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卷 家與國 第98章 為定

馬寅初因為堪破國家銀行計畫而興奮,楊銳則為日本人死擰倫敦條約而苦惱。雖然在倫敦負責談判的日本代表、濱口內閣的若規禮次郎和海軍代表財部彪基本同意會英美提議,即中日與英國、美國的重巡洋艦、輕巡艦噸位比例與主力艦噸位比例基本相同,大致定在6:10之間。重巡洋艦因之前中國已造十二艘,日本已造八艘、且正在建造四艘,這等於說美國方面最終將允許建造四十艘;輕巡單艦噸位限制在兩千噸以內,噸位大致中日是十八萬噸對美國二十四萬噸。

但這種比例是日本海軍難以接受的,6:10的比例放大後,美國重巡洋艦數目遠超中日兩國,一旦美畜偷襲,那日本海軍將損失慘重。是否要拆毀一些巡洋艦,把重巡數量壓倒十六比二十六的水平,日本海軍正在考慮;同時,對外強硬的反條約派並不想接受英美給定的6:10重巡比例,加藤寬治等人希望重巡比例為7:10,這就與濱口內閣代表產生嚴重矛盾,在國內天皇無法聖斷時,日本人跑到遼東希望楊銳影響中國代表團,以最終支撐他們的想法。

日本的算盤就是如此,可楊銳對是7:10還是6:10一點也不在乎。就財大氣粗的美帝來說,真要開戰他還絕不會卡著海軍條約造艦,到時來一個珍珠港式的突然襲擊?上等人肯定是先開動戰爭機器造兩三年的船,然後鋪天蓋地平A過來,7:10還是6:10到時候都會變成3:10、4:10,有必要去爭7還是6嗎?

當然條約對中國而言也不是太順利,日本海軍對巡洋艦比例不滿,中國海軍則對潛艇比例不滿:雖然三方潛艇噸位一致,可中日兩國潛艇噸位加起來已超十萬噸,條約卻限制在五萬兩千餘噸,這等於說要拆掉一半的潛艇;另外潛艇單艇噸位不能超過兩千噸,這個噸位對廣袤的太平洋來說還是太小;最後麻煩的還有因噸位限制而帶來的檢查問題,中國海軍後續潛艇將是德式XXI型的改進版,諸如無火炮、水滴造型、消聲瓦、通氣管……,這些東西是實在不能給英美檢查團檢查。

中日各有各的煩惱,看著眼前的伏見宮博恭王和他的跟班日海軍聯合艦隊參謀長島田繁太郎,楊銳對他們的抱怨唯有淺笑,待日本人說完,他才道:「親王殿下,此次條約限制僅僅是巡洋艦和潛艇,況且潛艇噸位雖然不如意,但最少大家是一樣的。我們有什麼好憂愁的呢?畢竟主力艦噸位早已確定,航母上我們還佔有優勢……」

日本海軍中,因為對待華盛頓條約態度不同,分為反條約派(軍政派,類似國防部)和條約派(軍令派,類似總參謀部);又因為對航母制勝論的態度不同,分為艦隊派和航母派。這幾類人當中,反條約派和艦隊派大致重合,條約派與航母派小部分雷同,比如山本五十六既是航母派又是條約派。

楊銳的海軍戰術思想伏見宮博恭王是清楚的,中國海軍就是以這樣思想為基礎建立,但在諸多日本海軍軍官看來,如此孤注一擲只要空母簡直是瘋子行為,也正因為此,中日雖然同盟近十年,可海軍聯合協作一直不如陸軍,在陸軍正逐步統一武器口徑、軍內規制時,兩國海軍連聯合指揮都困難——中國海軍認為戰列艦僅僅是航母的保鏢肉盾,而日本海軍則認為航母僅僅是戰列艦的眼線奇兵,反正是誰也不服誰。

聽聞楊銳的口氣似乎也贊同簽訂條約,伏見宮有些泄氣,他看著楊銳道:「閣下,但是到現在為止,飛機還是不能擊沉戰列艦的呀!」

「不能擊沉?」楊銳看著他笑。與歷史不同,日本航空業完全依靠中國的幫助建立,這就使得日本航空完全比中國晚一步,發動機更是如此。心中掂量過之後,楊銳說道:「現在飛機不能擊沉戰列艦那是因為發動機功率不夠,速度慢而攜帶的彈藥有限,但如果發動機功率得到提升,結果就會大不一樣。現在太原已經研製了功率超過一千匹馬力的發動機,使用這種發動機,飛機速度將超過五百公里每小時,以後要擊沉戰列艦就不難事了。」

楊銳透露著太原飛機發動機的機密,一千出頭的馬力已是二戰前的水平了,不過這並不令他滿意,他認為發動機最少也要有兩千馬力。楊銳如此,聽聞已有一千匹馬力發動機的島田繁太郎動容道:「這不是現在發動機功率的一倍嗎?」他還沒來得及讚歎,卻看到伏見宮博恭王對此無動於衷後,又馬上改口道:「可飛機還是太脆弱了,只要防空火炮足夠,戰艦依然可以抵禦飛機的進攻。閣下,冒昧的說,空母的真正作用是掩護戰艦做最終決戰。」

