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推開異域之門 舞樂、歌舞伎和能樂

舞蹈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從來都不僅僅是為了娛樂,而是有著更崇高的意義。感情含蓄的日本人即便是在舞蹈中都決不會像西方人那樣放任地發泄著內心的情感,相反地,日本的舞蹈更是一種在內斂、寧靜當中表達內心深沉情感的藝術。這使得日本的傳統舞蹈顯得神秘難懂的同時,也平添了它的魅力。日本的傳統舞蹈主要有三種,它們是舞樂、歌舞伎和能樂。舞樂是中國、朝鮮、日本三國舞蹈傳統相互結合的產物。它的「序—破—急」的結構頗似中國唐代大麴「散序—中序—破」的曲式。演出時根據登台方向的不同而有左舞和右舞之分:左舞源自朝鮮和中國滿洲,演員身著藍色或綠色的服裝;右舞則源自印度和中國,演員身著橙色或紅色的服裝。舞者均為男性,人數分四、六、八三種不同的規模。舞蹈時,演員們反覆向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跳著細膩而莊重的舞步。這種早已在中國、印度和朝鮮絕跡了的舞蹈形式,自7世紀以來至今,一直在日本的皇家宮廷中上演。

日本的歌舞伎則僅有300多年的歷史。歌舞伎又稱「日本舞」、「古典舞」、「日舞」、「邦舞」,它融匯了日本古典藝術中的宗教舞蹈「神樂」、「伎樂」、宮廷舞蹈「舞樂」以及武士戲劇藝術「能樂」中的精華,並攝取民間藝術中的養分而自成一體。歌舞伎正式出現於1603年,據說是在百年武士階層的戰亂之後。日本人民厭倦了戰爭,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於是巫女阿雲順應這一時代要求,將自己首創的「念佛躍舞」帶到京都一代巡迴演出。她的舞蹈保存了宗教舞蹈的一些內容和程式,也吸收了鄉俗舞蹈的成分,所以受到了人們的喜愛。歌舞伎的發展歷經坎坷。起初它以歌舞為主,全部由女演員扮演,謂之「女歌舞伎」。後來由於武士階層禁止女子登台演出,所以在1653年出現了全部由男演員演出的「若眾歌舞伎」,男扮女角謂之「女形」。17世紀是歌舞伎的黃金時期,它由以歌舞為主體改變為以戲劇為主體,並開創了男女同台演出的先例,且延續至今。19世紀末,在戲劇革新浪潮的推動下,歌舞基層掀起了一場新舞蹈運動,出現了「藤間流」、「花柳流」、「苦柳流」、「坂東流」等流派,促進了日本舞的繁榮。目前,在日本經常演出的歌舞伎保留劇目有100多個,可以分為四類:模擬傀儡戲的「義太夫狂言」;表現歷史題材的「時代物狂言」;表現平民生活的「世話物狂言」;以及以舞蹈為主體的「能作事」。

能樂是完全屬於武士階層的舞蹈。它為武士階層所壟斷,是一種將歌、舞、樂、劇結合得較完整的戲劇形式。它的最大特點是以小巧玲瓏的假面遮蓋面孔。能樂音樂中的三段式結構和伴奏樂器都是由著名表演家世阿彌從舞樂中借鑒過來的。而它的吟唱則以念經的風格為基礎,歌詞是五音部與七音部交替的韻文,這種韻文形式是600多年前從中國傳入的,後來成為日本詩歌的標準形式。能樂的舞台在舞樂舞台的基礎上有所發展,除尖形的屋頂外,還有起支撐作用的四根柱子,它能提示假面後面的演員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以免發生摔到台下的危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