是苗逵似笑非笑地說道:「之前宣府咱們是過其門而不入,這一回大同之中也沒什麼好看的。庄總兵,這一次咱們從鎮川堡一路往西南去,到保德州過河,你就領著咱們這麼一路看過去吧。」

從鎮川堡到保德州,中間有一二十個石堡,相隔從十幾里到幾十里不等。此時仍是春寒料峭的天氣,儘管一行人除了身體精壯的軍士,就是徐勛張永苗逵庄鑒這樣筋骨打熬得相當不錯的人,走到最後也不免吃不消,當二月底抵達保德州的時候,一行人免不了休整了兩日。這兩日間,徐勛一面對照兵部職方司的地圖,一面在自己的小冊子上記著此次清點的實際兵員,心裡那沉甸甸的感覺就別提了。

應有兵員六七百,實際駐紮才五百掛零,甚至只有三四百,這種情形在沿路堡寨中屢見不鮮。而且,軍士的年紀戰力也好,軍備武器也好,全都說不上有多精良。甚至在一處石堡中,一個喝醉了酒的老卒大喊大叫說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死,還不如趁機多多樂呵,足可見這上上下下的精神狀態。如今是文官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