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卷 風雲 第40章 架勢

楊銳對美國人行為之解釋讓日本人有些錯愕,他們的榆木腦袋很難與楊銳共鳴,東方講究「算」,但更加年輕的西方卻推崇「力」。即便是務實功利的英國,也不會與一個大國簽約後又突然反悔開戰,何況是更驕傲的揚基佬。以他們的政治操守和邦交傳統,即便羅斯福想這樣做,國會和輿論也會反對,這畢竟是整個國家的外交行為,不是幾個魑魅魍魎就能操縱更改得了的,而等美國人全部轉了性子,那戰與不戰便毫無意義了。

看著日本人無法理解自己的意思,楊銳不得不再次開口道:「要徹底打垮一個國家,不是殺人劫財、割地賠款,而是要讓她失去道德操守。具體言之,就是要每個人變得非常聰明,聰明的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而不在乎道德和信仰。他們的國民最好深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最好常常把『道德值多少錢一斤』掛在嘴邊……」

楊銳說的很具體了,可陸軍的馬鹿看似還是不解,他不得不打了個更具體的比方,「見過修房子嗎?應該是見過的。如果把一個國家比作一幢大樓,那國民就是大樓的磚石。我們把大樓推倒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只要磚石還在,大樓照舊可以重新建立。而以現在的國際輿論,我們無法像消滅印第安人那般把磚石全部毀滅,這就只剩下一個辦法:讓每一塊磚石變得更聰明、磨的更圓滑。磚石必須是方的大樓才能穩固,可一旦他們懂得爾虞我詐,變得聰明圓滑,大樓就要搖搖欲墜。

美國人越狡詐,我們就越該放心。越是聰明人多的國家,內部就越是傾軋。他們的算計不是用在敵國身上,而是多用在自己身上,這樣的國家再強大,也僅僅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我們沒開戰,他內部就要亂成一團,開戰後略有小勝,投敵者將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而且這都是最聰明的那些人、喊口號喊的最激烈的那些人。大廈將傾之際,他們必會與我們接洽,為自己以後留一條後路。

美國的最終強大不在於工業,也不在於財富,而在於國民的淳樸和對基督的信仰。只要有這樣的國民,這個國家是無論如何也打不垮的。工業可以重建、財富可以積攢,但淳樸和信仰一旦失去就萬難尋回。作為敵國,我們就是要讓美國走向這個方向,然後萬劫不復。」

楊銳說的是美國,可在稍微聰明一些的伏見宮看來,這似乎說的是中國自己。中國人也是聰明的,還未開戰,其內部就傾軋甚重,投敵者已成國家總理。楊銳見伏見目光閃爍,知道他想的是什麼,便笑道:「中國方方正正的國民不少,但圓頭圓腦的國民也多,特別是江浙、直隸、山東、河南和陝甘。這次大戰就是試金石,必須把那些鵝卵石挑揀出來。作為一個國家領袖,重要的不是一次戰爭的勝負,重要的是教育國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楊銳的胸懷讓伏見敬佩,可他還是擔心戰前準備不足,特別擔心所當其沖的日本遭受空前損失。他道:「閣下,可要是我們輸了呢?即使不輸,那又要傷亡多少國民?」

「我們不會輸!」楊銳篤定。「至於國民的傷亡……,一個民族必須用自己的血鑄造自己的魂。只要他們死的有價值,那就不會是無所謂的。」

伏見還想再說,卻發現身邊忽然響起鼾聲,扭頭才發現閑院親王已經睡著,老東西吃飽喝足再舒服的一坐,自然就打起了瞌睡。他的副官正給他蓋上薄毯,卻沒想到這名副官蓋完毯子忽然對楊銳和伏見鞠躬,他用極為生硬的漢語道:「鄙人石原莞爾,謁見公爵大人閣下。」

閑院和伏見這次來都帶了副官,一個是陸軍參謀本部的少將部長,另一個是海軍軍令部次長島田繁太郎。之前介紹陸軍的時候,只說是石原少將,不想卻是石原莞爾。

「我聽過你的名字。」楊銳看著眼前滿臉緊張的小個子說了一聲。「不錯,可惜……」

楊銳在日本幾乎被捧做聖人,七千萬人的國家,賣掉的文明輪迴論比全中國還多,高達八百多萬冊,幾乎是每個日本家庭一本。小鬼子不但不記恨大正初年的慘敗,反而感激楊銳把日本帶入了正途。但楊銳很少評價日本人,他此時一個「不錯」讓日本人眼裡放光,可再一個「可惜」又讓伏見博恭王失望。

「德國人愛鑽牛角尖,你不要和他們一起鑽死,決戰就不必了。」楊銳看過石原莞爾的最終決戰論,雖然受自己影響已經與歷史原版不同,可還是改不了決戰二字。

「請閣下賜教。」決戰二字對石原來說只能代表他的最終決戰論,他當即再次鞠躬求教。

「決戰統一等於秦滅六國,但歐洲的歷史告訴我們,沒有決戰統一的世界會是怎麼個模樣。我們必須是整個世界的英國,阻止任何國家統一世界,所以不但不決戰,還應該阻止決戰。」楊銳道。「你能提出這一點是很不錯的,這已經達到普通人難以企及高度,即從歷史和文明的角度來看待民族和民族戰爭。但你把方向弄錯了,決戰是在加速人類文明的毀滅。」

