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推開異域之門 「吠陀文學」小釋

當我們瀏覽上古印度的文學時,看到文學作品的名字上出現很多而我們總是不明其義的或許就是「吠陀」這個詞。實際上「吠陀」一詞,是印度古語的譯音,含知識和智慧的意思。作為書名,《吠陀》特指印度上古時期一些文獻的總稱,是流行於上古印度各民族的頌神詩歌和宗教詩歌。《吠陀》包括本集和附錄兩部分。最古的《吠陀本集》共四部:《梨俱吠陀本集》(頌詩)、《娑摩吠陀本集》(歌曲)、《耶柔吠陀本集》(經文)和《阿闥婆吠陀本集》(巫術咒語)。附錄部分是解釋本集或由本集所派生的文集如「梵書」「森林書」「奧義書」,它們都是解釋「吠陀」的作品。《梨俱吠陀》是最古老的一部。其編纂年代大約在公元前12—9世紀,其中最早的詩句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共收錄詩1028首,主要用來頌神。而《娑摩吠陀》和《耶柔吠陀》則是依附於《梨俱吠陀》的文獻,前一部是配曲演唱的歌詞選集,,後一部是說明如何應用這些歌詞進行祭祀。古文獻中所說的「三吠陀」便是指它們了。《阿闥婆吠陀》收錄了731首詩,其作品主要用於驅邪鎮災,但也包含有豐富生動的反映現實生活的神話故事和一些感情健康的作品。其作品產生的年代雖屬較晚,但最晚的也在公元前5世紀左右,這四本本集相傳是由婆羅門祭司用最嚴格的口授方式代代相傳的,直到19世紀才印成書。他們本是聖典,但由於其中收有大量的文學作品,所以後世也稱之為「吠陀文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