「呵呵,是嗎?」楊銳並不在意別人不贊同航母制勝論,而此時對飛機的質疑不說日本,即便是中國也有諸多反對的聲音。他笑道:「我能確定的是,裝上這種發動機的新飛機,一旦將敵方航母或者航空力量摧毀,那敵方戰艦隻是它們的活靶子,即便戰列艦造到五萬噸又能如何,數十枚高爆炸彈洗甲板,十多枚魚雷擊中攻擊一側,怎麼也得沉吧。」

楊銳說著記憶中大和武藏的結局,這隻讓伏見宮博恭王臉皮綳的更加緊,臉色也發黑。作為篤定的艦隊決戰派,聽到這樣直截了當的戰列艦無用論斷,他是一定要駁斥的,可礙於楊銳的身份,他只能把這口氣忍下了。他打斷正要反駁的島田,壓著嗓子道:「閣下,如果真有一艘五萬噸級的戰列艦,其裝甲防護的水平肯定會讓飛機攻擊無果。」

「是嗎?一千馬力並不是飛機發動機的最終功率,十年之後飛機發動機功率將達到兩千匹,炸彈的重量超過八百公斤,同時魚雷的投放條件也會更佳……」說著,楊銳拿出一張總參海軍辦公室提供的圖表,道:「這是我方關於俯衝轟炸機投擲炸彈的總結,即便對七點二五英吋裝甲,俯衝轟炸機也能從五千米高空用八百公斤的炸彈將其擊穿。殿下,戰艦的甲板能鋪設多少英吋的甲板您應該非常清楚。退一步說,即便炸彈不能擊穿水平裝甲,也能清掃甲板一切防空火力,而一旦缺少這些防空火力,戰艦又如何抵擋飛機的密集魚雷攻擊?」

「閣下……」在說不過的伏見宮博恭王又要把自己全封閉起來時,島田繁太郎再道:「飛機要掛載八百公斤炸彈從五千米高空俯衝,這種飛機還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才能製造出來吧。飛機的發動機能夠改進,戰艦的防護裝甲也能改進。矛與盾之間有時候是矛鋒利,有時候又是盾堅固,怎麼能因為矛的暫時鋒利而徹底放棄盾呢?」

能做參謀長的人思維自然很快,看楊銳以數據說話,島田繁太郎立即以矛與盾做比,只讓伏見宮博恭王大大的鬆了一口氣,而楊銳的眉毛則擰起來了。他看著島田繁太郎道:「飛機從二十多年發明到現在,其進步速度遠不是戰艦能夠追平的,再過二十年,飛機發動機也不再是螺旋槳式而是噴氣式,這一點歐洲諸國航空界人士都是認同的。到時候噴氣式飛機速度和功率將大大超過螺旋槳式飛機,炸彈不再是以公斤計而是以噸計,那時戰艦能有什麼盾來抵擋超過兩噸的俯衝炸彈?」

楊銳說完又把日本人看了一遍——伏見宮還是一副『我就是聽不進』的欠抽模樣;島田繁太郎眼睛則在骨碌碌打轉,想找出反駁理由。楊銳見此再道:「我知道,很多人把中國海軍現在所走路子等同於法國海軍以前曾走過的路子,還有人更以為中國老是提航母必勝論,是因為想霍取中日聯合艦隊的指揮權……,呵呵,誰叫貴國海軍的優勢是戰列艦,而我國海軍專長於航空作戰呢?有這種想法並不是什麼過錯,但無視技術進步只會付出慘重後果。我們和美國相比,工業實力本就是遠遠落後,如果在戰術上還落後,那連戰勝的希望都沒有。」

「那閣下認為應該不造戰列艦而造航母,可條約的限制……」與伏見宮不同,這是島田第一次見楊銳,對這個有亞洲第一軍事家美譽的人,他還是抱有極大的興趣。

「我們的工業水平在上升,而美國的工業則在下降,條約到期之日就是美國退出條約之日。一旦徹底放開手腳,不是我們得益而是美國得益。我們唯一可行的策略就是自己多造航母,同時想辦法讓美國多造戰列艦……」

楊銳的策略讓伏見宮再次閉耳,這種策略在他看來是尋死之路,但楊銳怎知他的想法,只自顧自道:「美國不是俄國,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勞師遠征,全殲之後不可能有第二次決戰,而美國不同,即便第一次我們殲滅了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兩年後明白航母重要性的美國將造出我們無法企及數量的航母,那時候的決戰才是最艱難的。」

「可是米國人根本不會打戰!」島田繁太郎說著所有日本軍官都掛在口中的東西,一戰美國陸軍打醬油行為更是讓這種說辭深入人心。

「美國人不會打仗?」楊銳看著認真的島田繁太郎發笑,同時也很苦惱——復興軍陸軍對日本陸軍、德國陸軍的勝利建立了足夠的威望,使日本陸軍將領接受機械化作戰的思路毫無異議,但復興軍海軍卻沒有足夠成績壓制獲得對馬海戰勝利的日本海軍,所以現在弄得矛盾重重。

「技術越是進步,戰爭就越會演化成工業實力和科技水平的對決,在這一點上,特別是工業實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