楊銳看過最終決戰論,石原也看過文明輪迴論,是以對話雖然隱晦,雙方卻都清楚對方每一個字的意思。待楊銳說完,石原莞爾追問道:「閣下認為不決戰文明之毀滅就可以避免嗎?」

「不能,只能減緩。」楊銳搖頭。「借用布爾什維克的說法,世界確實是唯物的,但歷史——只有存在人類才有歷史,沒有人類只有荒蕪——卻不是唯物的,人類的主觀能動性處處在改變著歷史。可我也說過,文明猶如高山之泉,它順著山澗、河道流入大海,最終蒸發消亡。這是高山之泉的宿命,人只能改變其航道,卻無法制止其消亡。

比如歐洲,如果德國不在下一次戰爭中將其統一,那麼戰後一心祈求和平的各國民眾也會想著和平統一,總之,歐洲都將走向統一,這是宿命使然,唯一不同的是由誰統一、如何統一。可太平洋不同,這裡的文明年輕的很,野蠻之地多的很,決戰只會加速毀滅進程。」

對話似乎變成了哲學討論,伏見和島田正聽著時,忽然醒來的閑院咳嗽了一聲,道:「閣下,獨國總理戈林向我國大使密議,希望與我們結盟,太平洋如果發生開戰,獨國可以出兵打擊米國東海岸,米國之造船業全集終於東北部……」

「不必了!」楊銳打斷。「德國人的最終目的是統一歐洲,奪取生存空間,同盟作戰只是幌子。納粹的秉性和滬上愛斤斤計較市民毫無二致,而且他們還有後者所沒有的下賤。」

「可米國在菲律賓的長程轟炸機將轟炸我們的工業,我們卻對米國的工業毫無辦法。」說話的是島田繁太郎。自去年楊銳提出快速造船起,軍令部終於在兵棋推演中全殲了米國艦隊,並在之後的戰爭中壓著米國艦隊三年,但從第六年開始,米國的工業潛能使其武裝起不遜於中日規模的艦隊,戰爭又重新壓回到馬里亞納一線。因此,破壞米國工業逼迫其求和就成了軍令部和參謀本部的日常討論。

他們討論出來的辦法有三,其一是直接陸軍登陸美國,但即使不考慮國力,登陸陸軍也會阻於美國東西走向的落基山脈地區,所以一提出就被否;

其二是跳過夏威夷直接登陸佔領巴拿馬運河,藉助運河並以南美各國的物資為依託,由海軍徹底封鎖美國大陸。但美國終究是塊大陸,更是一個健全的工業國,其飛機產量預估是中日的三倍,在岸基飛機的威脅下,海軍最多只能封鎖美國與歐洲、非洲、南美洲的正常貿易。

就戰略物資而言,美國主要缺少的是橡膠、鎳、錫、銻、錳、鎢、鉻、鈷、釩、雲母、工業鑽石、馬尼亞麻,另外鋁礬土有很大一大部分也需進口,除加拿大的鎳戰時肯定會供應美國外,禁運下美國人是不是能找到替代物資、增加國內礦產產量或者開發新礦產,誰也不知道。

另外還有一個嚴重問題便是:橡膠、錫、錳、鉻、鎢、鈷、釩,這些都是英屬殖民地的物產。當年歐戰英國在北海強行將運入中立國荷蘭、挪威、丹麥等國的物資強買便讓英美關係緊張,中日艦隊若強買英國運入加拿大的商品肯定會與英國交惡。與英國的本性判斷,僅僅禁運軍事物資他也許能勉強答應,畢竟此時皇家海軍的航母數量不足,但要中斷英國與加拿大的貿易,他是絕不會同意的。

第三則是老辦法,通過數次海上決戰大量殺傷美國軍人、開展政治宣傳攻勢,迫使美國投降。

平心而論,這三策只有後兩者有效,楊銳最最在意的就是禁止輸入剛果的鈾,雖然美國和加拿大也有鈾礦,但那並不是富礦。

——島田繁太郎問話之際,楊銳心中略過日本人提出的三策,他還是不想告之中國已有用硨磲石「製造」混元彈,每次想到硨磲石楊銳心裡就笑,王季同想出來的東西還真是有迷惑性。

「島田將軍不必擔憂,美國人的轟炸機炸不到日本,也炸不到天津、葫蘆島、大連這些造船廠,甚至南京都夠不著。」

「閣下,可我國有確切的消息表明米國正在研製航程達三千多公里的轟炸機。」島田繁太郎著急道。「並且這種飛機已經在聖迭戈試飛……」

「那是聯合飛機公司的B-2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